原创 明明朱元璋有26子,为何无人敢与朱标争太子,连朱棣都不敢吗?
迪丽瓦拉
2025-07-10 05:03:56
0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财产纠纷,闹得不可开交。如果这个家的家教十分严格,子女素质比较高,就会相应地避免子孙后代争吵,相应减少悲剧。

唐玄宗哥哥李成器,原本为嫡长子,应该继承皇位。看到弟弟能力远胜于自己,主动让贤。将太子之位拱手相让,避免一场家庭悲剧。

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因为地位,皇子发生的政变有很多,弑君杀兄例子有很多。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人生最大的“诟病”就是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弟,逼父亲退位。帝王之位,一路走来真的很不容易。有些因为此事,不得不远走他乡,还有的魂归大地。

从周天子开始,立下“嫡长子继承制度”,依然难以阻挡政变发生。处在这个位置上,每个皇子面对近在咫尺的龙椅,基本上很难做到不动心。每个人都想坐上九五之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男人的梦想。

如果皇子当中,太子实力不强大,其他兄弟实力更大,那么政变发生概率很大。毕竟太子基本上不占据任何优势,兄弟们不服气,自然想要起兵造反。兄弟数量越多,那么争斗会越发厉害,生在皇室当中,就是一种悲哀。

然而在明朝有一种奇怪现象,朱元璋有26个儿子,却立了软弱的朱标为太子。那么多儿子还包含英雄善战的朱棣,却没有人敢争,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一、“立太子时间”不同

明朝算是一个特殊朝代,虽然知名度赶不上唐宋,不过影响特别大。在国家对外政策上,坚持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个人某种程度坚持传统思想,坚守嫡长子继承制度

虽然太子朱标被立为太子,不过并不意味着,他这个位置能够坐稳。事实上朱元璋有26个儿子,能力强的不在少数。包括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按照常理来讲,兄弟们肯定会有所筹谋,想要争夺太子之位。

比如在唐朝李渊作为开国皇帝称帝以后,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然而那时起建成心中一直惴惴不安。毕竟二弟世民能力过强,会威胁自己地位,因此一直打压弟弟,这还是其中两兄弟的关系的缩影,毕竟李渊可是有多达22个儿子,之后的“玄武门之变”就是真实的写照。

然而明朝初年,皇子们都老老实实,没有人上前争夺太子之位。哪怕太子朱标身上的帝王之气,并不是十分浓厚。然而兄弟都甘心以他为主。哪怕后期发动军事政变,夺得帝位的朱棣,在那段时间似乎也默默无闻。

这个局面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朱元璋立太子时间很早。某种程度上,一开始就为其树立“优势”,这一点又和唐玄宗兄长李成器情况很相似。唐睿宗第一次继承皇位,就已经立其为太子,营造好舆论。第二次继承皇位时,对于太子人选,哪怕知道大儿子能力不足,依然要考虑好其为太子。

朱标被立为“继承人”时间,明显更早一些,1364年在江南称帝,朱元璋封为吴王,那时就已经立了太子朱标为太子。1368年在南京称帝以后,正式立其为太子。当时朝廷当中,已经形成一种“氛围”,那就是朱标当太子,名正言顺。

二、朱标本人出色

从西周开始,就已经实现嫡长子继承制度,在当时算是一种主流趋势。嫡庶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很难做出改变。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第一个儿子,捍卫了他的太子位置。马皇后和皇帝感情很好,在大臣心目中威望颇高,她的儿子继承皇位,众人心中很服气。

朱元璋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太子,提升他的治国之才。13岁就带在身边,请很多名师大家来专心教导儿子,像宋濂给其讲解文学经典,徐达传授兵法要诀。基本上将朝廷当中,说法很有分量的大臣,都聚拢在朱标身边。太子的威望不断提升,大臣们对其很是认可,认为将来必然是仁义之君。

其实皇子之间斗争,也与彼此关系不睦,有很大关系。现实当中太子对于自己兄弟,尤其是能力很强的弟弟,难免有些忌惮,加剧其矛盾。不过朱标对弟弟态度很好,颇有仁义之风,大家都受过其恩惠。皇子们犯错,朱元璋想要惩罚时,会因为朱标求情而免遭惩罚。

朱标作太子期间,明成祖朱棣势力不是特别大,不占据任何优势。在洪武后期,才逐渐积累军功,能力显露锋芒。朱元璋立皇太孙为太子时,朱棣并不是长子,上面还有秦王,晋王两位兄长,皇位本身与自己无缘。燕王不会自不量力,敢冒天下之大不炜,与其来争夺来这个皇位。

相对于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大肆屠杀功臣,朱标的仁慈无疑让很多人看到希望。因此他得到文臣武将,皇族的支持。如果没有英年早逝,也许朱棣就不会发生军事政变。然而天不假年,37岁朱标就英年去世,中国历史上也发生一场改变。

三、父亲教育观念不同

都说治大国犹如烹小虾,在太子培养问题上,同样需要帝王用心。朱元璋用典治国,对待孩子教育十分严苛,让他们去民间吃苦。等待孩子长大,派其去凤阳老家居住,知道老百姓生活有多困难。对于皇子们来讲,印象十分深刻,每日里战战兢兢,不胡作非为。

虽然孩子们是皇子,不过对待老师态度问题上,与普通家庭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孩子们学习不好,老师动手打人,朱元璋很少干涉。这些让皇子们很安分,没有想要与哥哥争夺太子的心思。

明朝同样实现藩王分封,通常皇子成年以后,儿子们直接到了封地,平时不能轻易回京城内。需要远离政治中心,断绝其想要结交大臣的途径,势力就“控制”在封地范围。犹如地方与中央对抗,自然不占据优势。

相反康熙皇帝对于孩子,太过溺爱,也就造成“九龙夺嫡”的后果。康熙检查皇子们作业时,若是发现问题,就会认为是老师的失职。都说惯子如杀子,皇子们不会觉得有错,思想发生很大改变。哪怕他们在外面闯祸,康熙多数只是“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清朝虽然也实现封王制度,不过皇子多数集中在京城,容易发展势力。“九龙夺嫡”事件当中,几个皇子分成几派,背后都有大臣支持。像早年大阿哥与太子,后期的八王党,表面上是皇子博弈,私底下牵扯到朝野派系的纷争。

结语

中国有长达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历经多个王朝。皇子们因为皇位,彼此之间你争我斗。每次朝堂发生政变,不仅造成将士们惨死,还有就是兄弟内讧。似乎就是一个历史循环,有可能你早年因为军事政变成功上位,不过晚年会亲眼目睹儿子们上演“皇位争夺的大戏”,不知道是不是一种报应。

自然界讲究适者生存,有时候皇子之间内斗,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清朝早年为汗位继承制度,像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都没有指定继承人。下一任继承者,都是经过一番权力斗争,才得以继承皇位。基本上为实力最强劲的皇位继承者,某种程度上确定其统治地位,保证江山稳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红... 1927年4月,老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大肆迫害共产党员,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部队攻占了湖北黄...
原创 有... 在广袤的中亚大地上,有一个被历史的巨轮辗转迁移的民族——朝鲜族。他们的故事始于一个多世纪前的政治风波...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对老百姓的生活极为关注。在反腐反贪方面,他实行了一系列严格的法律,旨在更好...
原创 为... #深度好文计划#秦始皇驾崩后,秦朝皇室陷入血腥纷争。胡亥登基,为保皇位竟大开杀戒,兄弟皆遭屠戮。然有...
原创 解... 1950年解放海南有多险? 毛主席这样说道:“晚打两个月,海南就可能变成第二个台湾!” 因为就在海...
原创 1... 战争结束后苏联军队对待日本战俘简单残暴,将战俘送往极寒之地西伯利亚。由于物资匮乏,坚持不下来的战俘命...
原创 八... 在我国清朝时期的社会体系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根本性制度——那便是八旗制度,清代王朝的开山者努尔哈赤,...
原创 他... 梁山最早的头领分别是王伦(王沦)、杜迁(都迁)、宋万(宋完),预示着北宋的宋微宗、宋钦宗将沦陷金人之...
原创 襄... 1948年,绥靖区司令康泽在襄阳苦心经营,加强防御工事。他视察襄阳防务时,洋洋得意地说:"有山有水有...
原创 为... 豫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又称为中州东汉末年更是诸侯争霸的重要地盘。 刘备幽州涿郡人,字玄德,由于被汉献帝...
原创 诸... 导言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木牛流马是三国蜀汉丞相诸葛孔明创造发明的运载...
原创 东... 东吴十二虎臣,不仅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辉煌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武德与忠勇精神的璀璨瑰宝。让我们深入每一...
原创 秦... 撰文|日小尧茗居 荒淫无道的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不杀的分析...
原创 一... 前言 在新中国没有成立时,我国都在经历战争,也在战争中出现过很多的名将,也有很多没有姓名的八路,他们...
明朝276年历史中,只有三位文...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爵位上废除前朝五等爵位,仅留公、侯、伯三等爵位,武将以上战场立战功获得封爵,不过...
原创 为... #火种计划# 三国是热血英雄的战场,各路英雄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表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光辉璀璨、悲壮绝伦...
原创 晚... 导言:晚清时期的艰难岁月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句诗言犹在耳,揭示了自古以来底层百姓...
原创 朱... 在古代中国,长子继承制是皇位传承的常见方式。朱标是朱元璋的第一个儿子,也是明朝的合法继承人。因此,朱...
原创 自... 全文共2192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两种典型的城市规划思想。一...
原创 兄... 人们常说“虎父无犬子”,但身为亲兄弟的两人,却能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兄弟俩同时考入黄埔军校,站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