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皖南事变叶挺最后一封电报曝光,证实项英率先脱离大部队单独突围
迪丽瓦拉
2025-07-12 05:02:53
0

大家好,我是兰台。

今天让我们聊一聊皖南事变时的叶挺与项英。

根据《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一书披露,皖南事变时延安是非常关心新四军的情况的;毛主席更是吩咐二局以及机要处,对于新四军的所有来电都必须随到随送,不得延误。

而延安方面收到的新四军最后一份电报则是叶挺以个人名义发给中央的:

政委(项英)已离开阵地不知去向,我将坚持到最后。

叶挺这份电报说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皖南事变新四军最后关头,叶挺一直坚持到了最后时刻,而作为政委的项英已经先率领少部分人脱离大部队突围了。

而在皖南事变时曾担任过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先生在回忆录里也表示,项英在1941年1月7日新四军总部紧急会议后,项英似乎察觉到了新四军可能有被国民党军围歼的可能,游击战经验丰富的项英于是悄悄的制定了单独突围计划。

项英先找到新四军总部的军需部门领取了黄金以及大洋等当时新四军总部的贵重物品,而后又找到了李一氓,告诉李一氓要与自己单独行动,自己会组建一个十几人的小队伍,到时候单独突围。告诉李一氓这些后,项英还不忘叮嘱李一氓要保密,因为这是一次秘密突围行动。

1941年1月9日凌晨,项英、周子昆、袁国平以及李一氓带领一支十几人的小队伍不辞而别。

根据相关史料显示,因为项英保密工作做得极好,军长叶挺并不知道项英等人已经离开大部队,还是因为要召开会议,找不到项英等人,才发觉他们已经离开。

这就是叶挺以自己个人名义发给延安最后一封电报的原因。

根据叶挺的电报,延安宣布解除了项英的指挥权,新四军交给叶挺指挥。

1941年1月14日赴国民党谈判的叶挺被国民党扣押,开始了他长达5年的监禁生涯;而项英虽然突围成功,但是因为随身携带了大量贵重物品,项英的警卫员刘厚总见财起意,突然暗杀了项英以及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项英制定突围计划要瞒着作为新四军军长的叶挺?为什么新四军面临被全歼危机时,项英没有选择和叶挺同舟共济,而是选择带着贵重物品和少部分他认为可靠的同志悄悄突围?

兰台这里首先要说,项英之所以悄悄突围,绝不是因为怕死,毕竟项英在红军长征后留在南方打了三年游击,所以说项英怕死是没有依据的。

之所以项英对叶挺来了一个“不告而别”,最主要原因是项英在关键时刻不信任叶挺。

为什么作为新四军政委的项英不信任军长叶挺呢?

这是因为叶挺在抗战之前有十年的“脱党”史。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之后,叶挺前往莫斯科汇报起义失败原因,没想到在会议上,叶挺被共产国际的代表当众指责,而且还是被指责在政治上动摇。

这是非常严重的批评,另外,也因为叶挺遭到了严重的批评,所以即使东方大学邀请叶挺做报告,共产国际都不允许叶挺出席。

叶挺好歹是粤军名将,北伐功臣,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气?于是一气之下离开了莫斯科,去了德国。

结果这一“脱党”就是十年,一直到抗战爆发。

根据国共达成的协议,留在南方打游击的红军被编为新编第四军,而军长由国共都接受的人选担任,蒋介石任命叶挺为新编第四军军长,这样,叶挺在“脱党”十年之后再一次和中共取得了联系,而叶挺的政委就是项英。

与叶挺曲折离奇的经历不同,项英始终追随中国共产党,并且还是党和红军早期的领导人之一。而叶挺即将要指挥的新编第四军,前身便是项英领导的南方红军游击队,这是一支完全属于共产党的队伍。

虽然,新四军军长是叶挺,但是大家都知道,解放军的原则就是“党指挥枪”,尤其是新四军这种特殊单位,毕竟,叶挺不管再怎么亲近,他毕竟是蒋介石任命的军长,而且之前还有长达十年的“脱党”史?

按照革命斗争哲学,脱党、开小差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叶挺当初一气之下地离开更是“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表现。

这样的叶挺,是不可能得到曾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斗争的项英真正信任的。

脱党脱军有多严重?

“红小鬼”出身,曾在毛主席“四渡赤水出奇兵”立下了不逊色于曹祥仁功劳的天才电侦员邹毕兆就是因为在“中原突围”时有两个月“脱队”经历没能及时清楚,结果1955年只授了大校,要知道他当年的下级彭富九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邹毕兆只是“脱队”两个月,而叶挺是十年。

归根结底,“脱党”十年就让项英不能彻底信任叶挺。

我只能说这不是项英的错。

现在有些自媒体文章说项英和叶挺的矛盾是因为项英看不惯叶挺旧派军人作风,还养着厨师,吃小灶云云。

其实这只是末节,要是叶挺愿意甘心做一个“甩手掌柜”,别说一个厨师,项英就是再给叶挺配十个厨师都愿意。

更何况叶挺的小灶还是项英主动给叶挺设的。

根据曾担任新四军秘书长的李一氓回忆,虽然新四军严格实行党委负责制,但是项英在其他方面还是很注意维护叶挺的威望的:

我从来未听到项英议论过叶挺,甚至叶个人难以处理的事情,项也为之作了妥善处理,维护了叶的威信。

实话实说,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总部应对确实出现了问题,但是这不是哪一个人的问题,主要还是新四军独特的领导班子架构的问题;项英在陷入重围后率先突围,也不是贪生怕死,而是认为叶挺好歹算是蒋介石任命的军长,国民党军肯定不敢杀他,而他作为一个政委,有责任有义务把他认为忠诚可靠的同志以及贵重物资保护起来。

在这件事情上,真的是谁都没有错,真是时代的错误。

END

参考资料:

《李一氓谈皖南事变与项英》,作者:南北董之曦,《中共党史研究》1992.1

《红军破译科长曹祥仁》,作者:曹冶、伍星,时代文献出版社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维... 北欧日耳曼人的远征,深刻改写了欧洲的历史篇章,他们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公元8世...
原创 如... 最近因为某乎的邀请缘故,关于“脑洞历史”的话题文章我倒是写了不少。 今天在某乎看到这样的一个话题:如...
原创 晚... 【历史影像中的晚清众生相】一组泛黄的老照片如同时光隧道,带我们窥见百年前的社会百态:青楼女子与恩客的...
原创 卖... 1941年1月3日黎明时分,河北行唐县笼罩在浓重的夜色中。冬日的朝阳迟迟不肯露面,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
原创 “... 【三国名将赵云的仕途迷思:为何刘备临终前叮嘱不可重用?】 在烽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常山赵子龙堪称最...
原创 关... 改写后的文本: 麦城之战:关羽的最后一搏与蜀汉命运的转折 在三国历史的转折点上,关羽败走麦城的故...
原创 短... 魏明帝曹叡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要统治者,作为开国皇帝曹丕的长子,他以沉稳老练的执政风格在历史上留下了浓...
原创 《... 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传奇战力解析 在三国众多武将中,吕布当之无愧位居武力榜首。这位传奇战神的强大不...
原创 他... 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逐段改写后的文章,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增加了细节描写并优化了可读性: 1955年9...
电影《南京照相馆》票房突破30... 据网络平台数据 电影《南京照相馆》 总票房(含预售)破30亿 还原不能忘却的历史真相 电影《南京照...
原创 美... 百年国运:美国霸权遭遇东方文明的韧性挑战 回顾近现代史,美国的崛起之路堪称一部开挂史。从大西洋沿岸的...
原创 不... 刘邦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身边众多谋士猛将的辅佐。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代开国皇帝在坐稳江山后,往往...
原创 夏... 改写后的文本: 大禹建立夏朝,在历史记载中被视为确凿无疑的事实。但有一个关键问题常被忽略:夏朝虽然...
原创 “... 改写后的文本: 在历史长河中,长安城曾是中国最耀眼的明珠。这座坐落于关中平原核心地带的古都,在秦...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的异姓王现象探析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异姓王始终是一个引人深思的特殊存在。自秦汉确立郡...
原创 李... 曾国藩为何冒险处死李秀成?揭秘天京陷落后的政治博弈 1864年,湘军统帅曾国荃攻陷太平天国都城天...
他29岁下海经商,后来成为中国... 从废墟中崛起的中国首富:王传福的逆袭人生 前言 历经战火洗礼的中华大地,曾经满目疮痍,但中国人...
原创 为... 明朝末年,天下局势如同一盘错综复杂的棋局。农民起义军如燎原之火迅速蔓延,明廷仍牢牢掌控着富庶的江南地...
原创 三... 《三国演义》武将实力排行榜:细说十一至二十名的猛将们》 三国乱世英雄辈出,除了众所周知的一吕二赵三...
原创 三... 诸葛亮与刘伯温:乱世双杰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有句老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这两位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