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古代时期,就有不少国家和我国建立了友好往来,那么日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起就与中国建立了往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在日本学界中争议很久,直到有一位江苏的妇人捡到了一枚金印才彻底将答案揭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日本主流社会不认为古代日本落后中国
早在1784年,有日本农民也无意间捡到了一枚蛇纽金印,上面刻着“汉委奴国王”这几个字,当时这件事轰动了日本朝野。在将近两百年中,日本各界专家都围绕金印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如果这是真的话,就说明在汉朝时期,日本就已经与中国有了联系,但这样的说法对于日本主流社会并不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古代的日本是不会落后于中国的。
这些争议里最大的声音就是——“汉委奴国王”金印是假的!直到我国发现广陵王玺后,才将这个迷案揭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江苏妇人捡到了一枚金印
在1981年的时候,江苏省的一位妇人名为陶秀华,她去离村子不远的一个修路的工地上干活。就在她弯腰清理脚下碎土的时候,陶秀华无意中被一道金光刺了眼,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走上前一看,原来是一块金子。又惊又喜的陶秀华,趁着身边没人,于是就悄悄的把这块金子装了起来。利用休息的时间,她独自一人跑到河边把放在兜里的金疙瘩拿出来,在河水里清洗了一下,原来这是一个纯金打造的印章,下面还刻着字。
当时的陶秀华并不知道自己捡的这块金子有多重要,直到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被曝光后,惊动了整个中国的考古界,相关工作人员找上门后,经过不断做思想工作,陶秀华才肯同意把捡来的宝贝上缴给国家。
古物金印到底是谁的?
那么,这枚金印到底是谁的呢?金印上面刻着“广陵王玺”,有专家表示:“在古代时期,印章就是一种权力身份的象征,只有地位显赫的人才会随身携带。
而且像这种贵重的东西,一般是不会赠与他人的。”据了解印章发现地的附近曾经就有一座古墓,专家挖掘后,认为这是汉光武帝的儿子刘荆之墓。难道,这枚金印是刘荆的吗?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陶秀华所在的村子为甘泉村,此前有村民在山上开窑就挖出了文物,这件事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注意,随后经过勘探才发现甘泉山周围有两座不起眼的小土山,而这座小土山就是两座汉墓。
遗憾的是这座汉墓曾经都遭受过盗墓贼的光顾。看到古墓被破坏得不堪一幕,专家们也感到很痛心,不过在清理工作中,考古专家们还是发现了很多珍贵的遗物,比如虎纽玛瑙印、鎏金博山炉、铜雁足灯等等。
这些古物都有很高的考古价值,根据这些古物提供的线索,专家们断定这就是光武帝第九子——山阳王刘荆之墓。当初刘荆的封号正好是广陵王,而农妇陶秀华捡到的那枚金印就是刘荆的。
中国出土的这枚广陵王玺在工艺上以及雕刻手法等方面,与日本当时的那枚金印有很多相似之处。由此可见,当时日本说是伪造是根本不现实的。
而且还有相关文献记载刘荆封为广陵王是在58年,而光武帝赐予“汉委奴国王”是在57年,时间只相差一年,有专家直接表示两枚印章出自同一工匠之手!当日本媒体将此事报道出后,日本史学界都为之癫狂不已,百年谜团终于有了答案。
不难看出农妇陶秀华发现的这枚金印古物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不仅帮助世人证实了刘荆的埋葬之地,而且还揭开了中日交往的具体时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