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纵观古今改天换地之壮举,除了新中国成立之外,唯有“商鞅变法”
迪丽瓦拉
2025-07-10 13:02:59
0

战国时七雄争霸,不少将相之才开始崭露头角,商鞅便是其中一位“身死法不止”的改革家,他推动的一系列变法,让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自西向东吞并六国,为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

离楚赴秦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乱世,为何最后偏偏是由秦国完成统一?早先的秦国十分羸弱,可以说是诸侯国中最弱小的一支。于是人们就分析出了秦一统六国的各种原因,诸如地势极好,关中大粮仓,进可攻退可守;还有国君英明,民众善战,排除在东方六国的相互攻伐之外等等因素。

除了上述的这些原因之外,秦能灭六国建立起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最重要的还是秦国得到了一个改变局势的关键点,也就是商鞅,或者说是其带来的变法改革。

正是商鞅变法的出现,犹如一位绝世工匠,将秦国打造成一台攻无不克的战争巨兽,秦王就如同驾驶员一样,只需下达指令,这台巨兽就会执行君王的每一个指令。

当时魏国的魏武卒勇冠天下,这时的秦国备受魏国的欺负,河西地盘被占了也不敢前去索要。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秦孝公为了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发布了一条《求贤令》。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早期时从事于魏国却不受重用,听闻秦孝公正在寻觅人才,于是辗转至秦国。一心想要与东方六国一较高下的秦孝公,同不受魏国重视而落魄至秦国的商鞅便相遇了。

商鞅献策

商鞅第一次献策:“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商鞅第二次献策:“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秦孝公和商鞅的前两次会晤可以说是不尽人意,第一次时商鞅在下面说,而秦孝公却在打瞌睡。商鞅回去之后就开始修改自己的稿子。

第二次时秦孝公已经愿意听了,只是依旧没有采纳。商鞅一看这都不行也急了,循序渐进的法子你不用,那就给你见识下大刀阔斧的“霸道”改革。

商鞅第三次献策:“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很显然,商鞅这一次彻底将秦孝公镇住了,秦孝公对商鞅的方案非常满意,于是就将百官都叫了过来,想听听百官们对这个方案的看法意见。殊不知这个举动,如同向水里扔了一根威力巨大的炮仗一样,立马在百官之中激起了轩然大波,纷纷指责商鞅大逆不道,方案也被否定的一无是处。

虽然秦国群臣无一不反对变法,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秦孝公的手里,商鞅自然不肯放过这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于是苦口婆心的从数个方面劝导秦孝公。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

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会遭到非议;有独特见解的人,必然会被庸人嘲笑。

“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事成之后,愚钝的人还不知道原因,而聪明的人一早就明白事情能成功。

等等类似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快就打动了秦孝公,于是这两个大胆的人便开始谋划变法改革,很快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之下,开始在秦国推行“重农抑商”“全民耕战”的变法内容。

身死法不止

商鞅两次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最终可以分为“土改”和“军改”两大类。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国的土地不再分封给贵族,国家认可土地可以归个人私有,允许个人自由支配进行买卖,只是土地也不是白拿的,男子必须参加军队服兵役。商鞅又推行县制,改变了传统封邦建国的制度,将秦国分为三十一个县,县令由中央直接分配过去,从此管理税收不再有领主的事情。

以前封建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分封制度,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诸侯王比天子强大之后尾大不掉,周天子又无法指挥诸侯王的麾下军队,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各诸侯王之间的战乱不休。现在好了,商鞅的郡县制就弥补了这个问题,官吏军队全都由中央统一调度。

至于军改,最重要的就是设立了二十级军爵制度,爵位越高福利越好。想获得爵位也很简单,那就是上战场杀敌,把敌人的首级拿回来就可以领赏。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大量的军工集团,商鞅特别加了一条:爵位无法世袭,但是如果死在战场之上,就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

除了军队就是刑法,商鞅将五家分为一伍,发现任何对国家不利的行为,告密有赏。若是被发现,就是五家一起连坐。当时最惨的一种刑法叫车裂,历来也极其少见,但是公孙鞅自己最后就亲自感受了一次。

在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王继位,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捕商鞅,因为商鞅曾经得罪过他,其实但凡是个有头有脸的都想要弄死商鞅。太子是自己的老师被商鞅割了鼻子,其他人则是因为商鞅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于是商鞅就开始逃亡,中途想要住宿,发现入住还需要身份文件。商鞅傻眼了,现在自己被通缉,自然不能告诉店主他是商鞅,否则店主肯定会压着他去领赏。商鞅仰天长叹道:“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他也终于被自己定下的规则所被害,之后被抓回咸阳处以车裂,五马分尸后示众。

商鞅虽死,但是他推行的变法却没有停下来,秦国男子人人耕战,自秦孝公起历经六世,最终嬴政吞并东方六国,结束战国乱世。古往今来,观中国数千年历史,除了新中国成立之外,也就只有秦孝公和商鞅实现了如此全面的社会性质改革,前后有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参考文献: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全)秦并天下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鞅的管理思想及其变法实践》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乱世英雄辈出,众多武将和军师在纷乱的战局中崭露头角。英勇善战的武将如关羽、赵云、...
原创 朱... 洪武四年,朱元璋宴请功臣,大家猜酒划拳,喝得东倒西歪。刘伯温却眉头紧锁,一不小心碰倒了酒杯,看到底部...
原创 2...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从很早之前人类就有了群居意识,正因为群聚在一起,所以需要一些核心领...
原创 为... 在世界历史上,国家疆域的变化并不稀奇,而其中大部分是通过武装冲突、王位继承等方式完成的。不过进入了近...
原创 南... 公元1644年,是一个不安静的年份。这一年,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李自成兵败山海关,清兵入关南下,占领了...
原创 朱... 朱元璋给儿子请老师,老师:不听话能打吗?朱元璋四个字表明立场 我们都知道,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农...
原创 为... 毛主席是党和国家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在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后,首都...
原创 胡... 在蒋营中,胡宗南和戴笠的交好众所周知。他们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的猜测和传闻,关于他们为何会成为好朋友...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被尊称为太上皇的人其实并没有当过皇帝,他能得这个尊号,完全是因为生了个好儿子。这...
原创 史... 说起历史上风气最乱的朝代来,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唐朝,因为唐朝时期武媚娘作为唐太宗的小妾,却被其儿...
原创 生... 公元213年,曹操举兵南下,与孙权会猎于濡须口,双方打得难解难分。后来孙权用水攻,取得战场上的优势。...
原创 “... 晚清时期,胡雪岩是一个广受人知的名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红顶商人和政治家,更是徽商代表人物。他的...
原创 鲁...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受招安历经四大征后,好汉们死得死,伤得伤,最终跟随宋江归京...
原创 他... 三大战役之一的平津战役结束后,天津正式解放,当时黄克诚担任了天津市委书记。提起天津,很多人都知道天津...
原创 曹... 公元219年,曹操下令处死杨修,这个事件引发了不少争议。杨修,聪明才智出众,是东汉太尉杨彪之子,家世...
原创 宋... 北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亲率大军,开始了由南到北大扫荡。 短短数年,赵匡胤的宋军逐一征服了位于南...
原创 宋... 在梁山泊的绿林好汉中,虽然各有千秋,但关于谁才是真正的领头羊,众人心中似乎早已有了答案。宋江,这位在...
原创 渤... 送渤海王子归国疆理虽东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
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开... 今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30周年,8月4日,“铭记历史——甲午海战暨甲午沉舰水下考古展”在山东博物馆重磅...
原创 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通过蒙恬的率领,成功攻破齐都,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全国统一。然而,正当秦国刚刚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