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孟明视率秦军与晋国作战,曾三战三败,秦穆公为何还重用他呢
迪丽瓦拉
2025-07-10 17:33:10
0

#深度好文计划#

孟明视,是春秋时期秦国国相百里奚的儿子,他率领秦军与晋国作战,曾经三战三败,然而,其领导秦穆公却仍然重用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本文将结合易经《复卦》六三爻的解读,来揭开其中的奥秘。请听如下分解:

一.率秦军战晋国,却是屡战屡败

孟明视,姜姓,百里氏,名视,字孟明,史称孟明视,虞国(今山西省平陆县)人。是春秋时期秦国大夫,秦穆公的主要将领,由于他是秦国名相百里奚的儿子,所以当时秦国的领导者秦穆公十分器重他。然而,开始的孟明视并不争气,他曾多次率领秦军与晋国作战,结果却是屡败屡战。

第一次是晋文公去世还没有下葬的时候,一心想接替晋国去做中原霸主的秦穆公,不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谏阻,决定兴师征讨晋国,并拜孟明视为大将,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想趁机偷袭晋国,结果在崤山被晋军大败。孟明视等人还做了晋国俘虏。

还好由于晋国太后是秦国的文赢,她听说秦国战将孟明视等人被俘,就要新君晋襄公放人。在母后再三催逼下,晋襄公放走了孟明视等三位大将。待晋襄公醒悟过来后,虎已归山,他悔之不迭。孟明视等三将回到秦国,聪明的秦穆公没有说一句怪罪的话,把失败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这令孟明视他们感动不已。

二.君臣深通易理,树立坚定意志

秦穆公在孟明视战败后,不仅没有怪罪,而且仍然信任他,以及后来孟明视的表现,充分说明他们君臣深通易理,特别是易经《复卦》的六三爻“频复,厉,无咎。”之哲理,爻辞中“频”是指频繁,再三地。这一爻辞的意思是:屡次犯错误却又能屡次改正过错、复归正道,这样虽然有危险,但是最终却不会遇到灾祸。

此爻与现在人们所说的“错了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很相近,它提醒我们:在改正错误时,一定要意志坚定,誓与恶习“血战一番”,将其“连根拔起”,这样对自己更有利。

下面就来看秦穆公与孟明视,是怎样树立坚定意志,按《复卦》的六三爻的义理去做的?他们这样做又得到了怎样的结果呢?

三.秦穆公与孟明视“频复”,最终击败晋国

话接上文,经过首次战败,秦国军事力量受到严重损失,经济上的损失同样不小。为了弥补损失,秦穆公勤勉为政,孟明视一心治军,力图早日报仇雪恨。

三年后,孟明视训练出了又一支雄壮的大军,他向秦穆公请求出兵伐晋。秦穆公十分欣赏孟明视的气势,欣然同意了。晋国自崤山之役后,时常派人刺探秦国动静,秦军要来进攻的消息马上被晋国知道了。

秦国大军和四百辆战车,在孟明视统帅下直扑晋国。晋军严阵以待。这次战役,孟明视第二次又被晋国打败了。孟明十分丧气地回到秦国,以为他一定会被判处死刑,谁知,秦穆公仍无一句责怪的话,只说自己不该同意发兵,让孟明继续担任原职。

这年冬天,晋国又联合宋、陈、郑三国一齐攻伐秦国,夺得秦国两个县城。秦国在三年内,三次大败于晋国。孟明视身为主帅,一次又一次的战败,羞愤交加,他拿出自己的全部家财,抚恤战亡家属和伤残战士,整天在训练现场,与士卒同甘共苦。三次大败,秦人无一不说:“孟明视这家伙不配当统帅,他再当统帅,秦国只有再败。”秦穆公却坚信,孟明视一定能报仇雪恨。

崤山失败后的第三年,即公元前624年夏天,孟明视请秦穆公一块去攻打晋国。他说:“要是这次再打不了胜仗,我决不活着回来!”他挑选了国内的精兵,准备了五百辆兵车。秦穆公拿出大量财帛,安抚了士兵的家属。

全国兵民情绪高昂,一致决心夺取战争胜利。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都嘱咐说:“要是不打胜仗,可别回来呀!”秦军浩浩荡荡,东渡黄河。秦军刚渡过黄河,孟明视却下令把战船全部烧掉。

秦穆公感到奇怪,孟明视解释说:“秦军三败于晋,气势已衰。我今天焚掉战船,是要向全军表示,有进无退,用以鼓励士气。兵以气胜,战胜了晋军,又何愁不能找船返回呢?”

只见孟明视带领将士勇敢冲杀,不几天就夺回了上次被晋军夺去的两座城,还打下了晋国的几座大城。秦国军队所向披靡,耀武扬威;晋国人闻风丧胆,缩在城里,不敢出来对阵。此战,史称王官之战。秦军终于报了仇,雪了恨。

四.人生启示

“秦穆公与孟明视频复,终胜晋国”的故事,以及易经《复卦》六三爻辞启发我们:

要想做成功一件大事,要实现一个较大的追求,决不会是一帆风顺,一下子就可以实现的,其中免不了有多次反复。但只要得其人,其人有信心,就会虽经“频复”,而终获吉利。

秦国三次大败于晋国,但穆公能任用孟明视,并对他坚信不疑,终于战胜了晋国。所以,在事业的追求中,出现多次失败的“频复”并不可怕,只要有合适的人才,有坚定的信念,就一定会“频复,厉,无咎”。

总之,秦穆公之所以在孟明视三战三败后仍然重用他,是因为秦穆公看到了孟明视的坚韧不拔、自我完善的精神以及巨大的潜力。他相信,只要给予孟明视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他必定能够带领秦军走向胜利。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存... 在吴三桂的协助下,多尔衮闯入中原,占领紫禁城,拉开了清朝长达268年的统治序幕。最初的"康乾盛世"时...
原创 世... 提到“黑帮”,许多人都会感到害怕。黑帮,即社会上活动的犯罪团伙和其他反动集团成员,他们以谋取高额利润...
原创 明... 明神宗朱翊钧,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皇帝。他年仅10岁时就即位,前十...
“小推车”的濉溪印迹④丨一座革... 吕欢欢 王晓飞 【编者按】淮海战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战争的光辉典范。在淮海战役中,广大人民群众在中...
原创 盘... 三国就像是一个星光璀璨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有很多星光熠熠的明星,有武将,谋臣,统帅和诸侯,他们都在...
原创 俄... 俄罗斯是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也是领土面积最广的国家。它在一战和二战中表现顽强,几百年来赢得了全世界的尊...
原创 关... 关羽是演义中顶尖级别的高手之一,而且是杀死一流武将最多的一人。不过在演义中敢于主动向关羽挑战的人也不...
原创 出... 如果说在古代来说,历史上第一杰出而有名的外交官,想必是西汉王朝苏武莫属不可了。作为西汉王朝的代表,义...
原创 刘...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汉高祖刘邦对他的评价是“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担此(指丞相)重任。”...
原创 种... 16世纪开始,种植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美洲逐渐发展壮大,甚至一度成为了美洲经济的主体,对世界贸易也有...
原创 老... “北京到巴黎”是一项长途驾驶比赛,可以说是最早的拉力赛,起源于1907年,从当时处于清朝统治下的中国...
原创 吴... 明末清初,吴三桂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复杂人物。他面临的困境,无论是撤藩还是留藩,都似乎预示着一条不归路。...
原创 清... 清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结局既源于封建专制统治不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也受制于清朝统治者自身的问题。...
原创 他... 明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承载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在这段历史中,涌现了众多杰出的人物,...
原创 “... 在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演变过程中,党争就像一块无法根除的毒瘤,深深植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庇护之下,如影随...
原创 记...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很多网络小说曾经火爆异常,但是随着时间的退役却逐渐被忘记,这里拔出来...
原创 1... 1982年,在美国漂泊几十年的冯玉祥之子,请求回国定居,可邓小平却摇了摇头:这个不急,你先完成两个任...
原创 原...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总是呈现一种规律,那就是天下事分久必合。这是中华民族自身的核心凝聚力的体现。我们每个...
水利科普 | 地球还有多少淡水...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
原创 华... 关于“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个误解流传甚广。并非郑和所创立,其实早在商周时期就有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