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如何对待“归来人”的?“归明、归正、归朝”的优待不尽相同
迪丽瓦拉
2024-06-30 15:34:31
0

原标题:宋朝如何对待“归来人”的?“归明、归正、归朝”的优待不尽相同

在宋朝时期,人口流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其规模和范围远超过了以往朝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宋朝的强大吸引力、军事压力、朝廷的积极态度以及少数民族生存发展的需求等。这导致了各类流动人口,包括少数民族、境外少数民族以及沦陷于蕃地的原汉地人口。宋朝为了区分这些不同群体,给予了各种称谓,如“归正”、“归明”、“归朝”等,统称为“归来人”。

一、归明、归朝、归正人的区别

对于这三类归来人,赵升和朱熹曾有过明确的界定。据他们所言:“归正”指的是原为宋朝州军人,后来因陷于蕃地而重新归于中原;“归明”则指的是原为西南蕃蛮溪峒人,纳土出来后加入宋朝,得以补官或赋田养济;“归朝”是指原为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在一系列历史变迁后重新归于宋朝。因此,这三者的区别在于其原属身份和所陷地区的不同。

归明人

根据这一划分,归明人主要指的是那些原非宋朝人,从西南蕃蛮溪峒地区纳土而来的群体。他们的范围涉及西南蕃、蛮以及其他诸如党项、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由于北宋与北方少数民族频繁交战,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北方人民不得不选择迁徙至南方地区。这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不仅为宋朝解决了兵员问题,也削弱了少数民族的根基。为了区分这些归来人与宋朝原居民,朝廷将其统称为“归明人”。

归正人

归正人是指那些原为宋朝人,在北宋灭亡至南宋建立的半个世纪内,因战乱频繁,被迫流落他乡的人群。由于战乱导致中原、淮河沿岸地区百姓生计无着,他们大量涌入南宋控制地区。这些人之所以称为“归正人”,是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宋朝原居民,只是由于战乱而流离失所,如今重新回到中原。南宋朝廷在处理这一群体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以缓解他们的困境。

归朝人

归朝人主要是指原为燕山府等路州军人,在历史变迁中重新归于宋朝的群体。燕山府等路地区在北宋灭亡前一直处于契丹的占领之下,宣和三年之前也并非宋朝的国土。然而,宋朝一直将这一地区视为自己的领土,并希望重新收复。归朝人中大多数是宋朝原居民,因历经战乱而失散,如今重新回归。他们与归明人以及归正人一同被统称为“归来人”。

二、宋朝对三种“归来人”群体的政策不尽相同

宋朝对这三类“归来人”实行了不同的政策,但总体上更多的是优待政策。其中,对于“归明人”的政策较为积极。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迁移至熟田熟地、给予田地免税、生活安抚等,以稳定归明人的生活。对于归明的官员,朝廷更是赐予荣誉,例如赐姓改名,赋予“赵”姓等,以表彰他们的贡献。然而,朝廷也对归明人实施一定的限制,以防止他们的叛变。

对于“归正人”和“归朝人”,朝廷同样实行了优待政策。南宋朝廷对归正人的管理较为宽松,放宽了关津管理,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鼓励他们参与科举考试。归正人中优秀者可入朝为官,享有各种福利和待遇。而对于归朝人,朝廷同样采取了支持性政策,包括食物、住房、衣物上的生活接济,以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优待。这些政策的目的在于吸引和稳定这些归来人,并为他们在宋朝社会中立足提供支持。

三、归明、归朝、归正人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

宋朝对这三类“归来人”政策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源于历史、文化和安全等多方面的考虑。虽然优待政策居多,但宋朝同样警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传统观念。在对归明人的优待中,朝廷面临了一定的风险,因为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奸细和投降者,可能对宋朝的安全构成威胁。因此,虽然给予了较多的优待,但对归明人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以确保他们不会背叛。

此外,南宋时期的官冗、财政危机也对政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解决官员数量众多而职位有限的问题,朝廷采取了添差官的措施,导致了更多的冗官。而归来人的大量涌入,也对财政带来了一定压力。在财政危机的压力下,朝廷不得不根据国家安全形势和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调整对归来人的政策,限制优待对象、降低优待标准,以缓解财政危机。

四、总结

综合来看,宋朝对待“归来人”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优待和限制两个方面。尽管优待政策远多于限制政策,但为了国家的安全和解决官冗、财政问题,朝廷也对这些归来人实施了一些限制。这一系列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宋朝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军事实力的提升。然而,也反映出朝廷对于归来人存在一定矛盾心理,既需要他们的贡献,又需要谨慎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广... 广西果德县,一个民国时期的建制县。设置于1915年,撤并于1952年,果德县的县制历史,前后不过37...
原创 商... 今天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商鞅的变法是如何让秦国成为当时天下第一国?其余六国在当时甚至不敢攻打秦国,只能...
原创 为... 作为倒数第二个朝代,明朝的历史,自然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但是,明朝的疆域,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各...
原创 沙... 康熙年间,向远东扩张的沙俄与满清在黑龙江流域接触并爆发军事冲突。由于双方均无意于扩大冲突的规模,遂签...
原创 清... 熟悉清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道光帝晚年的时候,曾经在皇四子奕蟭和皇六子奕訢两人之间摇摆不定,没有下定...
原创 秦... 秦国及第一个都城的发源地都是秦地,也就是现今的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一带。 据文献记载,秦人的祖先...
原创 毛... 1962年,毛主席去南京视察,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干部的时候,他一手拉着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一手拉着南...
原创 王... 南国尚书王寅,本是歙州山里石匠出身,自幼舞枪弄棒,练就一身高超武功,惯使一条钢枪,枪法超凡出神,难逢...
原创 1... 中国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但近代以来,国力虚弱导致部分领土被割让。其中,外蒙古地区(现蒙古...
原创 秦... 韩国和魏国作为秦国邻国,和秦国的军事来往远多于其他国家。 秦国与两国关系和实力的变化,反映了秦国扩...
100年前的晚清鼠疫:全村绝户... 瘟疫这个词,在历史的记载中已是常客。当控制不好时,就会出现“欧洲黑死病”般的地域景象。而在我们中国,...
原创 战... 大家都知道,在六国存在的时候,楚国一直都是人们认为的最强大的国家;因为这个国家不仅疆域是最大的,而且...
原创 在... 项羽的决断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军和同年24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举兵响应。他们征集...
毛泽东胸中有“数”的工作方法 质量互变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一,毛泽东将其创造性运用到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
原创 明...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从一个穷苦的老百姓,建都南京,创建了长达276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可以...
原创 至... 秦始皇的突然暴毙身亡其实并不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始皇死后,秦朝还有秦二世,子婴俩任皇帝,如果是因...
原创 总... 作者:相忘于江湖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留名青史的名将辈出。 创建了新中国数以千计的开国将帅群体,更...
原创 战... 先介绍一下故事中的人物吧 图片来自网页搜索 姚贾:魏国人,书中记载“世监门子”其实就是看城门的家庭...
原创 被... 在我国历史上,关于老子的记载是少之又少,人们知道的是他写出了《道德经》,成为了道教的道祖,并且位列仙...
原创 为... 清朝没有像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让列强解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民众的反抗。 甲午战争后,清朝竟然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