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源:虽然对高粱青睐有加也一直提携高粱,但是,郑源内心里也是认为顾一野、高粱不是一个量级的。
在女儿失恋的时候,郑源对女儿进行了顾一野、高粱人物剖析,他说“如果说高粱拼尽一生成为英雄,那么顾一野就是一个传说。”
还把顾一野和江南征类比到他和江南征的母亲,来劝江南征“我不希望我的女儿成为这样一个人生命里没有价值的燃料。”
很明显,郑源心里很清楚,就算他提不提拔顾一野顾一野都会凭借自己的实力上去,他也不可能压得住这样的人,只是,这样的人也注定是裙带或嫡系关系牵制不住的人。既然不会是一系人,那么人家自然也不会扶持他。
后来,郑源也听到过评委组评价顾一野比高粱高出一个量级,他还生气来着。
秦汉勇:秦汉勇见顾一野第一面就说:“你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我最敬佩的人。”潜意识就是,在秦汉勇眼里,顾一野像当年的郑源。从他很多正事委任顾一野而不是高粱就可以看出来,在秦汉勇眼里,不必顾忌郑源和派系关系、两人同一体系时,高粱撞上顾一野,顾一野一直都是他心里的最优选择,顾一野可以替代高粱,高粱替代不了顾一野。
赵红樱:还记得新兵恋爱事件,赵红樱对江南征说了一句话“那个叫高粱的兵不会知道惠特曼的诗”。
陆平凡:陆平凡从来不会瞧不上高粱那种努力打拼的兵,但是某场战争后,他们也都知道:除了顾一野,没有人能从敌人堆里带出这么多人来,顾一野才是不可取代的那一个。
张飞:张飞对顾一野的偏爱肉眼可见,给未婚妻买裙子找顾一野,直言“你选的就是最好的”,全师头一份当兵不到一年当班长,让高粱说话注意上下级关系。
宋建设:宋建设其实内心是承认顾一野的优秀的,也知道顾一野、高粱不是一个量级,只是他也一直希望高粱可以有机会和顾一野竞争并取胜。
虽然宋建设一直承认顾一野的优秀,但是其实他还是有些低估了顾一野的。就像湛蓝行动中最后,宋建设觉得顾一野攻不上岛,但是顾一野攻上来了。
夏林:虽然夏林和高粱的交集更多,但是他明显更看好顾一野。湛蓝行动,起初以为高粱炸了顾一野极其指挥所的时候,觉得红军必败,然而后面知道高粱实际上只是炸了顾一野一艘普通的舰艇和一支护卫队、顾一野已经迁移了指挥所还在的时候,立马就在郑源问“还有必要打下去吗”的时候兴冲冲的说:“顾一野还在,很可能会发生一个奇迹”(大意)。
也就是说,在夏林眼里,即使红军错过了最有利的登岛机会,也确实没了一支兵力和一艘舰,晚上优势明显转向蓝军,可是只要顾一野还在,就算红军有所消耗,就算晚上作战优势在蓝军,可是有顾一野的智商在,战局还是能让导演组和山网二号科研组相信顾一野大概率不会输。
这个观点,其实是山网二号科研组的观点,也是导演组何知耕、王一兵、夏林认同感的观点。
一个细节,提到演习双方,夏林说的是“顾一野和高粱”,下意识的公允反应是顾一野名字在前的。
李少兵:在学院时李少兵就说过,就算拿顾一野最不擅长的专业去和高粱最擅长的专业PK,顾一野都不会输给高粱,但是如果真拿顾一野放到侦查专业去和高粱拼,那真是糟蹋他。很明显,顾一野在李少兵眼里是全能型人才,和高粱格局不同的。
至于高粱,他自己一直都在拿顾一野当目标,甚至把顾一野的成绩写自己目标顶上挂办公室里。
不是一个量级,各自适合不同的位置,大结局的安排,其实也挺好的,高粱能练兵能冲锋,顾一野既能运筹帷幄也能一线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