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为何不是神品呢
迪丽瓦拉
2025-07-10 17:33:13
0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刘德升,他因草创了“行书”字体,而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然而,在唐朝知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中,刘德升的行书只被评为第二等“妙品”,并没有进入最高等级“神品”的行列。那么问题来了: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为何不是神品呢?

一.从小酷爱书法,对各种书体都有研究

刘德升,字君嗣,是颍川(今禹州市)人,生活在东汉桓帝、灵帝年代。他从小酷爱书法,一生钻研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研究,并且都有所建树。

如汉末流行小篆十一种书写方法之一的“璎珞篆”,据史载即为刘德升经过“夜观星宿”后,所创出的,此书体曾广为流传,后汉的儒士们都喜好临摹它。

由于我国古代的文字从不太规范统一的大篆发展到小篆、隶、楷、草等体,虽说进步是非常大的。但因篆、隶、楷书的法则,使得它们书写起来不够快捷;而草书虽然简约随意,但又不容易辨认。

所以到东汉时期,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书写便利,又便于识别的新书体,虽然当时行书字体已经在民间出现,但正是刘德升,成为了创立“行书”的终结者。

二.所创行书的特征,对后世的影响力

刘德升草创的行书,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画从略,离方遁圆,秾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既不像楷书那么拘谨呆板,也不像草书那么狂放难认,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不仅如此,刘德升以创行书而名世后,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到三国时,魏国的钟繇,胡昭两人因学刘德升的行书笔法,精研他书法艺术的特点,得以学成而名扬天下。据传,钟繇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刘德升到抱犊山学习了三年书法。世上人都说:“钟繇善行狎书,就是这个缘故。而胡书字体肥,钟书字体瘦,他们都从刘德升的书法里汲取了长处。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是学习刘德升的行书字,而且十分娴熟精到,让自己的书法几近达到完美之程度,这才有了后来的“书圣”,以及其“天下第一行书”呼之欲出的。

既然闻名天下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钟繇、胡昭都学习了刘德升的行书,而且他们后来所创作的作品都属绝佳之作,那么刘德升的书法在书法评论家的眼中是几等呢?请接着往下看。

三.只是“妙品”,及其原因

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虽然确认了“行书”的草创者是刘德升,说道:“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并进一步评价道:“虽以草创,亦丰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然而,刘德升草创的“行书”,在张怀瓘的《书断》中只被评为第二等级,即:“妙品”,并非想象中的头等“神品”,其中原因大致如下:

虽然刘德升创立的行书,比起当时民间流行的新书体要美观、规范些,但因为是“草创”,所以在其笔法上显然要“原始”一些,主要表现在笔画粗细不等、缺乏整体美感等方面。

正如南朝宋羊欣所云:“(钟繇、胡昭)二子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两人一个学习刘德升的肥型字体,另一个则模仿了他的瘦体字特征。上述说法,从侧面反映了刘德升的字体有粗、瘦不均之弱点。

再拿刘德升草创的“行书”,与张怀瓘《书断》中被评为“神品”的王羲之与王献之等作品相比较,显而易见,前者的整体美感、大局观等,远远不如后者。

四.行书之“神品”欣赏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要问了:张怀瓘《书断》中行书的“神品”有哪几位呢?他们为何会被评为最高等级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行书“神品”有四人: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下面以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例,来欣赏“神品”的过人之处。

王羲之的行书具有中和之美:不肥不瘦,方圆并用,刚柔相济,疏密得宜。他的行书融合了自然之美:能将人为创作的美与自然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王羲之的行书更富有刚柔之美:字形妍美,体势增强,于莲幼中姿媚跃出,从而表现出一种顾逸潇洒、精劲酒健的自然风度,有“龙跃天门,虎卧风阙”之势。

另外,王羲之的行书还有变化之美:神奇变化,丰富多彩。如《兰亭序》的全篇共327字,一气贯注,其中有20个“之”字,8个“一”字,皆能随势而变。

刘熙载《书概》评《兰亭序》说道:“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晋书·别传》谓其书:“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综上所述:建议各位想要学习行书的读者,首先要选好范本,最好就是王羲之的作品。而他的《兰亭序》正是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

结束语: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因为是草创,显得比较“原始”,主要表现在粗细不均、整体美感不够等缺陷,所以没有被唐朝书法评论家张怀瓘的《书断》,选为最高等级“神品”,而只是第二等“妙品”。

刘德升在研究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勇于创立“行书”字体,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做法,值得提倡与学习。但由于他的行书处于“草创”阶段,所以存在不少缺陷,因此,建议学习行书的读者,在选择范本时,最好选王羲之的《兰亭序》。

祝愿大家继承前辈书法家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早日成长为学有所成的书法家,为传承中国书法艺术这枚瑰宝作出贡献。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存... 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多尔衮闯入中原,占领紫禁城,拉开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序幕。最初的"康乾盛世"时...
原创 世... 提到“黑帮”,许多人都会感到害怕。黑帮,即社会上活动的犯罪团伙和其他反动集团成员,他们以谋取高额利润...
原创 明...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他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
“小推车”的濉溪印迹④丨一座革... 吕欢欢 王晓飞 【编者按】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在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
原创 盘... 三国就像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很多星光熠熠的明星,有武将,谋臣,统帅和诸侯,他们都在...
原创 俄... 俄罗斯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也是领土面积最广的国家。它在一战和二战中表现顽强,几百年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
原创 关... 关羽是演义中顶尖级别的高手之一,而且是杀死一流武将最多的一人。不过在演义中敢于主动向关羽挑战的人也不...
原创 出... 如果说在古代来说,历史上第一杰出而有名的外交官,想必是西汉王朝苏武莫属不可了。作为西汉王朝的代表,义...
原创 刘...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汉高祖刘邦对他的评价是“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担此(指丞相)重任。”...
原创 种... 16世纪开始,种植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美洲逐渐发展壮大,甚至一度成为了美洲经济的主体,对世界贸易也有...
原创 老... “北京到巴黎”是一项长途驾驶比赛,可以说是最早的拉力赛,起源于1907年,从当时处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
原创 吴... 明末清初,吴三桂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复杂人物。他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撤藩还是留藩,都似乎预示着一条不归路。...
原创 清... 清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结局既源于封建专制统治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也受制于清朝统治者自身的问题。...
原创 他...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在这段历史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
原创 “... 在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党争就像一块无法根除的毒瘤,深深植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庇护之下,如影随...
原创 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很多网络小说曾经火爆异常,但是随着时间的退役却逐渐被忘记,这里拔出来...
原创 1... 1982年,在美国漂泊几十年的冯玉祥之子,请求回国定居,可邓小平却摇了摇头:这个不急,你先完成两个任...
原创 原...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总是呈现一种规律,那就是天下事分久必合。这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核心凝聚力的体现。我们每个...
水利科普 | 地球还有多少淡水...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
原创 华...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误解流传甚广。并非郑和所创立,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