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俄罗斯有个陕西村,避世128年!见到国人为何问大清怎样了?
迪丽瓦拉
2025-07-12 17:33:06
0

1990年,一名叫王国杰的历史学家借着前往苏联交流的机会,

前往了如今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一个村落。

然而,当地居民与他交流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产生了不可思议的感觉。

原来,这里虽然是前苏联的地盘,但村民却都长着黄皮肤黑头发的样貌,与此同时,在得知王国杰会说汉语之后,

他们竟然直接发问:大清现在咋样了?

要知道,此时已经是90年代了,别说什么大清,就连民国那都是将近一个世纪前的历史了,

王国杰莫非是穿越到了古书中的“桃花源”不成?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个还活在“大清”的村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现如今它又有什么变化呢?

1944年,王国杰出生在陕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因为故土曾经是多代王朝定都之地,所以对于各类历史故事,他也算是耳濡目染。当然,

在老一辈人的口口相传之下,王国杰也培养出了对历史极强的好奇心,

尤其是那些诡谲神秘的历史悬案。

1952年,还在上小学的王国杰听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末同治年间,因为清政府昏庸腐败,使得各地农民都已经到了忍耐的极限,而在这其中,陕西地区的农民更是异常热血,

常常拉帮结伙,抄起农具“进攻”官府。

清政府起初并未做过多处理,毕竟在他们看来,仅一帮农民终归还是“难成大器”,不过,他们显然低估了西北汉子们的战斗力,

短短几个月时间,陕西地区的官府就几乎都被农民占领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清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即刻命令知名将领左宗棠前往陕西镇压。

如果说,起义农民一开始面对的是地方民兵组织的话,那么此时,他们面对的就是正规军,所以,无论是组织性还是武器装备,他们都要比左宗棠的部队逊色不少,

几次战斗后,起义农民就溃不成军了。

农民军领袖白彦虎,为了保护有生力量,且战且退,一直到了新疆的伊犁地区,然而,自古以来,

封建王朝对“造反者”都是异常敏感的,

所以左宗棠也对被拉长的补给线不管不顾,势要全歼农民军部队。

其实在此之前,

白彦虎的部队数量,已经从一万多人骤减到了三千多人,

在这其中,能战斗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死了,剩下的不过是一些老弱妇孺而已。面对仍在穷追不舍的清军,白彦虎

只能继续向西北方向逃亡。

就这样,他们翻过了天山,在清朝彻底消失了。到此为止,左宗棠大胜而归,而那支3000人的农民队伍也从历史书上被抹去了,

只在当地留下了一些口口相传的抗争故事。

这个故事无疑是点燃了王国杰的求知欲,

一百多年前的那些农民们,究竟去了哪里呢?

按照方向来看,他们逃窜的是俄国方向,但为何苏联后来从未有过相关报道呢?

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王国杰开始了夜以继日地学习。1979年,凭借极为优秀的成绩,王国杰考上了陕师大的研究生,而

他选择的第一个研究课题,便是清末这伙农民军逃亡之后的疑点。

令王国杰没想到的是,或许是因为经历了太长战乱,亦或许是清政府太过痛恨起义的农民,所以他即使读遍了各类县志史料,都很难找到农民军的详细信息,

他甚至根据线索,顺着他们逃亡的路线一路走到新疆,依旧一无所获。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王国杰感到这一段故事将要泯灭在历史长河时,

1980年,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

这篇文章是苏联一名历史专家撰写的,他表示,

在1877-1884年,清朝有一队难民进入了沙俄境内,

但因为地广人稀,再加上中央对地方的管控不力,所以这些难民进入俄国后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从民族划分上来说,

当年起义的这伙农民军是回民,只不过当逃出清朝后,他们被称为了东干族。

虽说这篇文章没有指出农民军的确切地点,但却从侧面佐证了故事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王国杰也从其中推断出了他们逃亡的方向,那就是

从新疆西北部地区逃出清朝,一路前往如今的哈、乌、吉三国交界处的山区。

得到这个信息的王国杰兴奋异常,然而,彼时的我国,经济并未完全发展,更何况,他还算不上什么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所以

想要前往苏联考察,他只能继续精进学术,并成为公派交流生才行。

就这样,王国杰又苦读了9年,终于在1989年年底,获得了前往圣彼得堡师范大学交流的机会。当然,除了自己本身的专业,研究苏联政治制度之外,

调查“消失”的东干人则是他更为看重的计划。

不过,

王国杰显然是低估了计划实施的难度,

一方面,彼时的苏联正处在解体的边缘,国内管理混乱不堪,更不用提外国留学生的诉求了;另一方面,此时圣彼得堡大学的教授都玩了命地敛财,而囊中羞涩的王国杰也根本找不到愿意帮助他的老师;最令人绝望的是,在解体之前,苏联对外国人的监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因此,

他就连简单的出行都成了问题,走访调查东干人显然是天方夜谭。

不得不说,为了满足“求知欲”,王国杰确实豁得出去,在论文还没有进展的情况下,他向学校请了1个月的假,并

“小心翼翼”的前往了之前推断东干人聚集的区域。

然而,踏出校门的王国杰也体会到了什么叫“大海捞针”,

当年东干人逃向俄国时只有3000多人,即便是与当地人口通婚,现在的人数也不会超过6000,

而他前往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口超过千万,究竟该如何找寻东干人呢?

彼时别说是智能手机了,就连最基本的电脑都没有,也正因如此,王国杰身在异乡,只能按照地图上的路线,见到华人面孔就询问。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彼时的

苏联境内不仅有华人,还有大量的朝鲜人,

他们长得和华夏儿女大同小异,但根本不会说汉语,所以在坚持了将近3个星期后,王国杰仍旧是一无所获。

眼看一个月的假期所剩无几,

自己不仅白跑了一趟,还几乎掏空了积蓄,

王国杰第一次有了放弃的想法,可就在这时,一次偶然的“相遇”让他此次的孤注一掷有了收获。

当天,王国杰停在了一个菜摊前,本着碰运气的想法,他向摊主说出了自己家乡的方言。然而,摊主却不愿意将菜卖给他,原来,

东干人善于种地,而在他们的传统中,同胞都是自给自足的农民,因此根本不可能在当地买菜。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就在王国杰表示自己不是东干人,而是中国人时,

菜摊老板也用陕西话向他抛出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你难道是从大清来的?

还没等王国杰从疑惑中脱离,菜摊老板又一把拉起了他的手,并豪迈又亲切地说,

今天不摆了,咱回家再说!

就这样,王国杰跟着老农进入了东干人的村落,而在一顿丰盛的晚餐中,他也得知了当年的秘密。

原来,

自从逃出清朝后,左宗棠的部队就停止了追击,

而这一支农民军也过上了在异国他乡颠沛流离的生活,然而,没有游牧技术的他们根本生活不下去,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只得重新拿起农具,在经过长途跋涉后,

最终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交界处的山区定居了下来。

后来,随着两次革命的爆发,沙俄也被苏联取代,而农民军建立起的村落因为地处边缘地带,所以

无论是科技还是资讯都很落后,

与此同时,他们基本上不与其他民族通婚,这就使得东干人人口很少,而且

过着极为隐秘的封闭生活。

到此为止,王国杰对于东干人说出“大清怎么样了”的言论也有了理解,不过还有一个问题难以解释,一直在研究历史的他明白,只要是中国人,就对故乡和土地有着极为恳切的眷恋,可

在逃亡多年后,东干人为何没有尝试回到家乡,或者寻根问祖呢?

老农接下来的一席话则让王国杰再次感到了世事无常,

东干人怎么会不思念家乡呢?

相反的,他们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派遣了4名“冒险队员”,

按照故事中东干人逃亡的路线往回走,最终到达了陕西。

然而,

彼时正值军阀混战时期,

别说几个远道而来的“老乡”,就连本地人都没解决吃饭问题,所以当时的陕西,

根本无力接待4名“冒险队员”,

而在20多年后,东干人又派了7名队员回家乡寻根问祖。

但是,

40年代,我国又处在抗战时期,

打得更激烈,饿殍遍地已经是日常了,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所以即便7名队员最后又回到了苏联,可

他们依然认为故乡仍被清朝统治,只不过有更横的外国人打过来了而已。

到此为止,他们也着实被伤透了心,此后,东干人也不敢有回到家乡的念头了,

只得在异国他乡小心翼翼地讨生活,在思乡的同时,把思想定格在了早已覆灭的清朝。

当然,举目无亲并不意味着东干人会放弃自我认同,

虽说在苏联的土地上生活,但他们每个人都保留了一个中文名字,

与此同时,无论是建筑、饮食、语言,他们的习惯还与陕西农民大同小异,不仅如此,他们后来还

将自己的村落改名成了“陕西村”,

意在提醒后人,永远不能数典忘祖。

现如今,东干人早已知晓,

在他们逃亡的100多年间,世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不过,或许是远离主流社会太久,他们仍然保持着十分古朴的生活方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也一直是陕西村再正常不过的现象,而另一方面,

虽说东干人一直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但他们对乡土的眷恋,却比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开国之初,定都南京...
原创 围... 荆州的主体区域如今即是位于长江中游的两湖地区,这个地方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对于当时的刘备与孙权...
原创 从... 李靖:大唐封战神,灵霄曰天王 若论唐代名将谁堪称第一,这个问题本身就颇有争议。像苏定方、郭子仪、...
原创 为... 如果一定要追究东汉末年分裂为三国的根源,很多人会把矛头指向刘焉,认为他是“罪魁祸首”。但从历史的深层...
原创 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于预言和占卜的看法往往充满怀疑。毕竟,预言学几乎和神学一样神秘,谁能真...
原创 张... 张飞是《三国演义》中极具传奇色彩的角色,被誉为“万人敌”,他是众多超一流猛将中的佼佼者。作为三国时期...
清朝时期的“扬州瘦马”是什么? 一个瘦马能卖1500两以上,是普通丫头的百倍,扬州瘦马是什么? 据说,在娱乐圈有这么个传闻,谓之神仙...
原创 为... 李世民和朱棣在历史的镜像里常被并列对照,他们的父亲分别是开国的君主李渊与朱元璋。两人都不是确立的正统...
天津旧书肆的“史书” 由曹式哲整理的雷梦辰先生文集《津门书肆记》(其中《津门书肆二记》是未完稿,整理者依资料卡片续补完整)...
原创 李... 在洺水之战之后,李世民的威望在唐朝朝廷中日益提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太子李建成的压倒性优势。这...
原创 关... 在董卓乱政的时期,关东的诸侯曾两度联合起兵讨伐董卓。第一次起义的发起人并非曹操,而是东郡太守桥瑁。根...
原创 赤...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赤壁之战”前后的谋略描写得跌宕起伏,不仅把这场“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刻画...
清帝退位诏书有什么历史作用? 宣统三年十二月,公元1912年2月,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代6岁的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颁布《退位诏...
原创 秦... 秦始皇病逝后,历史留下了许多谜团,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就是李斯为何在关键时刻选择支持胡亥,而不是自己的女...
原创 收... 《决胜千里之外》 张一湖 在广袤的新疆南路,除哈密以外,从辟展(即今鄯善)、吐鲁番开始,东至托克...
原创 刘... 赵云,三国时期名将之一,以其非凡的武艺和忠诚的品格闻名,与关羽、张飞并列为蜀汉的三大猛将之一。然而,...
明朝灭亡,老天也出了“一份力”... 00.引子 崇祯六年的冬天,冷得邪门。 华北大地早已不见半点绿意,连呼啸的北风都像是带着刀片,刮在...
原创 张... 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有一个南下还是北上的决定在红军干部中产生巨大的漩涡,此时处于中央领导地位的...
这面旗前,一名小学生默默地站了... 强晓玲 “23岁、26岁、24岁、24岁……” 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八九岁的儿子,一边用手翻动着...
【历史上的今天】8月29日 历... 8月29日 历史上的今天,历史上的今天大事件 214年8月29日 东汉末年著名谋士庞统中箭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