羿与后羿是不同的两个人,或者说一个是神,一个是人。我们常会把射日的英雄羿与夏朝时有穷国君后羿混淆。后羿名字的来历,可以认为是后代有穷国生有一个男子,其行为举止有些象羿,而被人们称为后羿,以与前面的羿神相区别。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后羿的“后”,如同夏朝称王为后一样,是个尊称,后就是国君的意思。后羿就是王羿,帝羿的意思。
就两个区别而言,自然是做为神的羿在前面。而这个叫羿的神,主要的事迹就是射日,为民除害了。
而要讲清羿射日,就要从十个太阳说起。在神话传说中,十个太阳都是天帝俊的儿子。这天帝帝俊有两个媳妇,一个媳妇生了十个太阳,一个生了十个月亮。这十个太阳生下来后,就生活在一个叫汤谷的地方。这汤谷旁有棵扶桑树,九日居下树,一日居上枝。他们每天要到天上游玩一次,也可以叫作值班吧。这值班表是这样排的,首先是一日方止,一日方出。就是说它们不能同时出去,一天只能有一个太阳去游玩。每天去游玩时,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驾一辆六条龙拉的车,陪他们去到天上转一日。
而且这去值班的太阳,每走到一个地方,就是一个时辰。比如浴于咸池,拂于扶桑,谓晨明;登于扶桑,谓胐明;至于曲阿,谓旦明;至于曾泉,谓蚤食;至于桑野,谓晏食;至于衡阳,谓隅中;至于昆吾,谓正中等。看来太阳虽去游玩,但是不能胡跑的,有明确的规定。本来这样的安排是挺好的,可不知何故,有天却乱了套,十个太阳全跑出去了。结果就是焦禾稼,杀草木,民无所食。这自然是大灾害了,不只有了大干旱,也有了各种怪物害虫。天帝自然是生气了,于是就派羿下去除害。可太阳毕竟是天帝的儿子,现在做了坏事,天帝不好叫羿手下留情。或者天帝想着羿是知道对这十个坏小子,吓唬一下就可以了。
但老实的羿一到人间,看到这种凄惨景象,也是气坏了,就一口气,把九个太阳全射下来,跌落在大海中变成了沃焦。同时,也把危害百姓的九樱、大风、修蛇、封豨等杀死。觉得立了大功的羿还把封豨的肉剁成肉膏,献给天帝。觉得天帝会夸奖于他的。可是帝俊一看羿把他儿子杀了,就“不顺羿之所为”了。就是说,羿历百艰为民除害后,天帝不满意,而且生了气。生气的结果就是把羿这个神贬到凡间,成了一个普通人。
一个曾经的天神变成一个普通人,心理的郁闷可想而知。媳妇嫦娥本是奔着一个神仙大英雄去的,却不曾想是个没本事的人,与羿的感情就不太好。羿为了让媳妇高兴就到西王母那里请了不死药。这药本够两人吃的,但如一个人吃了不但不死,还可成仙。结果媳妇抛弃羿独吞后上了月球。虽然还有传说,这个可怜的英雄在洛河杀了河伯救了宓妃,也成了一段爱情佳话,但终是抵不过他悲惨的结局。这个结局是他的徒弟逢蒙给的。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这真是典型的教会徒弟,害死师傅。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羿就这样被一个忘恩负义的逢蒙结束了生命。
从羿的经历中,我们似乎能感到,人类处在原始社会的那种天真无邪没有了,妻子仙药要独吞,徒弟为天下第一而杀师傅,这种来自于私有制下的私欲膨胀让一个人类共同劳动,和谐相处的原始社会在解体,崩溃。而羿的悲剧只是他还不适应这个私欲膨胀的社会。
但到有穷后羿时,则是对这种私欲膨胀,以力搏利慢慢司空见惯了。后羿少年时就是有穷氏一个野性惯了的人,而且在山林中练得一身本领,特别有善射之技。或许就是有这样的技能,才被大家称为后羿,也慢慢得到大家认可,而成为有穷国的君主,最后居然还乘夏王太康的昏晕,而夺了天下。不过,他最后也因识人不准,而最终失国被杀。
把两人之所以能混同于一人,实在是两人很相似。不只是在传说中对我们来说都是古代的人,而且在善射的技能上相似,在被妻子抛弃上也相似。羿是被妻嫦娥抛弃,而后羿则是被妻纯狐抛弃。最后两人的死法也相似,羿是被自己徒弟逢蒙所杀,而后羿是被自己的家众所杀。
因此,在后世的传说中,两人就成了一个人。我们很难分清后羿与羿的区别了。但事实上把后羿称为羿还可以,但要把射日的羿称为后羿就有些不妥了。不过,我们往往是把两人事迹混同着用了。
然而不论是神话中的英雄羿,还是历史中代夏的有穷国君后羿,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他们的人生都不再单纯,在做事的过程中有着阴谋、杀戮、背叛与心机,这是与那个有着永久魅力的原始社会大大的不同了。历史不论怎样,终是走到了原始社会末尾,一个新的时代,也不论我们是否欢喜终究是到来了。而在这个时代,在羿与后羿身上所展现的为了权力与财富的争夺,而存在的阴谋、杀戮、背叛与心机会越来越多,成为历史的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