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海关是清朝不可逾越的雄关?看皇太极是如何迂回入关
迪丽瓦拉
2025-07-12 06:02:51
0

自从辽东半岛陷落后,明朝就死守辽西走廊。明朝末期,在辽西走廊修建了大量的城堡,配置了数量惊人的火炮,使得后金的铁骑优势尽失。努尔哈赤曾经在辽西发动了宁远之战,但被袁崇焕击退。皇太极即位初期,又发动了宁锦之战,但还是失败了。那么后金就无法再向前推进一步了吗?

一,满蒙联军入关侵扰,皇太极计除袁崇焕

在宁锦之战失败后,皇太极认识到入关灭明的时机还未成熟,于是集中力量东征朝鲜,西征蒙古,铲除了左右两翼的威胁,并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在西征林丹汗的过程中,许多蒙古部落投降于后金,使得后金的领土向西延伸到了河北以北地区。这给后金骑兵绕开辽西走廊突入关内提供了便利。

1629年,皇太极带领10万满洲、蒙古骑兵绕开了辽西走廊,从河北北部的喜峰口、龙井关、大安口、洪山口等杀入关内,在遵化会师。明朝的山海关赵率教听闻,立即带领4000多人来截击。皇太极命令阿济格率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前去接战,明朝军队全军覆没,赵率教被阿济格斩于马下,其他副将也无一逃脱。

消息传到了北京,朝野震动,立即下令河北各地的军队来救援。可是皇太极甩开其他明军不管,直接向北京挺进。还好,袁崇焕接到了“勤王”的命令后,赶往了京师。皇太极似乎和袁崇焕的军队打起了游击,就是刻意绕开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断向京师靠近。

袁崇焕无法和金兵交战,部队疲于奔命,请求崇祯皇帝让部队进入北京城,如此就能够以静制动。然而,当时流传着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崇祯也担心袁崇焕来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下令袁崇焕只能守在北京城外。

皇太极大军杀到北京城外,和袁崇焕接战。北京城的守卫军也利用大炮助战,金兵无法攻入,只能选择撤兵。对于皇太极来说,此次入关只是一次试验,并不想在关内停留太久,以免伤亡过多。

在撤退过程中,皇太极听到了“袁崇焕导金兵人内地”的谣言,于是就干脆将计就计,来一个离间计。皇太极设计了一个讨论军事机密的场景,并且故意让俘虏的杨太监偷听到。

第二天,守兵卫又故意放跑了杨太监。杨太监回到朝廷后,将所见所闻告诉给了崇祯皇帝。崇祯皇帝一听,大怒,直接脑门上火,给袁崇焕加了12条罪名,下狱处死。袁崇焕的家人也受到牵连,被流放3000里,其家产也被没收。就这样,明朝连根拔除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再一次自毁长城,真是可悲。

皇太极听说袁崇焕被杀,立即命令部队杀一个回马枪,全歼了明朝5000部队,英勇善战的满桂(蒙古人,担任明朝大军统帅)、孙祖寿也在战斗中被杀死。

后金将领劝皇太极立即进攻北京,皇太极却说:

“城中傻子,拿下他易如反掌,但是明朝疆域很大,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够消灭的,得到北京容易,守卫北京难,不如好好回去训练军队,等待天时

”。随后,皇太极下令部队撤回辽东。

可见,皇太极的头脑还是非常清醒的,他没有因为一时贪功而攻陷北京城,而是让崇祯继续坐镇明朝江山,自己再一步步积蓄力量。这一次入关,让金兵了解了明朝关内防御的虚实,为后来的入关做好了准备。

二,金兵声东击西,导致明朝疲于奔命

金兵撤退后,明朝决定重新启用孙承宗,让他负责整个辽西军务。1631年,孙承宗再次前往辽西,命令祖大寿、何可纲等修建大凌河城堡。大凌河城堡位于辽西通往辽东的咽喉,一旦修成,将成为明朝进攻辽东的桥头堡。

皇太极这次选择虎口拔牙。和以往的宁远之战、宁锦之战不同,皇太极吸收了过去的教训,决定不再死攻坚城,而是选择围城打援。金兵在大凌河之外修建了围墙,挖掘了壕沟,让大凌河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系。另外,金兵这次也运来了40门红衣大炮布置在围困线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依靠骑兵冲击的战术。

明朝的救援部队不断被击溃。八月十六,金兵击溃了明朝松山的2000援军;十天后,金兵又击溃了明朝6000援军。九月,锦州明军派遣4万援军,大军在大凌河外挖掘壕沟和金兵对峙。

皇太极见明军来势汹汹,决定诱敌深入。他下令大军稍微后撤,明朝大军果然中计,立即向前冲锋。皇太极下令部队杀回马枪,两军厮杀在一起,火炮声不断。最终,明朝军队被八旗骑兵冲垮,30多位将官被俘虏。

此战,金兵又得到了更多的火炮,进一步增强了战斗力。此后金兵每次出征,一定会携带数量可观的大炮。

鉴于明朝将主力部队调往辽西,皇太极决定再来一个迂回入关。1634年,皇太极带领满蒙八旗从蒙古的多伦杀入关内,这一次进攻的重点在于宣府和大同。两镇是明朝防御蒙古的兵家重地,但是明末将这里的守军大量调到了辽西,使得这里的防御空虚,经常被蒙古劫掠。

此次入关,金兵在山西、河北一带攻城掠地,攻围大小镇、台、堡50余座,给山西北部造成了严重的破坏。金兵所到之处,庄稼被毁,庐舍尽焚。

1636年,皇太极已经称帝,改国号为清。这一年,清军再次从蒙古入关,攻陷了河北各城,向北京挺进。崇祯赶紧调集全国各地的军队来支援北京。但是清军并没有进攻北京的想法,而是在北京周边四处劫掠,攻陷了12座城池,获得了56次大捷,俘虏了人口和牲畜一共18万。此次入关,导致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经济严重破坏。

三,清军入关的总演习,意外让李自成东山再起

1638年,皇太极决定对明朝发动一次总攻,打通辽西走廊的通道。他命令多尔衮、岳托带领骑兵从蒙古第四次杀入关内,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进攻宁远、锦州,使得明朝的部队首尾不相顾。很快,多尔衮就带领大军进入了关内,直接向北京挺进。

当时,明朝的精锐部队正在陕西和李自成作战,基本上让李自成起义消停了。听说清朝两路大军进攻北京,崇祯慌了,立即下令全国军队救援,并且让洪承畴带领陕西的15万精锐赶往京师。十一月,清军围攻高阳,一代名将孙承宗力战而死。

到十二月底,明朝入关的部队攻陷了北京附近的48座城池。见河北被扫荡得差不多了,多尔衮又带领军队突然杀入了山东,将济南洗劫一空。随后,江苏方面的明朝军队北上支援,多尔衮又转战天津一带,最终在1639年返回了沈阳。

多尔衮撤退后,皇太极立即对明朝的辽西地区发起了总攻,使得明朝的大军又匆匆调去防卫辽西。早在1637年,明朝内部的李自成起义就遍布了山西、陕西、河北等地,明朝不得不调集重兵去围剿李自成。当时的明朝想方设法和清军讲和,避免两线作战。可是清朝岂能和明朝讲和?

于是,发生了历史上非常有意思的一幕,皇太极和李自成像密切配合的盟友一样,不断从东西两线对明朝发动进攻,让明朝军队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在这种东西夹击之下,明朝的边防线最终崩溃。

1640年,皇太极调集大量的骑兵、步兵和火炮部队对辽西的锦州、松山发动了总攻。经过艰苦的战斗,明朝辽西的精锐部队基本被歼灭,辽西的坚固城堡基本被清朝拿下。于是,山海关成为了明朝最后的防线。

皇太极发动的松锦之战牵制了明朝的主力部队,给了李自成做大做强的机会。随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席卷了整个北方,让北京城成为了一座孤城。皇太极用一生的时间打垮了明朝东北的防御体系,歼灭了明朝的有生力量,破坏了明朝北方的经济,为后来多尔衮入关,定鼎燕京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守城名将霍峻父子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卷中,除了家喻户晓的五虎上将外,蜀汉阵...
原创 日... 感谢您的关注!点击右上方关注按钮,您的支持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时光。 1...
被割肉最惨的亚洲国家之一:损失... 在东南亚的历史长卷中,泰国书写了一段小国在殖民浪潮中捍卫独立的传奇故事。这个曾经称雄中南半岛的古老王...
原创 梁... 1967年3月,中央军委正式任命梁兴初为成都军区司令员。接到调令后,他立即动身前往成都赴任。到任后的...
原创 吴... 吴敬中与他的四大金刚:谍海浮沉中的枭雄与棋子 熟悉民国谍战史的读者对吴敬中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历史...
原创 《... 《三国名将徐晃与叛将孟达的传奇人生》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故事中,徐晃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猛将。这位...
原创 中... 《重新审视历史上的暴君:从商纣王到成吉思汗》 最近热映的《封神榜》让商纣王的暴君形象再次深入人心。...
康熙能否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 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评价莫过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最初,这是史学家对秦始皇嬴政的专属赞誉。但随着时间推移...
原创 他... 说到我军炮兵的发展历程,很多人会想起炮兵之父朱瑞将军。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朱瑞之前,还有一位为炮兵事业...
原创 司... 乱世枭雄与他的死士军团 黑暗时代的崛起 在那个群雄割据的动荡年代,战火连绵不断,王朝更替如同走马灯般...
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经济... 中华民国八大总统银元 钱币是国家或地区正式发行的货币。钱币包括主币和辅币,以及货币文化的衍生物。中...
原创 这... 【改写后的文本】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更像一位手不释卷的读书人,而非运筹帷幄的军事家。但这位深谙实践是检...
原创 在... 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郭威 开国后周) 郭威其人,并不残...
原创 李... 慈禧太后身边的传奇太监——李莲英的崛起之路 晚清权力中心的特殊人物 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时期,慈禧太后...
原创 华... 【三国名场面:华雄叫阵时,曹操为何不派大将出战?】 虎牢关前,西凉猛将华雄横刀立马,嚣张的叫阵声震得...
原创 清... 【改写后正文】 嘉庆十六年,政绩斐然的两广总督百龄突然接到圣旨——因治理有方被调任京城,出任满刑部...
原创 宋... 北宋历史上,宋英宗赵曙确实是一位存在感较低的帝王。与那些功绩显赫的君主相比,他在史书中的记载相对简略...
原创 胡... 关于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是否通共的历史争议 著名历史学者张戎在其著作中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观点:国民党在...
原创 晚... 历史上总有一些思想超前的人物,他们的预言在后世一一应验,因此常被戏称为穿越者。比如西汉王莽推行的社会...
康熙向他许诺:只要大清在,保你... 【历史趣谈】第439期:帝王诺言抵不过改朝换代?看雍正如何终结康熙心腹家族 开篇导读 俗话说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