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汉法学家张释之,不仅严守法纪与秉公断案,而且能司法为民
迪丽瓦拉
2025-07-11 04:02:51
0

今天向大家介绍,以执法公正不阿而闻名的西汉法学家、法官张释之,他不仅严守法纪、秉公断案,而且还能做到司法为民,被后世奉为吏治的楷模。

下面就来分享张释之的执法理念,以及其公正公平执法的案例。

一.获得皇帝信任,担当要职

张释之,字季,是堵阳(今河南南阳方城)人。早年与哥哥生活在一起,因家中较富裕,哥哥就花钱给他捐了个小官:在汉文帝皇官中当个骑郎(骑兵门卫)。谁知默默无闻地干了十年的他,一直没有得到提拔。

正当垂头丧气的张释之,为破费家中钱财而深感不安,准备辞职回家时,皇帝的近臣袁盎,看重他的才干,就将他推荐给了汉文帝刘恒,刘恒起初只让张释之做了个谒者(皇帝身边负责传达、通报的奴仆)。

汉文帝是个爱才的皇帝,为了考察张释之到底有何才华,就召见他面试,张释之满怀激动地将自己准备了好久的华丽说辞全倒了出来,可是刘恒只对他说了这样一句话:“你不要跟我说什么大道理,那些我不懂。我是个实在人,你也实在点儿,说些我们现在可以立刻实行的具体事宜,语言最好浅显易懂点儿。”

聪明机智的张释之当即改变谈话风格,他一切从实际出发,透彻地分析了一些秦之所以灭亡,汉朝之所以兴盛的内在规律。皇帝刘恒听后,觉得这个人确实还有些水平,见解也独到,能一针见血,于是任命张释之为谒者仆射(主要职责就是随时跟在皇帝身边,提供各种各样的咨询服务)。

逐渐靠近皇帝的张释之,有机会充分了解汉文帝的生活习性与执政理念。后来,他又在“上林观虎”事件中崭露头角,张释之以秦朝重用徒具文笔、毫无恻隐之心的文书官吏,终致亡国为例,建议文帝不要因为啬夫伶牙俐齿就越级提拔,以免上行下效,树立不正之风。

张释之上面对刘恒讲的那番话,得到了刘恒的夸奖,在回去的路上,刘恒特别客气,他让张释之跟自己坐同一辆车,在车上双方经过一番亲密的交谈,刘恒更加佩服张释之了。

从上林苑回来后,张释之就被拜为公车令。公车令就是掌管未央宫四周大门人员出入的官员,也就是说,谁进未央宫,都得经过张释之的同意,所以这个位置是相当重要的。

二.提倡“法不阿贵”

被委以重任的张释之决心不辜负皇上的信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有一天,皇太子和他的弟弟梁王一起坐车进宫,他们也不知道公车令换人了,就按照往常习惯,经过司马门时没有下车就长驱直入了。正巧被张释之看到了,于是马上追了上去。

因为按照当时的律令,无论什么人经过司马门都得下车,否则就算违法。张释之追到太子和梁王后,让他们立刻下车,不许进殿,接着自己进宫,向汉文帝上奏,弹劾太子、梁王的罪行。

汉文帝免冠谢罪,说道:“教儿子不谨。”薄太后听说自己的两个宝贝孙子被扣押,赶紧下旨“特赦”,张释之这才将太子、梁王放入宫中。

这件事之后,张释之不但没有被贬,反而接连升官,先被升为中大夫,后来被封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即西汉王朝的“最高大法官”,负责审理全国的刑狱案件。

张释之在担任廷尉期间,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比如有一次,汉文帝乘车出行,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走出,惊了皇帝的车驾。张释之了解情况后,原来此人是无意之中惊驾的,所以只判了罚金。汉文帝非常生气,认为惩罚太轻,张释之却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事后,回味过来的汉文帝称赞道:“廷尉当是也!”(“县人犯跸”案例)

三.倡导“刑无等级”

张释之的秉公执法,除了上述的不畏权贵而外,他还倡导“刑无等级”、司法为民。当时有人偷窃了汉高祖庙里的玉环,被卫士抓获,汉文帝十分恼怒,责令廷尉张释之严惩盗犯。

张释之依照相关法律,奏请文帝判处其弃市(在人众集聚的闹市,对犯人执行死刑)。汉文帝听此判决后大怒,他认为应当诛其九族。张释之据法力争说:“依照法律,弃市已是最高处罚了。盗窃宗庙器物就诛灭全族,如果以后有人偷挖长陵上的一抔土,又该如何处罚?”汉文帝和薄太后商议了良久,最后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玉环失窃案)

张释之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倡导“刑无等级”、司法为民,堪称是“包青天”一样的人物,后来民间甚至出现“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的赞语。

四.结束语

以执法公正不阿而闻名的西汉法学家、法官张释之,不仅严守法纪、秉公断案,而且还能做到司法为民,被后世奉为吏治的楷模。

张释之敢于在职责范围内,弹劾太子过司马门不下马,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充分体现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执法以法律为准绳,而不依君主旨意行事,这在封建社会的专制体制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张释之刚正不阿,在“县人犯跸”案例中,他提出“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共同拥有、应该共同遵守的;﹒﹒﹒﹒而不能顺从皇帝个人的意旨”的观点,在要求皇帝尊重执法官的独立办案权力上,他无疑走在了当时人们的前列。

在“玉环失窃案”中,张释之为捍卫法律的严肃性,他规范有序的使用法律,敢于冒丢官舍命的巨大风险,反对株连之法的存在,仍以法律为依据处以“弃市”,充分体现了他司法为民的正确思想。因此,张释之以执法宽平被后世奉为吏治的楷模。

总之,张释之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法律尊严为目的,敢于、善于、勇于给统治者进谏的大无畏精神和其法律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在当时和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在当今我国加强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被誉为是“中国历代农民起义中最终完美的形象”的石达开,是太平天国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他足智多谋,...
原创 3... 在我国的历史上,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当时清朝后期政治腐败,百姓苛捐杂税繁重,...
原创 为... 泰陵,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三位皇帝——雍正皇帝的陵寝,同时也是清西陵地区第一个建造的陵寝。 雍正皇帝的...
原创 封... 封神知识点:殷郊文/王事情 《封神》中,纣王和姜皇后有两个儿子,大的叫殷郊,小的叫殷洪。后来妲己秽乱...
原创 命... 说起命运最坎坷的元首来,那就不得不说波兰元首约瑟夫·毕苏斯基,他这位波兰元首的命运可真就是太坎坷,因...
原创 “... 清朝末年,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人们也开始接触一些生活上的娱乐技术。其中,西方的拍照传入中国,给我们...
原创 刘... 提起刘备,大家是再熟悉不过,也都知道他有个儿子叫刘禅,也就是阿斗,但其实刘备有三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
原创 长... 引言:长平之战中,赵国面临着后勤补给的严重问题,饥荒让士兵们饱受折磨,尽管眼前是对岸强大的敌人,但空...
原创 历...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并结合个人观点创作,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 (古代 闽地)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
原创 五... 提到三国时期的名将,不少人首先会提到五虎上将。在刘备的麾下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等大将,虽...
原创 东...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两国合并最为成功的例子恐怕只有德国了,东德并入西德后,发展迅速,快速成为世界...
原创 孙... 话说孙悟空学艺归来,一直找不到趁手的兵器,听取其他猴子的建议来到龙宫找老龙王借个趁手的兵器,选来选去...
原创 四... 四野在东北战无不胜,却因为他太轻敌,南下第一仗就败给了白崇禧 桂军素有“广西狼兵”的称号,他们作风彪...
原创 万... 明代万历皇帝,名字很熟悉,但他在位48年的时候,却陷入了一段让人匪夷所思的时光。原因竟是“腰痛脚软,...
原创 《... 纣王前往女娲宫进香,这在《封神演义》中被描绘成第一个阴谋的开始。实际的策划者是商容,他是这场阴谋的执...
原创 宋... 谈及宋朝时期,朝堂上长长的翅帽便是一大亮点,这成了许多人好奇的一点,这翅帽究竟有多长,如此不方便的设...
原创 老... 1987年苏联发行的乌克兰雅尔塔的明信片。 雅尔塔(乌克兰语和俄语:Я́лта)是乌克兰南部克里米...
大禹IP《少年禹传奇》亮相特色... 近日,由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绵阳北川石椅羌寨乡村振兴先行区指挥部共同主办的“绵阳经开区—北...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年份,蜀汉大将关羽镇守荆州,遭到曹操和孙权的联合攻击兵败被杀,...
原创 1... 在《宋史》中,对徽宗的记载是:“绍兴五年四月甲子,崩于五国城,年五十有四。”而对钦宗则更加含混:“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