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唯一登上天安门的黑帮大佬,曾言:蒋介石不好惹,我更不好惹
迪丽瓦拉
2025-07-12 04:33:17
0

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为赢得更广泛的支持,蒋介石派青帮头目杜月笙前去拜访司徒美堂,意图游说其为国民党站队,做国民代表。

虽然作为孙中山的老朋友,司徒美堂与国民党之间关系匪浅,但长期积攒的失望已经令其对蒋介石、对国民政府失去信任。

因此,任凭杜月笙磨破嘴皮,他也不肯答应国民党的邀请。

而杜月笙眼见老蒋交给自己的任务要失败,软的不行就来硬的,开口威胁道:

“现在全中国基本是老蒋的天下,他的势力这么大,可不好惹!”

听着其特意加重语气的“不好惹”三个字,司徒美堂颇为恼火,对着杜月笙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

“他蒋介石不好惹,我司徒美堂更不好惹!”

撂下这么一句话,便叫人将杜月笙“请”了出去。

那么,这个司徒美堂到底是何人物,有什么背景,竟敢说出如此“狂妄自大”的话?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司徒美堂在17岁时,便加入在美华人组织“洪门致公堂”,到26岁,已经成为“洪门五叔”。

他虽然远在美国,却仍挂念着国内的情况。在得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消息后,很快意识到国家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并且将会是一场持久而艰难的抗战。

于是,他果断推掉在洪门的一切职务,转身成立在美筹饷局,号召在美华人华侨为抗战捐献资金,为国内抗战贡献一份力量。

八年时间内,他将筹集到的4.8亿美金尽数捐往国内,一半送给国民党,一半送给共产党。

在他看来,这笔钱捐给谁不重要,重要的是真真切切能够用于抗战,用于打败敌人,还中国,还人民一个安宁。

但当时的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严重,与建立之初相比,面目全非。

因此,司徒美堂所捐给国民党的这笔资金,最终还是违背他的念想,从上到下逐级被贪,钱财进入官员的口袋,听不见一丝声响。

司徒美堂也并非头脑简单之辈,两党这笔钱到底用没用于抗日,有多少用于抗日,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再之后,“皖南事变”爆发,蒋介石下令对新四军发动突然袭击,再次掀起“反共”浪潮。

抗战尚未结束,敌人虎视眈眈,国民党却意图闹起内讧,这令司徒美堂十分失望,他即刻通电蒋介石,表明自身立场和态度:

“国家危难之际,应共御外敌,坚持团结,坚持抗战。”

分歧的不断加大,内心失望的不断增加,使得司徒美堂与国民党渐行渐远,最后完全走向共产党。

身如浮萍,终有所成

司徒美堂与国民党的故事,还要从他和孙中山的相识相知相交说起。

1890年,12岁的司徒美堂被母亲狠下心送上前往美国旧金山的轮船。

不是因为家财万贯送他到美国深造,而是家道中落,上不起学。

母亲又不甘心其止步于此,便东拼西凑借来六十大洋,一咬牙将其送往美国,以后的路看他造化。

初到美国,因为华人的身份他受尽欺辱,无论是过路之人,还是街边混混,只要看到他,随时随地都可以毫无缘由地踢上一脚。

异国他乡,人微言轻,受到欺负也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忍气吞声。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正在一家中国餐馆做工的司徒美堂遇到白人闹事,那白人喝醉了酒,脸红脖子粗地在店里耍酒疯,不仅想要吃“霸王餐”,还对中国人出言不逊,打砸店内桌椅。

实在不堪忍受的司徒美堂上去便与醉酒白人扭打起来,谁知那白人看似身强体壮,却空有一身气势,不多时就被从小习武的司徒美堂给打趴在地。

或许是心中对白人积怨已久,司徒美堂一时下手失了轻重,竟将白人活活打死,面临牢狱之灾。

好在当时他已经入了洪门,得到洪门庇佑,最后只被判十月监禁。

也正因此事,让司徒美堂看到华人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出狱后便着手在美国建立起另一个洪门组织:安良工商会。

这也是他与孙中山相识的契机。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自建立安良工商会后,司徒美堂在洪门的地位可谓水涨船高,许多事情都被交到他手上,经由他办。

1904年,他收到洪门密信,告知他将有一位自檀香山来的华人兄弟需要帮助,这个人就是孙中山。

信中对孙中山的身份描述不多,却处处透着重视,于是在孙中山到来之前,他就准备了上好的旅馆酒店供其挑选。

安顿好后,又好酒好菜地招待着。但这样的日子却只过两天,便被孙中山以一个司徒美堂无法拒绝的理由婉拒。

“司徒兄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这些钱还是省下来,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更重要的事,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自那时起,两个志趣相投的人便成为好朋友,相互扶持。

为帮助孙中山发展革命,司徒美堂改组洪门致公堂,帮助宣传革命,提供人员资金,为创建中华民国做准备。

1911年,黄花岗起义失败,急需十五万美金东山再起,他知道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将致公堂的资产抵押,为再次起义提供资金支持。

后来,孙中山上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邀请他做总统府的监印官,但司徒美堂不欲参与政治事务,且自己的家庭势力都在美国,实在脱不开身,便婉言拒绝,留在美国。

但两人之间也一直保持着联系,直到孙中山离世。

虽年事已高,却积极入世

孙中山离世后,随着对国民党的失望加深,对共产党的了解加深,司徒美堂逐渐转向我党一方,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提供了诸多帮助。

解放战争中后期,毛泽东致信司徒美堂,邀请其作为在美华人华侨代表回国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商讨新中国成立事宜。

收到来信的司徒美堂连声叫好,高兴之情溢于言表,立马写下回信告知届时自己定将回国参会。

回国之后,大大小小的重要会议他从不缺席,即使自己已是耄耋之年,却仍留有向上朝气。

在1955年他去世前,抗美援朝运动、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是他参与的三个主要政治活动。

例如他曾以自己在美国的七十年亲身经历,撰写一系列文章阐述美国对在美华人华侨的残酷压迫,对激励国民响应抗美援朝号召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司徒美堂作为在美华人华侨领袖般的存在,也始终在新中国与广大在外华人联系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为巩固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始终活跃着。

对此他表示:“我能活到今天,活在这个时代,多么幸福,我不觉得老,我的新生活正在开始。

这也是我们华侨几代以来梦寐以求的新时代,祖国的前日无限光明灿烂。”

一身清白在人间

1949年司徒美堂应邀回国,并于10月1日登上天安门城楼,参与开国大典,观看阅兵仪式。

那时他虽年事已高,却因一个新的中国成立,对参政仍保持着极高的热忱。

他说:“如果说过去八十五岁糊涂过了,我愿意丢掉六十年,用一个二十五岁青年人的心,再为新中国做点工作。”

-EN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多尔衮之死与顺治帝的清算:权力与仇恨的交织 1650年寒冬十二月,年仅39岁的摄政王多尔衮在河北喀...
原创 三... 提到诸葛亮,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智者,在谈笑间便能让敌军战船灰...
康熙三大权臣结局悬殊:索额图、... 康熙年间三大重臣,索额图,纳兰明珠和佟国维,最惨的就是索额图了。纳兰明珠最后的结局也还算可以,并没有...
原创 “... 东汉末年,天下动荡,各路豪强纷纷割据一方。当时,刘备在徐州之战中败于曹操,几经辗转,最终投奔了荆州的...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到底活了多... 历史上真实的程咬金,活到了七十七岁,并没有演义小说里一百二十岁那么夸张。而程咬金的真实经历,也和演义...
原创 那... 改写后的文本: 在盛唐风云变幻的历史画卷中,陈玄礼的身影犹如一道耀眼的流星,虽然转瞬即逝,却在史册...
千年铜都焕新颜:中行千万元普惠... 千年炉火不灭,青铜文明重生。9月18日,中国银行黄石分行为湖北青铜源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投放1000万元...
原创 “... 刘邦的绝地反击: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经典之战 自被项羽封为汉王以来,刘邦在汉中已蛰伏了整整四个月。这段...
若康熙传位于十三爷:清朝能否改... 康熙晚年,一场为争夺皇位而爆发的皇子间的激烈争斗上演,史册上称之为“九子夺嫡”。雍正继位,勤勉治国,...
原创 清...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其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少数民族——满族建立的政权。这个民族的先祖女...
成吉思汗的子女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在人类的冷兵器时代中,蒙古帝国的疆域是空前绝后的。超过四千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两倍于苏联,成吉思汗和他的...
原创 当...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不仅涌现出曹操、刘备、孙权这样的雄主,更有无...
原创 司... 【三国名将风云录:群星闪耀与凋零的时代挽歌】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各路豪杰如星辰般璀璨。蜀汉的五...
原创 康... 少年天子的成长之路:康熙帝的治国智慧 序幕:八岁登基的帝王重任 历史的长卷翻回到1644年,满清铁...
原创 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中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诗句,道尽了古代将士对家乡的魂牵梦萦。想象一下:在烽火连天的边关...
原创 高... 高丽王朝在建国初期,其官僚体系明显受到宋朝官制的深刻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枢密院制度的引入。当时...
原创 悲... 鲜为人知的铁血之师:红二师的传奇与悲歌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卷中,红二师这个番号曾多次出现。人们最熟...
原创 秦... 《——【·前言·】——》 为什么中国在历经数千年的历史中,即使经历无数次朝代更迭和战乱,却始终保持着...
原创 欧... 张骞开拓西域后,两汉时期多次派遣使者出访西域各国,其中就包括与安息帝国的交往。《史记》和《汉书》中详...
原创 “... 草原传奇:满都海与蒙古帝国的复兴之路 在广袤的北方草原上,蒙古人世代驰骋,凭借强悍的骑兵和坚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