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每天能吃三升米,为什么司马懿却说他命不久矣?
迪丽瓦拉
2025-07-11 13:32:11
0

热爱历史的朋友肯定都对《三国演义》的故事耳熟能详,作为全文中智谋计策最高超的谋士,诸葛亮可谓是以才华俘获了很多人的认可,宋代陈普更是直言曹操若逢诸葛亮,暮年当做汉征西,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华谋略之深。

只不过即使强如孔明,在书中也有让自己挠头的对手,他就是司马懿。可以说数十年的征战中诸葛亮几乎毫无败仗,可最后却在挥师北伐时接连失利,最终命丧五丈原。

在这中间甚至还发生了一件怪事,司马懿仅凭诸葛亮的饭量便预测了诸葛亮的寿命,这又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和司马懿背后的政治资本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诸葛孔明和司马仲谋二人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首先两人皆是不出世的奇才,在识人善用和谋略策划上二人都罕逢敌手,俗话说越有才能的人越能发现对方的才华。

而诸葛亮和司马懿这辈子大大小小打过无数次仗,虽是各为其主,不过却也在内心中敬佩对方的才华能力。

其次就是二人的身份相似,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在白帝城被刘备托孤的故事,而司马懿更是相继经历了两次先王曹丕、曹睿驾崩,侍奉后主曹睿、曹芳。

只不过虽都是托孤大臣,但二人选择的道路却不一样。诸葛亮坚守内心的道义,忠心耿耿效忠刘禅,并以刘备兴复汉室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蜀汉王朝中受人敬仰的恩相。

而司马懿则隐藏自己的野心,数十年如一日隐忍不发,在时机成熟的那一刻挥剑夺权,有了司马懿打下的权力基础,其孙司马炎更是具备了足够的条件篡位自立为晋。

其实二人的结局和导致结局的原因都与二人跟随的君主有关,而再仔细追溯还不得不说是个人的性格造成既定的结局。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当时的大环境是汉朝衰败,刘备兴建蜀汉目的是为兴复汉室斩除祸乱。

而诸葛亮之所以选择刘备这一大本营,说明在他心中还留有对正统王权的道义和尊崇,其自然而然也不会违背心中坚守的道义篡夺刘备的成果了。

而司马懿加入的是希望推翻汉王朝统治的曹魏政权,在曹操的政权思想中就是废旧王立新王,为了称帝可以不择手段。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于司马懿来说当他有机会一统天下之际自己也决计不会心慈手软。因此我们从源头和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性格的使然导致相似的二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

诸葛亮的北伐之路

自从关羽、张飞相继遇害,刘备急火攻心急切报仇却被陆逊火烧联营后,诸葛亮往日的谆谆告诫才让刘备悔不当初,因此我们看到白帝城托孤后诸葛亮自知蜀汉实力已大不如前仍要北伐主张。

且不说关张二人相继殒命,余下的赵马黄三人年岁也已渐长,除却赵云外马超连年多病、黄忠廉颇老矣,早已不复当年之勇。

诸葛亮接连五次挥师北伐其结果注定是失败的,要知道此刻北伐一战诸葛亮虽亲自督阵,但蜀汉军兵一路舟车劳顿,魏军却以逸待劳。

只不过前四次北伐效果不甚显著,而从《三国演义》一书中,我们也能看出司马仲达在与诸葛孔明的斗智斗勇中也是丝毫不落下风,相比于周瑜、鲁肃、郭嘉、贾诩之辈,诸葛亮在人生末年可谓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

而在经历了前四次的无功而返后,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可谓是声势浩大倾巢而出,诸葛亮不仅率兵10万,更是吸取了李严之前运送粮草的教训。

大军在斜谷道修建储粮基地,蜀军在西处五丈原屯兵,而在战略战术上诸葛亮也一改往日作风,行动更加大胆。

更是多次派遣魏延、姜维等人奇袭北原,只不过有一点诸葛亮比之司马懿还是差了不少,那就是在战场上诸葛亮说到底还是谋士,比司马懿这种带兵征战体验过战争残酷的兵家还是略显逊色。

此时的司马懿更是高挂免战牌闭门不出,因为他知道战线拉得越长,诸葛亮急火攻心必将命不久矣。

心力交瘁的诸葛亮

蜀军在渭河边安营扎寨,诸葛亮为速战速决整日派兵在魏军阵营前叫阵,诸葛亮更是派遣使臣给司马懿送了女人的衣服,嘲讽他畏手畏脚做缩头乌龟,正当魏军内部早已怒不可遏之时,司马懿却稳坐中军大帐。

因为他从来访的使臣口中探得了关于诸葛亮的机密情报,原著中使臣说了这样一句话形容诸葛亮,丞相夙兴夜寐,凡军杖二十以上必亲览,食不过三四升米。

听闻此事的司马懿心中大喜,他知道诸葛亮身边缺少足够的帮手,就连一件军中小事诸葛亮都要亲自过目,每天繁重的战事和公务更是压在肩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况且在巨大的局势压力之下,诸葛亮的饮食也暴露了自己身体状况之差,有人说诸葛亮每天吃三四升米这还不够多吗,现在一个干重活的中年人可能吃的也不比他多多少。

不过我们必须知道古代的计量单位和现在计量单位是有所差异的,现在的一斤相当于500克,古代的一升则差不多是现在的200克,也就是说诸葛亮每天吃差不多600-800克的主食。

在生活如此丰沛充足的今天,一个正常男人一天的主食尚且都需要一斤左右,更不用说还有水果、蔬菜、肉类等一系列的辅食。

而古代本就存在食物匮乏、营养短缺的情况,此时诸葛亮在繁重的压力之下每天仅有着如此少的进食,长久下去身体机能必将出现隐患。

而司马懿的这一预测最终也得到了印证,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很快自知大限将至,在临终之际期望以七星灯再续阳寿,以实现先王刘备嘱托。

可最终却被魏延误闯军营,七星灯覆灭、诸葛亮的一生也走到了尽头,最终还是输掉了与司马懿的这场争斗。

在这场争斗中胜固欣然,但败亦可喜,司马懿和诸葛亮没有所谓的真正赢家和输家,诸葛亮虽大业未竟但以行动收获了后世的尊重,而司马懿虽赢得了奇才间的争斗却也被人质疑不够光明磊落,有得皆有失罢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自从清朝进入中原,建立统一的王朝之后,中华民族就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不过,儒家思想却得到继承,并且发...
原创 庐... 1959年彭老总落难后,其他开国将军都对彭老总避而远之,唯有这三位将领还来看望彭老总,并安慰彭老总,...
原创 日... 在二战当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面,日军不顾一切,甚至不做任何战术动作,就向对方发起了冲锋,在冲锋...
原创 甘... 我国历史上涌现过许多年少成名的天才,其中三国时期的曹冲、战国末期的宰相甘罗都是令人瞩目的人物。然而,...
原创 4... 前言 提到朱光,毛主席十分熟悉,知道他和自己一样,都是爱书之人。或许这与朱光的先祖,有着莫大的关系。...
元青花釉里红赏瓶 元青花釉里红赏瓶,特别是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主题的作品,是元代瓷器中的瑰宝,不仅展现了高超的制瓷技...
原创 曹... 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斗智斗勇,是三国后期的主要看点。 蜀相诸葛亮,仕途之路一片坦途,刘备白帝城托孤后...
原创 时... 从甲午战争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再到1945年八一五光复,日本人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对中国军民...
原创 为...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角色,那便是妲己。在小说的情节当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狸精,...
原创 传... 三国时期不论关羽还是张飞都属猛将,不说每次出战都能吓得敌方心惊胆颤,多的将领遇到他们经常不敢轻易迎战...
原创 假... 近期热播的《山河月明》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朱棣这个有血有肉形象的皇帝,年轻人们更是充满了好...
原创 甘... 周公,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曾辅佐武王伐纣,并制定礼乐。武王死后,周公辅佐成王,平定叛乱,完善宗法制,...
原创 岳...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之中,出现过一个又一个出色的将领。而其中还有两个人使用自己的姓氏给自己的军...
原创 在... 这个问题是出自历史记载和演义故事的对比差异。 在历史上,华佗卒年不详。按照史书记载看,曹冲死时,华...
原创 日... 一九七二年,日方领导人前来拜访中国,我国领导人亲自与他会面,一个多小时之后,两国发表中日联合声明,其...
原创 “... 据传说,四千年前,华夏大地上曾发生一场洪灾,给中原大地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场洪灾让人们失去了家...
原创 开... 皇帝制度,我们知道从秦始皇创立以来,一直使用到清朝灭亡。皇帝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对我国影响非常...
原创 6... 大家好,我是小步。 【七雄归一系列29】呈上,欢迎关注我主页的系列合集 一、秦王嬴政力邀王翦出山 上...
原创 关... 关羽,一个被誉为义薄云天的英勇将领,为何在败走麦城时身边只有寥寥数十人相随呢?这个问题的答案牵涉到关...
让我们一起了解“千年斜城”探寻... 成都是我国十大历史古都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自古是四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成都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