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我国海军规模庞大军备齐全,无坚不摧,但其实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一位海战将星陈璘,并且早就在16世纪末的时候就开始带领水师援朝抗日,创造了不可磨灭的神话,展现了一代枭雄的英勇和过人的才华。
陈璘的早年经历
嘉靖十一年也就是1532年,正月二十七日,陈璘出生于韶州翁源县龙田铺盘龙围,字朝爵,号龙崖。陈璘少怀大志,身材魁梧,臂力过人,他喜爱交游,结交了许多的贤能豪爽的朋友,这些朋友也都不是等闲之辈,不仅有善于计谋的政治家,还有习武带兵的将军,并且陈璘与这些朋友交流和探讨学到了武义,计谋,收益很多,这也是他之后善用谋略,善于带兵,并且精通剑术,战无不胜的重要因素。陈璘生活的年代是国家民族危难最多的年代,在内忧外患,战争不断的年代,陈璘看着周围的环境,心志受到很大的磨练和改变,开始在动荡环境中变得沉稳,镇定,长大成人之后,陈璘就决定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才华去效忠国家。
少年英雄平定内乱
1562年潮州,连江等多个地方发生了社会动荡,战争频发,许多百姓都不想再过这样提心吊胆还受压迫的日子了,所以数万人开始召集在一起,不断的开始起义,当时朝廷为了平定这样的内乱,在任的广东总督就下令招收熟悉兵法习武的人加官进爵,封为万户侯,正是这样的机缘巧合,陈璘就开始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并且为了平定内乱陈璘向总督献上平靖之策,获得了总督的赏识,于是就开始授予陈璘把总衔。
万历年初,高要,揭阳山人钟月泉等人组织起义,陈璘奉朝廷的命令带领军队去讨伐起义的数万人,也正因为这陈璘又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佥书广东都司,万历二年,因为张元勋部将,李诚立攻打潮州府贼寇诸良宝失败了,当时的总督殷正茂就临时授予陈璘参将的职务,然后让陈璘统帅一支队伍,去平定诸良宝,因为陈璘从小就开始接触到带兵打仗,并且环境锻炼的他比别的将领都要稳重,所以不出意外,陈璘再次取得了胜利,因为陈璘一直都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朝廷就开始注意到他了,在他平定诸良宝之后,就被朝廷调任到高州做参将,陈璘咱内地开始有了名气。
短暂失意之后,陈璘又被重用后开始抗倭援朝
陈璘因为一路高升,逐渐地就被周围的东西暂时性的蒙住了双眼,在陈璘因跟随总督征伐罗旁山瑶民有功,升为副总兵,代理东安参将事宜,不久后贼匪余孽杀死官民,陈璘再次奉朝廷的命令去平定这些贼匪,陈璘还是很顺利的就平定了内乱,这个时候的东安刚刚安定,陈璘却被觥筹交错和金银辉煌所迷惑,就开始大兴土木,营建寺庙,役使他的部下,并且勒索他们出钱。士兵们都被激怒了,于是发生暴乱,抢劫州县,这一事情就被巡抚御史上奏朝廷,朝廷下诏剥夺了陈璘的官职。
不久暴乱平定,陈璘改任狼山副总兵,不久后再次被罢官。陈璘罢官后,虽然朝廷中很多人爱惜他的才干,却不敢举荐他。与此同时,日本总是不间断地去侵略李氏朝鲜,酿成了“壬辰倭乱,并且此时日本的丰臣秀吉虽然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去统一着日本,但是在日本的国内还是有很多拥兵自重的封建主义者和丰臣秀吉形成了对立面。丰臣秀吉为了缓解国内的僵局,更是为了更进一步加强自己的统治,他想出来一个现在被世人提起还唾弃的方法,那就是把国内的矛盾引向国外,并且还制定了可笑的计划三步走,先占领朝鲜,然后再去征服中国,最后再向南洋扩张的侵略计划。丰臣秀吉为了能够顺利地实施这个计划,就向朝鲜提出了‘假道入明’的要求,但是朝鲜政府拒绝了日本这一无理的要求。
万历的二十年,四月,丰臣秀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因为陈璘熟悉倭寇的战法,就又被朝廷提成为参将,协助防守,万历二十一年正月的时候,陈璘被朝廷命令去统领辽阳,保定,山东各军去抵抗倭寇,保卫海防,但是当时的朝廷准备和日本去和谈,就派了陈去协助防守漳州,潮州,陈璘一时失意就想着贿赂兵部尚书石星,好让自己再受重用,结果兵部尚书直接把他告发,朝廷知晓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再一次把陈璘的官职罢免了,这是陈璘在大兴土木被罢官之后的又一次罢官,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有一身本领的陈璘只不过经过了短短的失意就又开始被朝廷重用起来。
万历二十五年的时候明朝和日本和谈失败,丰臣秀吉再一次增加士兵向北进犯,并且还妄想着吞并辽阳等多个地方,东北方向的战况开始变得紧急起来,明朝政府派了三路军去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当时的日本本来就是大明的依附国,所以明军派出军队之后,日本就开始接连的败退,并且还被明朝军队和朝鲜的军队合力压缩在了朝鲜南部一角的地方,在这些队伍里面就有陈璘所在的军队,最初的时候,明朝政府知道陈璘对倭寇的情况比较熟悉,并且作战经验丰富,是一个常胜将军,不止有谋略还精通于用兵,所以明朝政府觉得让陈璘带领广东的五千精兵支援朝鲜抗击倭寇。
二十六年陈璘再次被提升,升御倭总兵官,跟麻贵、刘綎一起统帅部队,但是陈璘的部下驻扎在山海关时大闹,这使陈璘受到谴责。不久命令他提督水军,跟麻贵、刘綎以及董一元分路前进,领士兵一万三千多人,战舰数百艘,分布在忠清、全罗、庆尚各海口,陈璘水军成功震慑到倭寇,使日军一听说明朝的陈璘就不敢于海上行军。
不久丰臣秀吉坏事做绝之后就病逝了,没了武力统治者,本来国内就有对立矛盾的日军就开始人心惶惶,于是日军大部分开始撤退,陈璘令部下邓子龙和朝鲜将领李舜臣,去丰道上截击敌人,结果二人双双死亡,陈璘又派陈蚕、季金率军支援,痛击倭寇,最后日军大败。这时候的刘綎才攻打小西行长军队,行长军退守顺天城,陈璘挥师西进,毁坏了倭船百艘,斩首水溺了倭兵百余人,将倭寇首领石曼子击败,生擒倭帅平正成、平正秀并且一起处死,还与陆路明军夹攻顺天日军,取得了露梁海战的彻底胜利。
日军撤退到锦山防守,明军看见日军开始当了缩头乌龟就开始挑战,但是日军的武力统领已经去世,并且已经被朝鲜和明朝打怕了就开始躲躲藏藏的不出战,不久,日军就渡海躲藏到乙山,乙山悬崖深邃,道路险恶,明朝陆军不敢前进。于是陈璘率部队在晚上偷偷地摸进去,包围了岩洞。等到天亮,发炮,倭寇惊慌之下,逃往后山,陈璘军恶战日军,日军败退,陈璘分兵追击,将敌人一网打尽。后论功行赏,陈璘第一,刘綎第二,麻贵第三。于是提升陈璘为都督同知,世代荫封指挥佥事。
英雄平定内乱,再立战功
陈璘支援朝鲜,抗击倭寇取得胜利之后,就率领明朝的水师班师回朝,并且在万历二十八年的时候,陈璘被明朝政府任命为了湖广总兵官,掌握大量的军队力量。陈璘还奉朝廷的命令去讨伐播州的苗族百姓的起义军队。后来又渡过乌江,与各路的苗军起义部队开始进行作战,最后陈璘还是取得了取得了胜利。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江铎令陈璘率领副将李遇文等人分七路进军,陈璘抓获苗民首领银贡等人,众将士各有所获,吴国佐逃到天浦四十八寨,又进入古州毛洞,陈璘军队追获了他。不久,贼首石纂太被指挥徐时达诱捕,叛党杨永禄被沈弘猷等人活捉,乱军平定。
虽然已经暮年,但陈璘志在千里
后来兵部尚书田乐向朝廷推举陈璘镇守贵州,于是就给事中洪赡祖弹劾陈璘投机钻营视为机会,万历皇帝因为陈璘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最终同意了田乐的建议。与此同时的苗民又有叛乱的苗头,万历三十二年冬,巡抚郭子章向朝廷请求出兵,万历三十三年四月,陈璘率手下的一万人攻打水卞,不久就打下了水硍,后来又带领水师转移到新添,又开始独攻东路,时间不久就又被攻下,于是苗民开始安定,因为陈璘的战无不胜就开始害怕就开始不再打算起义的事情。
万历三十五年的五月,朝廷又派陈璘去镇守广东,但是在五月八日就因病去世。朝廷因为陈璘生前平定播州有功,于是就加封左都督,并且允许他的嫡长子世袭指挥使,又因为他平定苗民有功,就赠太子太保,后荫封一子为百户、一子为指挥使。并且还赐予"祭葬"(国葬的一种),葬于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县六都镇莲花山。
万历皇帝还恩准在陈璘的故乡广东翁源龙田村建造"龙田城",城内设"太保祖祠"和"太保祠"。就这样一代英雄就此陨落,虽然英雄逝世了,但是他的功绩让人不敢忘却,先是平定两广的匪患,并在粤西云安县落下了户籍,为当地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开拓者的作用;后来又统领水师抗倭援朝,尤其是露梁大捷一仗,明军大败日军,成为亚洲海战史上著名战役之一,让日本此后二百年不敢觊觎中华;再就是亲自指挥的露梁海战是一场以切断敌人海上退路为目的的规模巨大的海上歼灭战,被认为是亚洲海战史上之一。
这次海战给侵朝日军以重大打击,对战后朝鲜和平局面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经此大捷之后,200多年,日本不敢萌生侵略中国之念,而朝鲜亦得复国。生前的贡献颇多,几乎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万历皇帝还曾经下诏赐建"龙田城"于广东省翁源县龙田铺陈璘祖居地,并赠联一副,关于万历皇帝赐联有二种传说翁源传说为"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英德县板铺村清代陈氏族谱记载为:"辟土开疆历经天纬地之功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有黼国黻家之才才兼文武世无双"。这样的一位水师勇将值得我们铭记!
参考资料:
《海战将星》李杰卫东编著
陈璘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