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草包将军?原来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鬼”
迪丽瓦拉
2024-06-30 15:34:30
0

原标题:李景隆:草包将军?原来他是朱棣安插在建文帝身边的“内鬼”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由此可知,明成祖是李景隆的表叔,建文帝是李景隆的表兄弟。李景隆曾奉建文帝之命,逮治了明成祖的同母弟周王橚,从而更加受到建文帝的信任。建文帝命他代耿炳文为大将军,几乎倾全国兵力交他率领,全力北伐,试图一举消灭燕军,结果却全军覆没,使南军从此一不振。

一、李景隆为何打开南京城门迎接朱棣?

李景隆是靖难之役中一个很关键的人物,他首鼠两端,越往后越倾向于明成祖,是一个葬送建文天下的祸首。

以前,人们对靖难之役有过各种各样的分析,但都对李景隆注意不够。

1、李景隆首鼠两端,暗通朱棣

李景隆率50万大军北伐,颇有雷霆万钧的气势。当时明成祖起兵不久,人马不多,主力又去攻略大宁等地,留在北平的主要是老弱妇孺,防守的力量十分单薄。在那种强弱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下,李景隆的大军竟一直未能将北平攻下,这是令人难以思议的事。

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当瞿能父子浴血奋战,已将彰义门攻破,李景隆不是麾师跟上,乘机攻入城内,而是命令瞿能暂停攻城,“令候大军同进”,致使功败垂成。《明史》上说这是李景隆忌功,未免太轻描淡写了。瞿能只是李景隆的部将,立了功还能对李景隆有什么威胁吗?更何况,古往今来的统帅都是鼓励部下杀敌立功,哪有怕部下立功的呢!

如果当时一鼓作气,攻占北平,使明成祖失去这个根本之地,结局会完全是另一种样子。仔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李景隆这样做当有更深的原因所在。

当李景隆连战皆败,由德州仓皇逃往济南时,德州尚有“粮储百余万石”。德州是伐燕的基地,粮草充足。李景隆南逃,将这些粮储完好无损地留给了燕军。李景隆如果不是首鼠两端的话,他完全应该将这些粮储烧掉,决不能留给燕军做军饷。这些粮储对燕军真是莫大的帮助。

李景隆为将,对有勇有谋真心伐燕的将领百般排斥。例如杨本,本来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从景隆讨燕有功。景隆忌之,不以闻。”即你再有功,我不为你上报。杨本后来大概看到了李景隆怀有二心,自己“以孤军独出”,李景隆也不予接援,终于因寡不敌众,使杨本被俘,后死于北平狱中。

王度也是个有勇有谋的人,盛庸取得东昌大捷,实际上多赖王度的谋划。李景隆虽丧师,但回朝仍用事,他“忌(盛)庸等功,谗间之,(王)度亦见疏”。使王度的才能无法进一步发挥。

这一连串的事充分表明,李景隆是在脚踩两家船,其危害性难以估量。后来,有越来越多的人识破了李景隆的真面目,弹劾他,要建文帝杀掉他。但建文帝仁柔有余,念他是至亲,始终未对他治罪。

2、建文帝仁弱未杀景隆

黄子澄最初极力推荐李景隆为大将军,后来李景隆兵败回朝,黄子澄力请杀掉李景隆。他当廷痛哭着说:

景隆出师观望,怀二心,不亟诛,何以谢宗社,励将士!

练子宁也当廷抓住李景隆,哭着指责他,请求建文帝立即将他杀掉。

方孝孺最后也看清了李景隆的真面目,当燕师逼近南京时,他当廷抓住李景隆,要建文帝杀掉他。方孝孺一针见血地说:“坏陛下事者,此贼也。”郑公瑾等18人群起而殴之,差一点将李景隆当场打死。

当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时,李景隆和谷王穗一起防守金川门。当时南京城内尚有劲兵20万,粮草充足,如果认真抵抗,还是有相当力量的。

这时的李景隆再也不掩饰他的真面目了,立即打开城门,迎燕师进京,这就是所谓金川门之变,从而使明成祖取得了最后决定性胜利。联系李景隆的前后表现,可以断定他首鼠两端。至于他在暗中到底帮着明成祖干了多少事,今已无法详考。

二、李景隆后来的封赏

但从明成祖对他的封赏中可以看出,他俨然是明成祖夺天下的第一功臣。史载,明成祖封赏靖难功臣,“公爵加禄受赏者一人”,那就是李景隆,其所受封赏最为隆崇:

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在李景隆之后,“都督佥事封公受赏者二人”,即朱能和丘福。张玉死后,朱能就是明成祖手下的第一员大将了,他受的封赏是:

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成国公,食禄五千二百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并貂蝉冠服。

对比一下就可以看出,朱能的封爵大大地低于李景隆。朱能是右柱国,李景隆是左柱国,明代尚左,左柱国为尊。另外,李景隆“太子太师”的头衔也是朱能所没有的。朱能尚且无法与李景隆相比,那就更不用说其它的“靖难功臣”了。这种情况不是很能说明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作用了吗?

有的史书则说得明确了当,明成祖“以曹国公李景隆……有默相事机功”,所以才对他的封赏特别优厚。什么是“默相事机”?还不是在暗中帮助明成祖!

正因为李景隆功高爵显,所以在明成祖的群臣中,他堂而皇之地位居第一。朝廷有大事,“景隆犹以班首主议,诸功臣咸不平。”诸功臣九死一生,打下了江山,李景隆是个降臣,却位列班首,难怪“诸功臣咸不平”了。

但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底细,明成祖才真正了解李景隆的特殊贡献。再加上李景隆那种特别显赫的身份,他就成了导致建文帝失败的一个关键人物。可悲的是,建文帝可能至死也没认识到这一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称奇的人物,这些人往往超凡脱俗,甚至让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仅是普通的凡人,身怀绝...
原创 皇... 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继位称帝,改元崇祯。这位新皇帝年少却意气风发,上任第一件大事,便是下令...
原创 古... 在遥远的古代历史中,黑奴贸易形成了一段难以磨灭的阴暗记忆,那些遭受不幸的人们如同商品般被买卖,忍受着...
原创 在... 在日本国内,仍然有一些人对军国主义怀有顽固的信念,这种现象的成因十分复杂多样,主要源于日本历史上由来...
石器与骨骼的低语,谁在人类迁徙... 在人类迁徙美洲的宏大叙事中,一个谜题始终萦绕:约2万年前印第安人祖先跨越白令海峡前,这片大陆是否已有...
原创 赵... 古籍里的历史 近日,一位大鹅雇佣军集团的领导人突然意外身亡,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位将领突然死于战...
原创 1... 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中,红军长征成为了一部英雄史诗,铭刻在了中国革命的伟大篇章里。在这漫长且充满...
原创 历... 近日,我看到一则新闻:随着北方多个地区的降雪,麦田已被厚厚的积雪覆盖。此时,某些所谓的“砖家”开始提...
原创 苏... 苏联,曾是个和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 现如今,美国依旧是超级大国,苏联却因为体制僵化、腐败、经济跛...
原创 功... 功德林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人数相当可观,其中几位较为著名的有杜聿明、黄维、范汉杰、宋希濂以及李仙洲五位...
原创 台...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是早晚的事,早在从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就已经派官兵到达“夷洲”也就是当今的台湾,由此台湾...
原创 周... 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亲自带领陈国、蔡国、虢国、卫国以及周军组成的联军,对郑国发动了讨伐,这场战斗后...
原创 同... 谈及清代官员的出身问题,贡生和监生这两类人往往是讨论的重点。很多人对这两者有一定了解,但究竟它们之间...
历史文名城,世界美食之都———... 南船北马,水运之都 地理位置特殊:淮安地处江苏省中北部,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处在中国南北...
钱币界的“顺治之谜”:不同版别... 说起顺治通宝,老收藏家们常会讲:“这可不简单,就是清朝早期的啥都知道的小册子!”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
创业大区,淮海地区为何是我国民... 自陈胜、吴广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之后,每逢乱世,“囊括四海,鞭笞天下”变成了每一个英雄豪杰梦...
原创 被... 标题:神秘唐刀:历史传奇的隐秘面纱! 唐刀,历来被视为历史中的神秘符号。那种“只闻其名,未见其形”...
原创 魏... 在贞观十六年(642年)九月,唐太宗李世民任命魏征为太子太师,并依旧让他担任宰相职务。但魏征因身体不...
原创 张... 黄克诚与张震的初识与深厚情谊 1931年11月,黄克诚从红3军团3师政委调任至1师,担任新职。他刚到...
原创 《... 唐高祖李渊的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这场权力的斗争在血腥的屠戮中揭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