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皇后历经四朝,辅佐了三代皇帝,更是培养了康熙这样的治世明君,她可以算得上是清朝历史上最成功的皇后了。值得一提的是,顺治和康熙的第一位皇后都是孝庄推荐的,然而这两位皇后的命运却截然相反。
顺治不仅不喜欢母亲为自己挑选的皇后,而且很讨厌她,以至于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最终被废。而康熙对奶奶给自己挑选的皇后却爱护有加,为了她不顾众人反对,把太子之位给了他们的儿子。
同样是孝庄挑选的皇后,她们的处境为何有这么大的差异?孝庄的眼光难道也是有时好有时坏吗?其实两位皇帝后下场之所以如此相差那么大,正是因为孝庄挑选她们初衷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其中区别吧。
孝庄为了家族地位,选自己侄女为皇后
顺治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孝庄皇后让自己的侄女成为皇后一定存在一定的私心。这么明显的事情顺治又怎么能察觉不到。因此从一开始顺治的心中就对这位表姐存在抵触心理,这就相当于在顺治的心里埋下了一颗雷。
而引爆这颗雷的,正是他们性格上的不和。顺治与博尔济吉特·孟古青的婚姻完全是政治联姻,在博尔济吉特·孟古青嫁过来之前,跟顺治皇帝极少有接触,两人没有丝毫感情基础,所以顺治不能忍受这样的一个女人对自己指手画脚。
不幸的是,博尔济吉特·孟古青虽然美貌且智慧。但是与此同时,她也是一个爱嫉妒的女人,她不能忍受顺治移情于其他嫔妃,因此多次与顺治发生矛盾。当矛盾到了一定程度,顺治终于忍受不了,最初埋在心中的雷也就炸了。
不可忽视的是董鄂妃的出现也是皇后被废的重要原因,顺治皇帝对董鄂妃的爱,近乎达到了疯狂的地步,甚至不惜为了她跟自己的母亲作对。小小的皇后当然不被放在眼里,为了自己的挚爱,把讨厌的博尔济吉特氏废掉也在情理之中。
要说孝庄让顺治选博尔济吉特·孟古青为后是出于私心,那么她让康熙选索尼的儿子为后,那就是真正的为国为民了。
为对抗鳌拜、联合索尼,孝庄建议康熙选赫舍里氏为后
要知道即使皇后不从孝庄自己家里出,但是根据起初的约定,也要是蒙古族出身。而孝庄正是蒙古族人,按理说她应该维护这样的约定。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为了自己的孙儿能坐稳皇帝宝座,孝庄主动建议废除这个约定,让康熙皇帝娶了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
因为只有这样,康熙才能更好地联合索尼,加强自身的力量,来对抗但是权倾朝野的鳌拜。康熙当然也明白奶奶的一片苦心,所以对奶奶挑选的皇后也会是倍加珍惜。在这样的基础上,乌雅氏皇后在与康熙一起对鳌拜的历程中一步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因此康熙在他们的儿子胤礽,刚刚一岁多的时候,就把太子的位子交给了他。事后更是在太子犯错的情况下,力排众议,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硬要把胤礽重新推到太子的宝座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康熙对赫舍里氏皇后感情有多深了吧。
所以总得来说,顺治的皇后博尔济吉特,与康熙的皇后赫舍里氏之所以有不同的下场,正是因为孝庄挑选她们的初心不同,一个是为私为己,一个是为君为国。对此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
参考文献:《清史稿》、《百家讲坛》
作者推荐:
清朝最昏庸的皇帝,为抢弟媳害死亲弟弟,搜刮百姓,残害宫女
清朝康熙皇帝的生母,15岁生下玄烨,23岁英年早逝,不得顺治宠爱
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太后,康熙对她尊敬有加,后台顺治都不敢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