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72期:帅才是最大竞争力
文/王事情
虽然名字中有“孙”,但土行孙的年纪绝不算小,事实上他出场时已经100多岁,只是他的个头使他看上去如同小孩子。他具体多高呢?书中曾写道“土行孙身高四尺有余”,按商制,1尺为15.8厘米,则土行孙身高应为60~65厘米;因为作者生活在明代,按明制,一尺(裁衣)为34厘米,则土行孙身高应为136~150厘米。60多厘米太矮,150厘米太高,无论如何,如果一个普通人的个头有150厘米,虽然在身高平均线以下,但也确实不应以侏儒视之。难道明朝人的平均身高都在两米以上?这也太扯了。因此综合看来,土行孙的身高在135~140厘米之间是比较靠谱的。
侏儒天生,这并不怪土行孙,也怪不了他爹娘,然而侏儒给人的第一感觉确实非常恶劣而不具有竞争力,无论在官场、战场还是情场都是如此。让我们看看土行孙都吃过哪些鳖。
官场:土行孙拿着申公豹的引荐信去三山关投奔邓九公,为其麾下五军督粮使,其实就是三国中的粮草官,搞后勤的。其真实地位在邓九公的心里大抵是“欲待不留,恐申道友见怪;若要用他,不成规矩”,可见邓九公确实很看不起土行孙,他虽远远来投,却也形同鸡肋。
战场:百岁老人土行孙生平第一次对阵哪吒,哪吒登风火轮来到阵前,“只管瞧,不见将官,只管望营里看”,看不见人影。哪吒下轮后,土行孙忙活半天,也只是在三太子裆间钻来钻去,把哪吒腿上着实打了好几棍。苏护麾下郑伦,刚见土行孙面便骂他“形似婴孩,乳毛未退”。苏护刚见他,便说“这样将官,拿他何用”,令推出去斩首。对敌之时,土行孙基本只能攻击人的下三路,这种打法很容易被人目之为下三滥,为正人君子所不取。地行术即是穿窬踰墙之术,加之其身材猥小,大概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本意是要写成“梁上君子”一路,如鼓上蚤时迁般人物。
情场:如前篇所说,土行孙对邓婵玉的占有,本质上是百岁老光棍对十五岁少女的占有,无论披上多高尚的外衣,都无助也不能改变这个本质。当然,在古代社会,这是天经地义且无可置疑的,且因为文学作品的宣传,反而成了流传千古的爱情。本篇并不想写这个本质,而是要写土行孙的坎坷情路。邓九公说要招他为婿,是给他吃的蜜枣,事实上双方既无纸上协议,又无口头承诺,从头到尾那都是一句醉话,是要让土行孙用出吃奶的劲儿去揍西岐开的空头支票。
关键时刻向着你的,永远是你的亲人。这个时候就显示出后台的重要性了,惧留孙下山收服土行孙,姜子牙两次要将他斩首,都是惧留孙不肯。听徒弟说完原委后,他又“低头连想,默算一回”。大概一分钟后,邓九公的许诺就成了“前生分定,事非偶然”。谁都知道这是惧留孙在替徒弟出头:你想干指头蘸盐(意为空手套白狼),忽悠我徒弟卖命,哪有这么便宜的事,不让你结结实实出点血,还道我夹龙山无人!惧留孙既然定了这个基调,剩下的不过是发动阐教精锐把这件事变成现实而已。
于是先使上大夫散宜生去说媒,邓九公仍然一直推却。却之不过,才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土行孙)不过一牙门裨将,吾何得骤以一女许之哉?”这句话也很搞笑,要知道,土行孙的“牙门裨将”就是邓九公给的职位,他如果真有心嫁女,给好女婿提高地位、变成先锋大将还不是轻飘飘一句话。所以这其实还是邓九公的托词,透露出他从来都没看得起土行孙这个人,就算土行孙展示出了惊人的艺业并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他在邓九公的眼里仍然是个可悲的傻冒、猥琐的侏儒,作父亲的怎能将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倾国倾城的小白菜送给这样一头猪拱了?当然,小棉袄早晚要嫁出去,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把土行孙换成杨戬那样的纠纠美男子,邓九公还会推辞吗?多半是不会的。
其实邓九公并没有错,天下父母都希望给女儿找个门当户对的好归宿,他的错在于谎言欺骗;土行孙也不能说有错,抛开他喜欢的女人只有15岁不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一个男人的正常追求,他的错在于长相实在没有竞争力。如果他长得帅,符合“三个180”的标准,决不会如此好事多磨。
好在土行孙这人有个好处,那就是全然不以他人目光为异,也算活得潇洒,因此几乎没见过他有自卑的时候。加之背景够深、后台够硬,终于抱得美人归,从这点来说,阐教确实比截教更抱团,至少放眼全书,没见过截教曾为弟子的婚姻大事,举教而出者。
然而,土行孙事件还透露出整个修真界的一个弱点,至于是什么,请关注下篇。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