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他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年凭借明朝杰出改革家、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大力辅佐,励精图治,创立了“万历新政”的新局面,续命了已经衰败的明王朝。
随着张居正的去世,万历皇帝失去了这位大臣与老师的鼎力相助,然而,他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无所适从,而是另有作为,还将自己统治的王朝又延续运行了38年。
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明神宗朱翊钧在中后期,都做了什么事情?从而让万历朝还能延长38年的。
一.母教严格,学习用功
嘉靖四十二年八月十七日(1563年9月4日),朱翊钧出生在裕王府,他是明穆宗朱载坖的第三子。明穆宗有四个儿子,长子朱翊釴、次子朱翊钤,都早亡了。四子朱翊镠与朱翊钧同为李氏所生。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十一日,因其成为了其父活着的王子中最为年长的,故朱翊钧被立为皇太子。
朱翊钧的生母李太后身世卑微原是宫人,后来母以子贵才晋升为贵妃。她为了培养自己这位未来的皇帝,对朱翊钧的教育非常严格,朱翊钧小时候学习稍有懈怠,李太后就将其召到面前长跪。每遇到早朝的时候,五更就到了朱翊钧的寝宫,早早将朱翊钧叫起。
朱翊钧虽然年幼,却很懂得将来要治国治民,必须从小接受教育,了解以往帝王承业治国的经验教训,熟悉朝章典故,掌握驾驭臣民的本领,因此,他学习非常用功。
由于讲官的尽心辅导,李太后的严格管教,以及朱翊钧本人的刻苦努力,朱翊钧的学识水平提高很快。这给后来他能从容治国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即位前十年,依靠贤臣创佳绩
隆庆六年(1572年)五月二十六日,父皇明穆宗崩于乾清宫。六月初十,年仅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正式即位为明神宗,次年改元万历。因为年龄小,即位又过早,所以即位之初,明神宗并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要想详细了解张居正与万历皇帝,可去京东购买《张居正与万历皇帝》,每本仅20.5元。)
朱翊钧即位后,就按照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建议,每天于太阳初出时就驾临文华殿,听儒臣讲读经书。然后少息片刻,又复回讲席,再读史书。直至午饭完毕时才返回宫内。只有每月逢三、六、九常朝之日,才暂免讲读。除此之外,即使是隆冬盛暑他都从不间断。
朱翊钧在继续认真学习的同时,将内廷的事务托给冯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对张居正不仅委以重任,而且尊礼有加。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十九日,张居正刚刚走马上任几天,朱翊钧就在平台(即后左门)单独召见他,共商大计。
朱翊钧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全力支持张居正,合力进行改革,万历朝的前十年,在幼年朱翊钧的支持下,张居正在政治上、经济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政府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状况也大为改善。君臣创立了史称“万历新政”的崭新局面。
“万历新政”的具体步骤是:前五年以政治改革为重点,后五年以经济改革为主要任务。这十年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有效扭转了明正德、嘉靖两朝以来形成的颓势。因此纠正了前期的弊政,振兴了国民经济,续命了已经衰败的明王朝。
三.执政中期的作为
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一代名臣张居正病逝,朱翊钧从此失去了臂膀,必须开始亲政了。从后台走到前台的明神宗,在其执政中期还是有所作为的。
明神宗聪明地想到,首先应该重树自己的皇威。由于前十年年龄小,执政经验不够,所以不得不委托首辅张居正执掌朝政,而张居正虽然辅助他创造了不少佳绩,但是,随着他的名气增大、权力变大,也出现了贪赃枉法、接受贿赂的恶行。
明神宗树立威信、重夺皇权的第一枪,就向张居正打响了。在张居正去逝两年之后的万历十二年(1584年)八月,朱翊钧在都察院参劾张居正的奏疏中批示道:张居正无视皇帝权威,钳制言官,擅权乱政。并立即抄了张居正的家,还饿死十余口张家的老弱妇孺。
朱翊钧针对张居正这种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变,是他长久处于张居正约束下的发泄,同样也是自己开始亲政的基础,推倒了张居正,也就树立了皇帝自己的权威。
万历二十年至二十八年(1592年—1600年)间,明神宗主持了万历三大征,即分别为李如松(李成梁长子)平定蒙古人拜叛变的宁夏之役;李如松、麻贵抗击日本丰臣秀吉政权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变的播州之役。
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明朝疆土,是神宗维持皇权形象的第二枪,但这三大役也耗费了大量国库中的银子。让民众与将士们遭受了多年的战争苦难。
四.后期怠政,但王朝运行如常
在树立皇威的二枪,成功达到目的后,明神宗认为,国家已没有内忧外患了,自己也可享福去了。于是,在明神宗执政后期,他竟然28年不上朝 ,然而奇怪的是,明王朝这段时期,依旧可以运行如常。(要想详细了解万历皇帝,可去京东购买《万历皇帝传》,每本仅27.8元。)
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前十年万历新政积累的国库资源丰厚,加上神宗派遣宦官充当矿监税使,赴各地掠夺民财;而且将查抄的冯保、张居正家产,全部搬入宫中。所有这些使得国库充实,足够各项花费,甚至当三大征结束后,虽然军费消耗巨大,但明朝国库仍有存银。
神宗虽然后期忽略一般朝政,但还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并透过一定的方式控制朝局,如对于日军攻打朝鲜、女真入侵和梃击案他不仅都有反应,而且也有明确旨意。估计这是向他祖父明世宗学来的(世宗就曾20余年闭关修道,但仍能掌控朝廷大事)。这是明神宗后期朝政还能正常运行的第二个原因。
所以万历后期,虽然皇帝不上朝,但是并没有出现宦官之乱、外戚干政和乱象,也没有严嵩这样的奸臣,甚至朝内党争也有所控制。这是明神宗的奇特之处,也让张居正逝世后,万历期还能延续了38年之久。
当然,值得指出的是,明神宗执政时期,正是整个世界处于翻天覆地的大变动时期,在这个历史的大变动中,由于几千年中国封建制度的顽症根深蒂固,加上明神宗后来沉溺酒色、财货的心理病态,非但未能使中国跟上世界新潮流,迎来新时代的曙光,相反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了绝境,因此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
总之,明神宗朱翊钧,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年凭借明朝杰出改革家、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大力辅佐,励精图治,创立了“万历新政”的新局面。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无所适从,而是有所作为,将自己统治的王朝延续了38年。
但是,随着明神宗后期的怠政,沉溺酒色、财货,使得国力衰退,在他的手里把明朝推向了绝境,因此加快了其终结的历史进程。我们应该称赞他前期励精图治、勇于改革,开创新局面的大胆做法;摒弃他贪图享乐、不问国家大事与民众疾苦的卑劣行径。争取做一个为国为民贡献毕生精力的优秀公民。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