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科普 | 地球还有多少淡水可用?
迪丽瓦拉
2025-07-11 03:03:49
0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方,但也有其他人类文明依赖水库、蓄水池等人工设施繁衍生息,例如吴哥文明创造的连接洞里萨湖与人工水库的灌溉系统。如今,全球人类每年用水量约为24万亿立方米。全球各种水体的储水量不断变化,气温上升减少了冰盖和冰川的储水量,河湖湿地退化和地下水超采减少了天然水体的储水量,而人造水库、湿地和水稻田增加了人造水体的储水量。

各类水体储水量不断变化

南极冰盖、格陵兰冰盖、高山冰川等冰态水体储水量约30000万亿立方米,是地球最大的淡水水体。高山冰川的季节性融水,维系着下游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数十亿人口的生计。然而,气候变化导致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削弱了冰川融水对河流水量的缓冲作用。据估算,全球永久冻土储水量约300万亿立方米。目前尚无人类直接利用永久冻土满足用水需求的记录,也无永久冻土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贡献量的数据。浅层永久冻土正在融化。研究人员预测,未来永久冻土融水将成为重要的人类用水来源。

除冰盖和冰川之外,地下水是全球储水量最大的淡水水体。据估算,全球地下水储量约15300万亿至22600万亿立方米,其中100万亿至5000万亿立方米为可再生地下水。尽管地下水水量为地表水水量的100多倍,但可再生、易获取、可利用的地下水仅占地下水总量1%至5%,而且地理分布极不均匀。目前,全球20多亿人口依赖地下水生活,44%的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据测算,全球约20%的含水层被超采。尽管含水层枯竭意味着水量损失,但含水层仍然存在,如果人类停止开采,含水层将会被重新填充。

湖泊是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的液态水体,是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水源。全球自然湖泊储水总量约182.9万亿立方米,其中咸水占44%。受气候、地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里海是全球水量减少最多的湖泊。

水库具有灌溉、发电、供水、防洪等多种效益。1950年以来,人类累计建造了5.7万多座水坝(坝高超过15米的水坝),人造水库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0.2%。人造水库增加了陆地水体蓄水量,弥补了冰川、湖泊等其他陆地水体损失的水量。在1950年至2000年全球水坝建设最活跃阶段,全球水库蓄水量累计增加了92000亿立方米。目前,由于水坝建设放缓、泥沙淤积、水坝退役等因素,全球水库蓄水量持续减少。此外,人口增长导致全球水库人均蓄水量也持续下降,从1990年的1000立方米每人降至2010年的850立方米每人。

湿地以积水、土壤水和浅层地下水的形式储蓄水资源,是人类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的重要水源。然而,全球湿地面积和储水量难以测算。尽管天然湿地面积减少,但人工湿地面积却逐年扩大,特别是亚洲水稻田面积显著增加,弥补了天然湿地的减少水量。

土壤水是指土壤孔隙中的水分,通常存在于土壤上部2米范围内。土壤水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土壤水储量较小,约为1.65万亿立方米。虽然土壤水仅占全球淡水总量的0.13%,但其是全球水循环的关键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由于全球气温上升和土壤水蒸散增大,1979年至2017年全球土壤水储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尤其是中国东部、欧洲东部、非洲中北部、美国和巴西东部等地区。在全球升温和土壤水减少的情况下,土壤与大气之间的水交换增加,土壤调节陆地淡水供应的能力减弱,并带来生态系统退化、农业减产等一系列问题。此外,土壤水减少还改变了近地表能量收支平衡,从而导致出现大面积热浪和高温事件。

淡水储量如何变化

1971年至2020年,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累计减少了27.079万亿立方米,其中自然水体储水量减少了33.944万亿立方米,但人造水库、水稻田等人工水体储水量增加了6.865万亿立方米。

人类活动对陆地水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研究显示,人造水库和水稻田增加的储水量微不足道,但人类其他活动却导致储水量大幅下降。此外,气候因素导致的降雨、蒸发和径流变化严重影响各种水体储水量,远超人类活动引起的储水量变化。

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变化给全球水资源供应带来了多重压力。对个人和社区而言,全球陆地水体储水量变化似乎无关紧要。但是,对整个社会而言,储水量变化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力发电和粮食安全。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给出六点提醒。一是全球冰盖和高山冰川将继续加速融化,尤其低纬度地区高山冰川融化速度将达到顶峰。二是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更多海水入侵沿海含水层,地下水储量将进一步减少。三是在降水减少和蒸发增加的地区,内陆湿地面积将持续减少。同时,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海水入侵沿海湿地,湿地储水量将进一步下降。四是在降雨和径流减少以及人类从上游大量调水的地区,湖泊蓄水量将减少。此外,在土壤退化和强降雨的地区,泥沙增多将导致湖泊库容下降。五是人类将继续建设大小型水坝。尽管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大幅度增加,但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电力需求持续增长,未来人类仍将继续大规模开发水电。此外,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人类也将加大水库建设投资,扩大灌溉面积,降低农作物歉收风险,保障粮食安全。然而,泥沙淤积、老化退役等因素导致世界多地水库的蓄水量持续下降。

水是粮食和能源安全的关键要素。近几十年来,全球各类陆地水体储水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冰川融化、地下水枯竭和湿地退化是主要原因。尽管人类修建了大量水库和蓄水设施,但这些努力无法抵消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水体储水量减少。人口增长,消费方式改变,以及人类对粮食、交通和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导致全球水压力越来越大。此外,由于气候变化,未来极端天气事件将更加频繁和严重。因此,未来储水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人类亟需在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中统筹利用天然水体、人造水体等各种储水方式,探寻更加完善的、基于自然的方式存储和保护水资源,以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用水需求。

来源:中国水利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
原创 “... 清朝末年,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人们也开始接触一些生活上的娱乐技术。其中,西方的拍照传入中国,给我们...
原创 刘... 提起刘备,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也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刘禅,也就是阿斗,但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
原创 长...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创作,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
原创 五...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少人首先会提到五虎上将。在刘备的麾下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虽...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两国合并最为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德国了,东德并入西德后,发展迅速,快速成为世界...
原创 孙...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听取其他猴子的建议来到龙宫找老龙王借个趁手的兵器,选来选去...
原创 四... 四野在东北战无不胜,却因为他太轻敌,南下第一仗就败给了白崇禧 桂军素有“广西狼兵”的称号,他们作风彪...
原创 万... 明代万历皇帝,名字很熟悉,但他在位48年的时候,却陷入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光。原因竟是“腰痛脚软,...
原创 《... 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