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儒将”萧克资历老、战功高,为何仅有上将军衔?毛主席一招服众
迪丽瓦拉
2025-07-10 11:02:57
0

前言:

1953年3月,共和国军衔评定工作全面启动,但因为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士们实在太多,所以评选工作也常常陷入到两难之中,而直到最后结果出来,也仍有许多不同意见。

例如“一代战神”粟裕将军就未被评为元帅,而是成为头一名大将,虽然是粟裕高风亮节,主动让贤,但很多人还是自发地认为他是新中国的无冕元帅,可见人民对其的爱戴之情。

而除了粟裕的军衔让大家议论纷纷,另一位不太为大众熟知的萧克将军的军衔也被认为给低了,大家都觉得以他的资历和职位,完全可以评上大将,但最终却只成为了上将中的头一名。

授衔是否与历史问题有关?

人们之所以为他“鸣不平”,也是因为萧克将军的确在党内是老资格了,他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历任红四军的司令员、师长、军长等大大小小的职位,参与了国共第一次内战时的所有红军反围剿作战。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积极参与进晋西北、平西、平北、冀东等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工作中。

而在当时大将评衔工作进行中时,有人也给毛主席提过一个意见,就是希望突出井冈山在解放军历史上的地位,而毛主席显然也采纳了一部分此意见,在大将的名单之中,有粟裕,黄克诚,谭政,罗瑞卿四位是从井冈山中走出来的,然而却没有曾作为红六军团军团长、120师的副师长的萧克。

从评衔结果来看,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师长:林、刘、贺都是元帅,而副师长里聂荣臻也是元帅,旅长里当大将的有两个,即使萧克评不上元帅,但也是完全可以评为大将的,但是上级却把名额给了临时提拔起的许光达。

在解放战争时期萧克的职位高于黄克诚,罗瑞卿等人,更高于当时还是省军区副司令的许光达,所以很多人对萧克这个土地革命时期的军团长,抗日战争时期的副师长最终只评为上将的结果,感到些许遗憾。

而许光达在得知结果后,也一度谦虚的想要让贤,并提出两个人选,其中一个便是萧克,但是并没有被通过,所以很多人猜测是不是萧克因为张姓叛徒的原因而受到了拖累。

但其实从萧克后面的任职情况来看,这个所谓的“站错队”也没有对他的革命事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人们又推测出了萧克没有被评选上,也很有可能是因为战功不足,因为从1953年总干部部制定的军衔条例中的元帅授衔标准来看,当时评衔的重点还是侧重于强调革命战功。

虽然萧克将军资历久,但军事指挥能力却稍逊于其他大将。

萧克镇上将:

而除了以上两种说法,还有另外一个更令人信服的观点。在萧克的回忆录中曾提到,毛主席曾在正式授衔前这样说过:“萧克授的是上将军衔,大将没什么可说的,上将更没什么可争的了。”

之所以让萧克在这个位置,是为了避免其他将士们有什么争执,一如粟裕将军位列大将之首的原因,萧克也位于五十多位上将的榜首。

再加上评衔规定中,还有十分重要的一条是要保持军事干部的平衡。

也就是元帅、大将、上将等军衔的人数之间都不要相差太多,毕竟当时立下战功的人实在太多,连毛主席都主动让出了自己的名额,所以为了控制数量,不让队伍失衡,主席提出了每个层次中都要有一位能“镇场”的人。

粟裕因谦让成为了大将,那么让萧克“屈居上将”就成为了最佳选择,也由此出现了“粟裕镇大将,萧克镇上将”的说法。意思是如果有人不满自己军衔时,就可以自问:“连萧克都只是上将,还要求什么呢?”

以此可见,毛主席的政治智慧在军衔评定工作中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面对这样的结果,萧克将军也同样很坦然的接受了,他直言:“很多战友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战争中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了,评不评衔、评什么衔都行。”

博古通今的他还特意举出了古代“大树将军”的例子,冯异是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却从不居功自傲,反而十分谦和。

在其他将军侃侃而谈自己的有什么功劳时,冯异也往往会躲到旁边的大树之下,从不参与讨论,也从不提起自己的赫赫战功,于是久而久之,军民都对他敬佩有加,尊称其为“大树将军”。

萧克将军也以古喻今的说:“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比不上千年前的古人吗?”

他这一番话赢得众人的一致认可,萧克的谦逊姿态与博大宽广的胸怀也成为了美谈。

笔耕不辍:

萧克将军能上马定乾坤,亦可以提笔安天下,素有“儒将”之称的他在其晚年的时候,尤爱练习书法、创作文章,退休之后,他受中央军委委托,着手编写八路军史料丛书。

在收集党史,军史资料与撰写回忆时,萧克始终坚持着“不唯上,不唯亲,不唯权势”的原则,以“实事求是”为基本准则,坚决反对模棱两可,人云亦云。

他说:“历史的事实是最大的权威。”“搞历史研究的同志必须‘求实存真’,不能作违心之论。”萧克也在这个过程中纠正了许多不切实际的讹传,捍卫着真实与正义。

萧克还曾参与主办了名为《炎黄春秋》的杂志,他想将其塑造为弘扬爱国主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以史为鉴,赓续红色精神的刊物。

萧克将军是一位非常谦虚的长者。他曾经历数次战役,统领过众多士兵,但对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炎黄春秋杂志社的员工,即便需要分配工作,他也不会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当《炎黄春秋》的记者随行时,他会询问、倾听并尊重意见;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前,他总是认真准备并听取有关同行和学者的意见。他在讲话时,言简意赅且平实无华,但其内部往往蕴涵着深厚的智慧。

萧克将军是革命中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亦是生活中的谦逊低调的良师益友,他的精神品格永远值得我们缅怀与学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新四军第四支队,先后三位司令员,一位被错杀,两位被授大将抗战开始后,南方八省游击队被改编为了新四军。...
原创 贾... 贾诩,三国时期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被誉为毒士,有着卓越的智谋和权谋手腕。他的一生经历曲折,早年的寒门...
原创 《... #三国风云录# 《三国演义》中,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是脍炙人口的段落。在这个段落里,充分显现了关羽恩怨...
原创 汉... 巍峨的华夏大地上,孕育着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各有各的特色,他们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风...
原创 历... 清朝康熙年间的九子夺嫡之战,无疑是清朝历史上诸位皇子对于帝位争夺最为激烈的一战。无论是哪一场战役,大...
原创 好... 读书到底是有用还是无用?从古至今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热门话题。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宋太祖赵匡胤,从开始深...
原创 黑... 欧亚之所以有昌盛的文明本来就是交流的结果,美洲大洋洲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缺乏交流。而黑非洲的隔...
原创 立... 欧洲是世界上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而在这个拥有英国、法国、德国等知名大国的欧洲大舞台上,一个鲜为...
原创 王... 王莽,西汉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功绩在史书上被认可,但由于篡位称帝的行为备受指责。然而,现代...
原创 官... 序章:谨以此文向已经辞世一千多年了的袁绍同志郑重地表达一下歉意。因为在我少不更事的时候,亦曾很长时间...
原创 康... 对于曹雪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个人物。他所著写的红楼梦非常有名,位于中国的四大名著之列。因为种种原...
原创 清... 我们都知道清朝的皇宫有着格格这样的女子存在,很多人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清朝的...
鹿鼎记里,他是康熙一生唯一真正... 韦小宝磕头道:“奴才虽然身在天地会,可是对皇上忠心耿耿,没做过半点对不起皇上的事。”康熙森然道:“你...
原创 面... 蒙古的战力曾经让亚欧大陆震撼,他们的铁骑跨越大地,摧毁了40多个国家。然而,在金国覆灭后,南宋竟然能...
原创 成... 首先邓艾的兵马不是两千人,是三万人。 【四年秋,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馀人,艾趣甘松、沓...
原创 为... 清朝最后三位皇帝都没有子嗣,即使是咸丰皇帝这个朝代算得上有儿子的,也只有一个同治皇帝。这个绝后的现象...
原创 陪... #深度好文计划#在这个竞争激烈、强者为王的时代,无数人怀揣梦想,拼搏向前,渴望获得成功。然而,真正能...
原创 从... 刘备是否刘邦的后代,这一问题可通过推算得出。刘备在起义时声称自己是汉室后裔,追溯到具体人物,他表示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五次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了五次统一战线。在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
原创 慈... 慈禧为什么可以掌握大清政权半个世纪,为什么没有人出来推翻她呢?清朝的衰落和这位大清皇太后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