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纵观古今改天换地之壮举,除了新中国成立之外,唯有“商鞅变法”
迪丽瓦拉
2025-07-10 13:02:59
0

战国时七雄争霸,不少将相之才开始崭露头角,商鞅便是其中一位“身死法不止”的改革家,他推动的一系列变法,让整个秦国变成了一个强大的战争机器,自西向东吞并六国,为战国时代画上了句号。

离楚赴秦

春秋战国数百年的乱世,为何最后偏偏是由秦国完成统一?早先的秦国十分羸弱,可以说是诸侯国中最弱小的一支。于是人们就分析出了秦一统六国的各种原因,诸如地势极好,关中大粮仓,进可攻退可守;还有国君英明,民众善战,排除在东方六国的相互攻伐之外等等因素。

除了上述的这些原因之外,秦能灭六国建立起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最重要的还是秦国得到了一个改变局势的关键点,也就是商鞅,或者说是其带来的变法改革。

正是商鞅变法的出现,犹如一位绝世工匠,将秦国打造成一台攻无不克的战争巨兽,秦王就如同驾驶员一样,只需下达指令,这台巨兽就会执行君王的每一个指令。

当时魏国的魏武卒勇冠天下,这时的秦国备受魏国的欺负,河西地盘被占了也不敢前去索要。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秦孝公为了能够让秦国强大起来,发布了一条《求贤令》。

商鞅是卫国国君的后代,早期时从事于魏国却不受重用,听闻秦孝公正在寻觅人才,于是辗转至秦国。一心想要与东方六国一较高下的秦孝公,同不受魏国重视而落魄至秦国的商鞅便相遇了。

商鞅献策

商鞅第一次献策:“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商鞅第二次献策:“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秦孝公和商鞅的前两次会晤可以说是不尽人意,第一次时商鞅在下面说,而秦孝公却在打瞌睡。商鞅回去之后就开始修改自己的稿子。

第二次时秦孝公已经愿意听了,只是依旧没有采纳。商鞅一看这都不行也急了,循序渐进的法子你不用,那就给你见识下大刀阔斧的“霸道”改革。

商鞅第三次献策:“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很显然,商鞅这一次彻底将秦孝公镇住了,秦孝公对商鞅的方案非常满意,于是就将百官都叫了过来,想听听百官们对这个方案的看法意见。殊不知这个举动,如同向水里扔了一根威力巨大的炮仗一样,立马在百官之中激起了轩然大波,纷纷指责商鞅大逆不道,方案也被否定的一无是处。

虽然秦国群臣无一不反对变法,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秦孝公的手里,商鞅自然不肯放过这次扬名立万的机会,于是苦口婆心的从数个方面劝导秦孝公。

“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

常人不能理解的行为,会遭到非议;有独特见解的人,必然会被庸人嘲笑。

“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

事成之后,愚钝的人还不知道原因,而聪明的人一早就明白事情能成功。

等等类似的话语还有很多,很快就打动了秦孝公,于是这两个大胆的人便开始谋划变法改革,很快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之下,开始在秦国推行“重农抑商”“全民耕战”的变法内容。

身死法不止

商鞅两次变法的内容很多,但最终可以分为“土改”和“军改”两大类。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秦国的土地不再分封给贵族,国家认可土地可以归个人私有,允许个人自由支配进行买卖,只是土地也不是白拿的,男子必须参加军队服兵役。商鞅又推行县制,改变了传统封邦建国的制度,将秦国分为三十一个县,县令由中央直接分配过去,从此管理税收不再有领主的事情。

以前封建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分封制度,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在诸侯王比天子强大之后尾大不掉,周天子又无法指挥诸侯王的麾下军队,所以才有了春秋战国各诸侯王之间的战乱不休。现在好了,商鞅的郡县制就弥补了这个问题,官吏军队全都由中央统一调度。

至于军改,最重要的就是设立了二十级军爵制度,爵位越高福利越好。想获得爵位也很简单,那就是上战场杀敌,把敌人的首级拿回来就可以领赏。为了防止以后出现大量的军工集团,商鞅特别加了一条:爵位无法世袭,但是如果死在战场之上,就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

除了军队就是刑法,商鞅将五家分为一伍,发现任何对国家不利的行为,告密有赏。若是被发现,就是五家一起连坐。当时最惨的一种刑法叫车裂,历来也极其少见,但是公孙鞅自己最后就亲自感受了一次。

在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王继位,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抓捕商鞅,因为商鞅曾经得罪过他,其实但凡是个有头有脸的都想要弄死商鞅。太子是自己的老师被商鞅割了鼻子,其他人则是因为商鞅严重侵害了他们的利益。

于是商鞅就开始逃亡,中途想要住宿,发现入住还需要身份文件。商鞅傻眼了,现在自己被通缉,自然不能告诉店主他是商鞅,否则店主肯定会压着他去领赏。商鞅仰天长叹道:“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他也终于被自己定下的规则所被害,之后被抓回咸阳处以车裂,五马分尸后示众。

商鞅虽死,但是他推行的变法却没有停下来,秦国男子人人耕战,自秦孝公起历经六世,最终嬴政吞并东方六国,结束战国乱世。古往今来,观中国数千年历史,除了新中国成立之外,也就只有秦孝公和商鞅实现了如此全面的社会性质改革,前后有着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参考文献:

《史记·商君列传》

《商鞅变法(全)秦并天下的战争机器,开动起来了》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商鞅的管理思想及其变法实践》

-作者-

百川,愿作一介撰史人,笔尽中华五千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自从清朝进入中原,建立统一的王朝之后,中华民族就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过,儒家思想却得到继承,并且发...
原创 庐... 1959年彭老总落难后,其他开国将军都对彭老总避而远之,唯有这三位将领还来看望彭老总,并安慰彭老总,...
原创 日... 在二战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日军不顾一切,甚至不做任何战术动作,就向对方发起了冲锋,在冲锋...
原创 甘... 我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年少成名的天才,其中三国时期的曹冲、战国末期的宰相甘罗都是令人瞩目的人物。然而,...
原创 4... 前言 提到朱光,毛主席十分熟悉,知道他和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或许这与朱光的先祖,有着莫大的关系。...
元青花釉里红赏瓶 元青花釉里红赏瓶,特别是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主题的作品,是元代瓷器中的瑰宝,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制瓷技...
原创 曹...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斗智斗勇,是三国后期的主要看点。 蜀相诸葛亮,仕途之路一片坦途,刘备白帝城托孤后...
原创 时... 从甲午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再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中国军民...
原创 为...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角色,那便是妲己。在小说的情节当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狸精,...
原创 传... 三国时期不论关羽还是张飞都属猛将,不说每次出战都能吓得敌方心惊胆颤,多的将领遇到他们经常不敢轻易迎战...
原创 假... 近期热播的《山河月明》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朱棣这个有血有肉形象的皇帝,年轻人们更是充满了好...
原创 甘... 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辅佐武王伐纣,并制定礼乐。武王死后,周公辅佐成王,平定叛乱,完善宗法制,...
原创 岳...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之中,出现过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将领。而其中还有两个人使用自己的姓氏给自己的军...
原创 在... 这个问题是出自历史记载和演义故事的对比差异。 在历史上,华佗卒年不详。按照史书记载看,曹冲死时,华...
原创 日... 一九七二年,日方领导人前来拜访中国,我国领导人亲自与他会面,一个多小时之后,两国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其...
原创 “... 据传说,四千年前,华夏大地上曾发生一场洪灾,给中原大地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洪灾让人们失去了家...
原创 开... 皇帝制度,我们知道从秦始皇创立以来,一直使用到清朝灭亡。皇帝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我国影响非常...
原创 6...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29】呈上,欢迎关注我主页的系列合集 一、秦王嬴政力邀王翦出山 上...
原创 关... 关羽,一个被誉为义薄云天的英勇将领,为何在败走麦城时身边只有寥寥数十人相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牵涉到关...
让我们一起了解“千年斜城”探寻... 成都是我国十大历史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成都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