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改编八路军提出要四个军,蒋介石只给了三个师,去掉了谁
迪丽瓦拉
2025-07-10 01:03:35
0

1936年12月,飞赴延安前去督战的蒋介石,意外遭到了张学良、杨虎城二人的扣留,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之后,我党通过和蒋介石的努力谈判,达成了“一致抗日”的共识,促成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此次合作中,我党一开始提出要将红军改编为“四个军”,而蒋介石却最终只分配给了我军三个师的编制。

那么,在我军接受的“三个师”编制中,哪一支是被我军最终去掉的部队?面对着出尔发尔的蒋介石,我党又想出了怎样的对策?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红军改编八路军鲜为人知的一段历史。

(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和蒋介石)

西安事变之初,我党提出了哪四个军?

1936年12月,在蒋介石飞赴西安督战之际,东北军指挥张学良,西北军指挥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并邀请我党进行一致抗日的谈判,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

最初,我党本计划要求蒋介石下野,并将其移交由人民进行审判。但考虑到团结抗日的必要性,我党最终决定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周恩来为首的我党代表,和以宋家兄妹为首的国民党代表进行会谈,最终基本促成了以一致抗日为目的第二次国共合作。

(西安事变中我党谈判代表)

而在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会谈中,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我军的编制扩充问题。为了促成国共合作,我党做出重大的让步,名义上令红军武装力量隶属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并且采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和编制。但我党表示,希望能够对红军进行扩编。而在我党最初的扩编计划中,希望能够一共组成四个军,十二个师,三十六个旅和一百多个团。

而这些部队的指挥员名单,也被我党草拟好:指挥这四个军的总司令是朱德,副司令是彭德怀,四个军的军长分别是参加过北伐战争,长征,有着“井冈山四虎将”之称的101;担任过红二方面军指挥,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远赴苏联留学,担任我军参谋长的刘伯承;以及曾经为黄埔一期生,领导红四方面军,进行过上万人作战的徐向前。

(徐向前、朱德与贺龙)

从履历上来看,无论是这四个军的司令员,还是四个军分别的指挥员,都是身经百战的悍将。能够当上司令员和军长的职务,可谓是实至名归。而扩充编制的计划,也是我党本着当时红军的实际情况以及抗日需要所提出的。而最终是否能够达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看谈判桌另一方蒋介石的反映。

蒋介石百般刁难,我党如何应对

蒋介石虽然在西安进行谈判时,口口声声答应了我党提出的各项要求。但是,出尔反尔的他在返回南京之后,便立即软禁了张学良,并撕毁了诸多他此前在西安的承诺:蒋介石一直视红军为眼中钉,肉中刺,别说是四个军,就是一个师蒋介石恐怕都不想给。

面对着蒋介石咄咄逼人,出尔反尔的态度,我党据理力争,再度派出代表团和蒋介石进行谈判。然而,在谈判桌上,蒋介石却依旧对我军进行各种理由的百般刁难。在经过第一次会谈后,蒋介石明面上答应了红军的改编要求,但却无理地提出:只能给红军2个师的编制,师以上不设军,更不能设总指挥部。副师长以下的军官,必须要由国民党的军官来担任。此举无疑是想要架空我军,自然也不能被我军所接受。

(延安时期的中央军委)

随着日寇日渐紧迫的侵略,我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只好再度做出让步:既然老蒋不愿意给出四个军的编制,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人数上做出些让步?我党再度提出,可以保留四个军的编制,但人数缩减至7万人。但蒋介石给出的回答是:不行,并且还无理地提出要求朱德、彭德怀二位指挥员,化名为“朱蹭陂”、“彭特立”来进行指挥。

无奈之下,我党只好和蒋介石方面又展开一轮新的谈判,将部队的人数缩减至4万人5千人左右,而蒋介石则同意了我军在师以上设立指挥部的要求,但师的总数量被限制在三个师,这就使得我军不得不减去此前的军化为“师”,并将四个军中的一个军并入到三个师内。

(与国民党方面进行谈判的周恩来)

在1937年6月,以周恩来为首的我党代表经过与蒋介石的新一轮谈判,最终达成了一致共识:将延安的红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路军(或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指挥朱德,副指挥彭德怀。下辖115师、120师和129师,115师师长为101,副师长为聂荣臻;120师师长为贺龙,副师长为肖克;129师师长为刘伯承,副师长为徐向前。而在南方省份内打游击的红军,则被改编为新编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叶挺担任军长。

通过前后文,我们发现曾经计划担任第四个军军长的“徐向前”,在和老蒋的谈判中成为了被合并入三个师的“军长”。

为何徐向前没能成为八路军第四个军的“军长”?

按照履历和个人能力来看,徐向前早期毕业于黄埔一期,参加革命后,又长期担任红四方面军的指挥员,是我军十大元帅中最早一名带领上万人作战的将领。在红四方面军根据地反围剿和长征途中,更是立下过无数功勋,为何在红军改编八路军时,他并没能成为第四个军的“军长”呢?

其实,造成这一历史遗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蒋介石的身上。因为当时的蒋介石尽管在西安事变之际,满口答应了我党提出的要求,但谁都没料想到返回南京的蒋介石竟然会出尔反尔。而我党为了当时的抗日大局着想,从民族大义出发只能做出些许相应的让步。就算是我党当时确实是有想要坚持扩充四个军,让徐向前指挥一个军的想法,视红军为心腹大患的蒋介石恐怕也不会同意。

(徐向前元帅)

可能有朋友不禁会问:当时蒋介石虽然没有同意延安方面红军扩编四个军的要求,但是却让南方打游击的红军改编成了新四军,为何不让徐向前担任新四军方面的军长呢?——其实,我党当时也有过这方面的考虑。但是,徐向前元帅在进行抗日之前,征战过的地方主要还是川陕、西北一带,对江南地区的形势不一定要比叶挺、项英、陈毅、粟裕他们更加熟悉,而他们也从未和徐向前有过做搭档的经历。因此,本着因地制宜,因才适用的原则,我党当时并没有派遣徐向前到南方地区指挥新四军,而是继续留在了延安方面。

而第二个我军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当时的部队人数受到了蒋介石的限制,在总人数被限定在四万五千人的情况下,确实很难再划分出一支部队,单独组成一个师或一个军。徐向前元帅在抗日之前,比较熟悉,指挥比较顺手的部队是红四方面军,以及长征抵达延安之后的“西征军”。但是,因为在“西征”西北三马的过程中,西征军遭到了一定的历史挫折,有生力量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初并没有得到恢复,因此之前的红四方面军和西征军,也很难再组成一支新的部队,供徐向前来指挥。

(红四方面军独立女团)

而最后一个原因,则是因为徐向前元帅本身的身体缘故。在经历过长征、西征的波折之后,徐向前元帅患上了比较严重的胃病,因此一直在后方进行调养。当时徐向前元帅身体,确实不再适宜长期指挥一支大规模的部队进行作战,更何况是身在国统区的中国南方。因此,将徐向前元帅留在延安,对徐向前个人的身体而言,在当时也是一个比较理性的选择。

军职不影响贡献,徐向前元帅屡立功勋

尽管在长征时期就曾立下过赫赫战功的徐向前元帅,在1937年抗战爆发之时与指挥一个军进行作战的机会失之交臂,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徐向前元帅身在前线,继续为抗战的事业做贡献。

在成为了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后,徐向前便毫无怨言地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贡献。抗日战争爆发之初,129师便计划赶赴山西驻扎,当时的山西是军阀阎锡山的地盘。在听说我军想要入驻山西时,阎锡山当即表示拒绝。后来,身为129师副师长的徐向前,亲自和阎锡山进行谈判。阎锡山、徐向前都是山西本地人,算是老乡,见到徐向前诚恳的态度,阎锡山也被打动。这最终促成了129师成功入驻山西,并且为八路军后来的一系列胜仗奠定了基础。

(徐向前与阎锡山)

徐向前指挥擅长埋伏、游击,总体上灵活多变,而刘伯承则擅长理论总结和战略规划,二人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了129师在晋察冀地区诸多胜利的战果。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129师均大获全胜,其击毙日军数量,作战骁勇程度,令阎锡山、卫立煌等人看了都感到瞠目结舌。随后,徐向前又率领129师一路南征北战,进入河北平原,大战山东半岛,随后又转进陕北后方,一路上创造了诸多的抗日传奇。

不在乎军中职务,只求杀敌报国的徐向前元帅,他的个人经历也是我党我军奋斗的一个缩影。尽管当时的蒋介石,未曾给我军4个军的编制,但是我军却也有自己的一套对策:在坚持全民族的抗战路线,以及对日军开展广泛的游击战术后,我军便迅速获得了当地百姓的支持。在短短数年是时间里,我军便从最初被限定的4万5000人,扩编到了7万人,后来又从7万人扩编到了数十万人以上的队伍。而平型关大捷等诸多抗日战场上的胜利,则更进一步证明了我军在抗日战场上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与朱德)

英雄不问出身,对历史的贡献更是如此,徐向前元帅和他指挥下的八路军129师,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谱写了抗日战争史上迎难而上,屡立功勋的辉煌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