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居正殁,党争起”?明朝的党争远比想象中复杂!
迪丽瓦拉
2025-07-11 03:32:03
0

在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党争就像一块无法根除的毒瘤,深深植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庇护之下,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党争在历代王朝都曾出现,但如果非要评一个“党争之最”的话,那明朝绝对是首屈一指,什么楚党、浙党、东林党、乃至后来的阉党等等,五花八门、此起彼伏。关于明朝党争出现的时间,学者们之间没有明显的分歧,大家都认为明朝的党争出现在万历年间,但对于具体出现的时间却存在很大的争议。

有些人坚持“居正殁,党争起”的观点,他们认为从张居正去世开始,党争就开始出现。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

万历皇帝执政48年,严格来说,可以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部分:“万历新政”期和“万历怠政”期。

万历新政期间,张居正、李太后、司礼太监冯保紧密协作,明朝的各个领域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明朝一度出现“中兴之治”的繁荣局面。但是,在张居正去世后不久,万历皇帝就终止了新政的实施,并对张居正、冯保展开清算。到万历十五年左右,万历皇帝已经将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与此同时,他也开始进入荒唐透顶的怠政时期

张居正在世时,他不仅是朝廷首辅,还是皇帝的老师,在李太后的支持下,张居正大权在握,也正因如此,“万历新政”才得以顺利推广。可是当张居正刚刚去世,曾经被压制的那些反对新政的官员就开始掀起一阵弹劾狂潮,将张居正和新政完全否认。

持“居正殁,党争起”观点的人认为,明朝党争的起源就是新政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争斗。表面看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是,如果说新政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就是党争的一种形式的话,那党争出现的时间就应该是新政诞生的那一天,从那一天开始,围绕新政就有了争议,只不过被张居正强腕按压下来;

另外一点,张居正去世后,反对派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确实占据了优势,但是在当时还未出现派别之分,因此,“居正殁,党争起”是站不住脚的;

那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党争的呢?个人认为是在万历皇帝怠政之后,尤其是在东林党出现之后

万历皇帝到底有多荒诞,在前面一篇文章中已经有所解析,希望大家指正

从形式和影响入手,剖析万历皇帝怠政的疯狂!

万历皇帝除了罢朝之外,还不批奏折、不见大臣,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批官员挂冠而去、官位大量空置,另外,负责代替皇帝批示奏折的司礼监开始逐步掌握实权。这应该就是党争出现的根源

因为大量官位空缺,谁都想提拔自己的亲信、门生来填补这种空缺,这样一来,机要的位置肯定会出现你争我夺的现象,这也就是党争的萌芽。党争真正大面积出现还要追溯到东林党

众所周知,顾宪成由于直言上谏触怒了万历皇帝,被革职还乡。于是,他就成立了“东林书院”,通过讲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东林书院在成立之初是股清流,他们既要讲学,又要议政,还定期举报谈论会。东林书院吸引了很多有志之士,像顾运成、高攀龙、叶茂才、钱一本等人纷纷前来投奔。这些人有些是纯粹的学者,而有些则是官位在身的朝廷命官,时间一长,东林书院就由一个学术团体演变成一个政治派别,那些和东林书院持不同政见的人就称之为“东林党”

随着“东林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其他官员感到一丝威胁,于是,就形成了多个以籍贯为基础的党派,比如浙江人的“浙党”,山东人的“齐党”,湖北人的“楚党”,安徽人的“宣党”等等。这些党派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抗“东林党”,因此,互相弹劾、彼此指责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时只能算得上是小打小闹,直到“明宫三大奇案”发生,党派之间的争斗才正式拉开帷幕

明宫三大奇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此就不再一一详述。这三件奇案的发生之后,东林党与其他党派之间的争斗日趋明朗,说白了,就是围绕“立储”而展开的勾心斗角。本来东林党在高攀龙、杨涟等人的努力下一度占据上风,但是,谁也想不到魏忠贤能够突然崛起,而其统率的阉党更是实现了对东林党的碾压。由于阉党嚣张跋扈、胡作非为,东林党不得不暂时搁置与其他党派之间的争议、联合起来共同对抗阉党。

一时间,整个大明王朝都笼罩在党争之中,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最严重的是,党争动摇了辽东的稳定,辽东经略走马观花似地换了一茬又一茬。换来换去,把军事上仅存的一点优势也给消耗殆尽,以致于在面对后金时只有招架之势、毫无还手之力

这就是明朝党争的来龙去脉。由此可以看出,张居正在推行新政之时虽然引起一些官员的不满,但是,这种分歧远达不到“党争”的范畴,而且当时的执政环境也不适合“党争”的出现,因此,“居正殁,党争起”是无法立足的。

直到东林党出现、壮大之后,为了应对东林党的威胁,朝堂才大规模出现了派别之分和利益之争,在“三案齐发”之后,党争达到了高潮。故而,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东林党才是明朝党争的根源所在,正是由于东林党的出现,朝堂秩序才开始陷入混乱。无论组建“东林党”的初衷有多么高尚,都不能否认“东林党引起党争”的事实。

杨涟等人确实为“东林党”树立了光辉形象,但是,随着党争的深入和杨涟等人的沉沦,“东林党”和其他党派在本质上也就没什么区别,成了一个纯粹的利益团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
原创 “... 清朝末年,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人们也开始接触一些生活上的娱乐技术。其中,西方的拍照传入中国,给我们...
原创 刘... 提起刘备,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也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刘禅,也就是阿斗,但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
原创 长...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创作,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
原创 五...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少人首先会提到五虎上将。在刘备的麾下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虽...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两国合并最为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德国了,东德并入西德后,发展迅速,快速成为世界...
原创 孙...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听取其他猴子的建议来到龙宫找老龙王借个趁手的兵器,选来选去...
原创 四... 四野在东北战无不胜,却因为他太轻敌,南下第一仗就败给了白崇禧 桂军素有“广西狼兵”的称号,他们作风彪...
原创 万... 明代万历皇帝,名字很熟悉,但他在位48年的时候,却陷入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光。原因竟是“腰痛脚软,...
原创 《... 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