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草包将军?原来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鬼”
迪丽瓦拉
2024-06-30 15:34:30
0

原标题:李景隆:草包将军?原来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鬼”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由此可知,明成祖是李景隆的表叔,建文帝是李景隆的表兄弟。李景隆曾奉建文帝之命,逮治了明成祖的同母弟周王橚,从而更加受到建文帝的信任。建文帝命他代耿炳文为大将军,几乎倾全国兵力交他率领,全力北伐,试图一举消灭燕军,结果却全军覆没,使南军从此一不振。

一、李景隆为何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

李景隆是靖难之役中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他首鼠两端,越往后越倾向于明成祖,是一个葬送建文天下的祸首。

以前,人们对靖难之役有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但都对李景隆注意不够。

1、李景隆首鼠两端,暗通朱棣

李景隆率50万大军北伐,颇有雷霆万钧的气势。当时明成祖起兵不久,人马不多,主力又去攻略大宁等地,留在北平的主要是老弱妇孺,防守的力量十分单薄。在那种强弱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下,李景隆的大军竟一直未能将北平攻下,这是令人难以思议的事。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当瞿能父子浴血奋战,已将彰义门攻破,李景隆不是麾师跟上,乘机攻入城内,而是命令瞿能暂停攻城,“令候大军同进”,致使功败垂成。《明史》上说这是李景隆忌功,未免太轻描淡写了。瞿能只是李景隆的部将,立了功还能对李景隆有什么威胁吗?更何况,古往今来的统帅都是鼓励部下杀敌立功,哪有怕部下立功的呢!

如果当时一鼓作气,攻占北平,使明成祖失去这个根本之地,结局会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仔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李景隆这样做当有更深的原因所在。

当李景隆连战皆败,由德州仓皇逃往济南时,德州尚有“粮储百余万石”。德州是伐燕的基地,粮草充足。李景隆南逃,将这些粮储完好无损地留给了燕军。李景隆如果不是首鼠两端的话,他完全应该将这些粮储烧掉,决不能留给燕军做军饷。这些粮储对燕军真是莫大的帮助。

李景隆为将,对有勇有谋真心伐燕的将领百般排斥。例如杨本,本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从景隆讨燕有功。景隆忌之,不以闻。”即你再有功,我不为你上报。杨本后来大概看到了李景隆怀有二心,自己“以孤军独出”,李景隆也不予接援,终于因寡不敌众,使杨本被俘,后死于北平狱中。

王度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盛庸取得东昌大捷,实际上多赖王度的谋划。李景隆虽丧师,但回朝仍用事,他“忌(盛)庸等功,谗间之,(王)度亦见疏”。使王度的才能无法进一步发挥。

这一连串的事充分表明,李景隆是在脚踩两家船,其危害性难以估量。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识破了李景隆的真面目,弹劾他,要建文帝杀掉他。但建文帝仁柔有余,念他是至亲,始终未对他治罪。

2、建文帝仁弱未杀景隆

黄子澄最初极力推荐李景隆为大将军,后来李景隆兵败回朝,黄子澄力请杀掉李景隆。他当廷痛哭着说:

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

练子宁也当廷抓住李景隆,哭着指责他,请求建文帝立即将他杀掉。

方孝孺最后也看清了李景隆的真面目,当燕师逼近南京时,他当廷抓住李景隆,要建文帝杀掉他。方孝孺一针见血地说:“坏陛下事者,此贼也。”郑公瑾等18人群起而殴之,差一点将李景隆当场打死。

当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和谷王穗一起防守金川门。当时南京城内尚有劲兵20万,粮草充足,如果认真抵抗,还是有相当力量的。

这时的李景隆再也不掩饰他的真面目了,立即打开城门,迎燕师进京,这就是所谓金川门之变,从而使明成祖取得了最后决定性胜利。联系李景隆的前后表现,可以断定他首鼠两端。至于他在暗中到底帮着明成祖干了多少事,今已无法详考。

二、李景隆后来的封赏

但从明成祖对他的封赏中可以看出,他俨然是明成祖夺天下的第一功臣。史载,明成祖封赏靖难功臣,“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那就是李景隆,其所受封赏最为隆崇:

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在李景隆之后,“都督佥事封公受赏者二人”,即朱能和丘福。张玉死后,朱能就是明成祖手下的第一员大将了,他受的封赏是: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五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并貂蝉冠服。

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朱能的封爵大大地低于李景隆。朱能是右柱国,李景隆是左柱国,明代尚左,左柱国为尊。另外,李景隆“太子太师”的头衔也是朱能所没有的。朱能尚且无法与李景隆相比,那就更不用说其它的“靖难功臣”了。这种情况不是很能说明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了吗?

有的史书则说得明确了当,明成祖“以曹国公李景隆……有默相事机功”,所以才对他的封赏特别优厚。什么是“默相事机”?还不是在暗中帮助明成祖!

正因为李景隆功高爵显,所以在明成祖的群臣中,他堂而皇之地位居第一。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诸功臣九死一生,打下了江山,李景隆是个降臣,却位列班首,难怪“诸功臣咸不平”了。

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底细,明成祖才真正了解李景隆的特殊贡献。再加上李景隆那种特别显赫的身份,他就成了导致建文帝失败的一个关键人物。可悲的是,建文帝可能至死也没认识到这一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广西果德县,一个民国时期的建制县。设置于1915年,撤并于1952年,果德县的县制历史,前后不过37...
原创 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商鞅的变法是如何让秦国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国?其余六国在当时甚至不敢攻打秦国,只能...
原创 为... 作为倒数第二个朝代,明朝的历史,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但是,明朝的疆域,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各...
原创 沙... 康熙年间,向远东扩张的沙俄与满清在黑龙江流域接触并爆发军事冲突。由于双方均无意于扩大冲突的规模,遂签...
原创 清... 熟悉清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道光帝晚年的时候,曾经在皇四子奕蟭和皇六子奕訢两人之间摇摆不定,没有下定...
原创 秦... 秦国及第一个都城的发源地都是秦地,也就是现今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一带。 据文献记载,秦人的祖先...
原创 毛... 1962年,毛主席去南京视察,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干部的时候,他一手拉着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手拉着南...
原创 王... 南国尚书王寅,本是歙州山里石匠出身,自幼舞枪弄棒,练就一身高超武功,惯使一条钢枪,枪法超凡出神,难逢...
原创 1... 中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近代以来,国力虚弱导致部分领土被割让。其中,外蒙古地区(现蒙古...
原创 秦... 韩国和魏国作为秦国邻国,和秦国的军事来往远多于其他国家。 秦国与两国关系和实力的变化,反映了秦国扩...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绝户... 瘟疫这个词,在历史的记载中已是常客。当控制不好时,就会出现“欧洲黑死病”般的地域景象。而在我们中国,...
原创 战... 大家都知道,在六国存在的时候,楚国一直都是人们认为的最强大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不仅疆域是最大的,而且...
原创 在... 项羽的决断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军和同年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他们征集...
毛泽东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毛泽东将其创造性运用到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穷苦的老百姓,建都南京,创建了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可以...
原创 至... 秦始皇的突然暴毙身亡其实并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始皇死后,秦朝还有秦二世,子婴俩任皇帝,如果是因...
原创 总...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留名青史的名将辈出。 创建了新中国数以千计的开国将帅群体,更...
原创 战... 先介绍一下故事中的人物吧 图片来自网页搜索 姚贾:魏国人,书中记载“世监门子”其实就是看城门的家庭...
原创 被...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记载是少之又少,人们知道的是他写出了《道德经》,成为了道教的道祖,并且位列仙...
原创 为... 清朝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让列强解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民众的反抗。 甲午战争后,清朝竟然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