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吕不韦奋斗一生,为何因秦始皇仅仅30个字的信函,而饮鸩酒自尽?
迪丽瓦拉
2025-07-10 01:33:15
0

众所周知,吕不韦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一生充满传奇与风云。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过人的能力,从卑微的商人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丞相、文信侯,为秦始皇的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然而,他的命运终究是让人扼腕叹息的。嬴政登基称王后,吕不韦因种种原因被贬谪,前去目的地的路上还收到秦始皇的信函,其中的30个字让他选择饮鸩酒自尽。

战国时期,曾经最权势滔天的人物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

吕不韦的奇货可居

2000多年前,吕不韦缓步来到赵国繁华之都邯郸。他是卫国的商人以经商为生,但此番来到赵国并非为商品的交易,而是追逐着更大的利益。

此前吕不韦曾意外地遇到一个特殊的人物,即秦国公子嬴异人,身份尊贵却被送到赵国作为人质,回到家便与父亲留下这样一段千古对话。

(吕不韦)耕田之利几倍?——(父亲)十倍;贩卖珠玉能盈利几倍?——百倍;拥立一个国家的君主,盈利几倍?——无数倍。

封建王朝时期商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很低,吕不韦虽然以“获利”之言来评价此事,实际上却是想要拥立一个国君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一场围绕秦国继承人的博弈拉开帷幕。

在邯郸城吕不韦对嬴异人多有照顾,甚至还将自己的宠妾赵姬赏赐给他,以至于嬴异人感激涕零并发誓,有朝一日登上王位必将以厚礼相赠。

为确保异人未来能够登上王位,吕不韦不惜花费重金去咸阳运作,还编造各种花言巧语疏通宠妃华阳夫人。在她的支持下赢异人被立为亲子,逃离邯郸回到咸阳后,又被封为太子。

岁月流逝秦孝文王去世,嬴异人最终继位成为秦庄襄王,吕不韦也因之前的不世之功成为丞相。

这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吕不韦的梦想在短短十几年内实现,再也无人敢称呼他为“贱商”。

四年后庄襄王病逝,年幼的太子政继位,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佐嬴政,同时还为大秦的发展立下汗马功劳,虽不是商鞅却又不输商鞅。

公元前238年宦官嫪毐却趁机发动叛乱,此次事件最后被平息,吕不韦的噩梦就此开始,先是被罢去丞相之职遣送回封地,随后又被嬴政下旨贬到巴蜀。

临行之前,嬴政还给吕不韦写了一封简短的书信,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吕不韦看到信后面无表情,但在不久便饮毒酒自尽,结束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乍一看这句话没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嬴政在否定吕不韦以往的功劳,但其中威胁的味道十分浓烈。

吕不韦的人生是权谋与利益的交织,他一步步布局和算计成为战国时期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但恰恰也是这种算计导致他的悲剧人生,亦或者说是嬴政不得不杀他的理由。

表面上的原因

很多人都说嬴政杀吕不韦,是因为无法忍受与赵姬之间的绯闻,顺便还牵连上了自己。

那一年还是在邯郸,嬴异人和吕不韦酒过三巡,突然见到一个美艳动人的歌姬,随后便向对方讨要“可否将她送给我”,而这个人就是未来的太后赵姬。

她也是吕不韦最喜欢的一个歌姬之一,听到嬴异人向自己索要虽然涌起一丝不悦,但为整体计划顺利进行还是勉强答应了。

后来赵姬与嬴异人结了婚,并且生下唯一的孩子嬴政。随着嬴异人逃离邯郸城并成为秦王,吕不韦、赵姬和嬴政的命运都得到改变,分别是丞相、皇后和太子。

不知从何时起,民间传言吕不韦与赵姬的关系并未断绝,这种情况在秦庄襄王去世后更加严重。赵姬已成太后,嬴政已成皇帝,吕不韦也是当朝丞相,如此“不检点”的绯闻让三人的关系很尴尬。

“秦王年幼,太后时时私通吕不韦。”

随着时间的推移嬴政渐渐长大,逐渐了解到太后和权臣吕不韦之间的事情,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嫪毐的事情爆发了。

话说秦始皇年幼的时候,吕不韦和太后赵姬之间的丑事尚能被掩饰过去,随着秦始皇的成长这个秘密必然有一天会曝光,私通太后在任何朝代都是杀头的大罪。

于是,吕不韦开始考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不久便找到一个替代品,此人就是门客嫪毐。

很快他就安排嫪毐做太后的舍人,而太后听闻嫪毐的才艺不禁对他产生兴趣,就这样嫪毐通过一番伪装入了宫,表面上是一个宦官太监,实际上是一个侍奉太后的男宠。

嫪毐一步步成为太后身边的第一人,家奴成群门客络绎不绝,还与其生下两个儿子。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他与太后一商量便要杀死嬴政,立自己的孩子为皇帝。

嬴政提前得知太后和嫪毐之间的丑事,一场宫廷政变爆发,最终嫪毐一家三口全部被处死。

吕不韦作为始作俑者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丞相的身份被罢免,回到封地当一个“被监视”的老农。

史料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王欲诛相国,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辩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

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来,嬴政虽然将吕不韦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看在对方为秦国立下不少功劳,而且还是自己的“仲父”,内心并没有置人死地的想法。

自古以来功高盖世者大多都死得凄惨,在这方面始皇帝也有容人之量,六国统一后也没有大杀功臣。那么,嬴政在最后为何非要杀吕不韦呢?无外就是四个字“帝王之心”。

吕不韦太能装了

什么是帝王之心,简而言之就是在帝王的眼里什么都不值一提,唯有天下和社稷,一切威胁到江山社稷的因素都必须要扼杀在萌芽里,吕不韦被贬后所做的事情就是一种对帝王的威胁。

吕不韦曾位极人臣,即使被贬影响力也非常人可以匹敌,家中有万人之众、河南更有十万户食邑,每天往来的人都络绎不绝,甚至还有六国一些权臣前来邀请他再次从政。

甚至于为了留名青史,他还下令编纂一本书名为《吕氏春秋》,曾宣传只要能发现其中一个错字、不恰当的字就给千金,也就是“一字千金”的故事。

一部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不可能一处错误都没有,外人不揭露他的短主要是惧怕其威势,这也是吕不韦想要达到的宣传效果。

再者这部书融合诸子百家的统治思想,所涉及的内容全部都是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很显然这些思想都是皇帝才能涉及到的内容,吕不韦等于是逾矩了。

或许他是为了给嬴政统一天下准备的,也或许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荣耀,但嬴政却不这样想,毕竟吕不韦的功劳太过巨大、势力也是大的可怕,在秦始皇看来这是篡权谋逆的先兆。

吕不韦执政期间,延续商鞅变法以来的富国强民政策,极大地促进秦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他还广泛选拔贤才使得秦国的政治清明,而这还不是最直观的。

吕不韦虽然是商人出身,但在军事改革上非常有心得,给与将士最大的信任并鼓励他们执掌征战大权。

在吕不韦的亲自部署下,秦国于前249年出兵灭掉东周,紧接着又拿下赵魏韩三国大部分领土,将“三川郡”设立于黄河、伊水、洛水之间。

综上可知,吕不韦的确有辅佐君王的本领,在秦国执政可以做出一番业绩,在其它国家也可以做出一番业绩,而且的确有六国的权臣来邀请。

正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始皇帝贬谪吕不韦而不杀他,但却不能放任对方对秦国统一大业由威胁,一旦他被六国所用别人会是一个劲敌,历朝历代哪个皇帝能够容忍这样的存在。

可能吕不韦回到家后也就是想写写书,只可惜在没能做到“夹着尾巴”生活,一如既往地不知收敛,如此行为让嬴政怎么可能会放心,不杀他杀谁!

从嬴政的诏令来看,或许他想把吕不韦贬到巴蜀,但又不能保证到了巴蜀对方就能收心,干脆一步到底图个清静。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

从这句话看似是对吕不韦功劳的否定,其实是对他不知收敛行为的愤怒,而吕不韦也从中感知到了什么。

若是自己不死皇帝是不会放心的,甚至还有可能牵连家人,与其如此还不如直接一点自杀,既能保全家人也能保全生前的荣耀。

吕不韦死后,他的家人得以保全、门客也再度受到重用,很显然这笔交易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了。

吕不韦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只可惜却不懂得真正的帝王之心,总是以商人的思想去审视一切,以至于走上一条不归路。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杰出名将,与廉颇、白起、王翦等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更是位居其中的第一。他的战...
原创 他... 《论语》有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世间的苦难,不是欲屠杀弱小,就是要成就英雄。 “沉舟侧畔千...
原创 1... 1955年,全军大授衔的前夕,评衔小组将名单提前拿给了毛主席审阅。毛主席拿过名单,看到一半突然抬头问...
原创 李... 明朝历史上,首辅之位变幻莫测,人事百态。在这漩涡般的政治斗争中,一个月的辉煌与沉沦都可能成为政治生涯...
原创 如... 谈到李莲英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太监之一,对晚清时期的历史产生了长期...
原创 实... 自“安阳曹操墓”一经发现,关于其真伪的争论就如影随形,纷至沓来。然而,当我们看到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
原创 为... 为什么商鞅去世名声非常差?最大的疑惑,秦国怎么那么快就亡了? 秦国从秦献公时代,变法就已经开始了。国...
原创 功... 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俘虏了一大批国民党高级军官,这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都被送到战犯管理所关押改造。...
原创 越... 越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比较熟悉的国家,当然了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印象还徘徊在建国初期我们对这里的援...
原创 二... 这是拍摄于解放战争后期的一张老照片,四野和二野的五位首长合影,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张照片,其收藏价值和...
原创 滇... 在中国近代历史长河中,有一支部队历经百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他们就是源自滇军的西藏军区山地第52旅,...
原创 1... 2000年,四川成都老人彭家惠将一个名为《中国故事》的杂志社告上了法庭。原告诉称,1988年4期《中...
原创 明... 中国武侠影视剧常常以明朝时期的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等为题材,其中一些剧集如《新龙门客栈》、《锦衣卫》、...
原创 孙...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是大儒董仲舒的名言,反映了维护君主权力和维稳“君臣”关系的观念。然而,这...
原创 小...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过24个朝代。在这片土地上,王朝的更迭,往往伴随着一场又一次,人命堆砌的...
原创 明... 引言 “子不孝,父之过”,这句话在皇族当中,同样很关键。家庭当中,到了父亲晚年时,兄弟之间难免会因为...
原创 唯... 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不管是对历史还是对企业来说,这都是经久不变的必然规律。 然而,有一个企业却打破了...
原创 日... 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战争,持续了14年。在军国主义思想的支配下,日军疯狂入侵,滥杀无辜,所攻占之地,尽...
原创 他... 如果蜀国没有了诸葛亮,谁是诸葛亮最佳接班人呢?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在五丈原(今宝鸡境内)...
原创 2... “你们就让我去吧!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2007年12月26日,重病缠身的华国锋急切地对家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