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宫廷,太后们都希望自家背景显赫,因此他们常常期待将自家的姑娘嫁给皇帝或皇子。孝庄太后也不例外,她曾为自己的儿子顺治皇帝娶了几位蒙古后妃,但却未曾为康熙皇帝选定一位蒙古皇后。这引发了许多人的猜测与议论。
有人推测,孝庄太后或许观察到了儿子顺治皇帝并不喜欢蒙古女性。尽管她为儿子选了多位貌美的蒙古后妃,但顺治皇帝对她们并无兴趣,导致这些后妃未能生育子嗣。孝庄太后或许因此考虑到儿子受到汉文化的熏陶,与蒙古后妃之间缺乏共同语言,因此没有为康熙皇帝选定蒙古姑娘为皇后。
但是,孝庄太后并没有放弃蒙汉联姻的念头,而是采取了另一种策略来化解这一矛盾。她收养了自己娘家的一个侄孙女,从小培养在宫中,让她与康熙皇帝一同成长,早岁培养感情。这位蒙古小姑娘就是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可以说是康熙皇帝的童养媳。(注:康熙皇帝的童养媳是慧妃,非大阿哥的生母惠妃。惠妃是纳喇氏,满洲人,郎中索尔和的女儿,皇太极的母亲孟古的哥哥金台石的曾孙女,明珠的堂侄女,大阿哥胤禔的生母。)
慧妃博尔济吉特氏出身科尔沁冰图郡王家族,是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锡的女儿,也是孝庄太后的远房侄孙女。尽管她被封为慧妃,却并未被封为皇后,因为她在正式成婚前就不幸病故了。她的封号是在她去世后追封的,并非在生前封赐的。当时的权臣螯拜专政,孝庄太后为了巩固政局,让权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成为皇后。因此,孝庄太后的蒙古娘家姑娘失去了当皇后的机会。
然而,孝庄太后并未放弃与蒙古的联系。她的另一个侄孙女博尔济吉特氏被选入宫中,封为宣妃。宣妃是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的女儿,虽然在蒙古长大,却不熟悉汉家文化。因此,康熙皇帝并未宠爱她,也没有考虑立她为皇后。随着时间推移,蒙古势力逐渐衰弱,大清也不再需要与蒙古联姻,因此孝庄太后的愿望也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