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苏联和美国开始迅速崛起,并一跃成为世界上位居前两位的国家。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极为相似,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鉴于两国在二战期间打下的友谊,美苏两国一开始还能够以盟友自居,表面和睦。
但是,美苏两国分别选择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道路,就已经注定了未来会成为对手。在丘吉尔的铁幕演讲后,国际形势紧张,美苏阵营开始分裂并走向对抗。在其后的几十年中,美苏争霸成了主角,争霸的范围涵盖了方方面面,涉及到军事、经济、政治、地缘空间、战略武器、太空等,这一时期被统称为冷战时期,直到1991年苏联走向解体,冷战才得以消失。
苏联的解体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连美国都措手不及。长期以来,人们将苏联解体的责任推给了苏联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认为戈尔巴乔夫的上台让苏联犯下了巨大的错误,直接动摇的苏联的根基,而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极度迷信西方,一心推行苏联西方化,忽略了苏联与西方的政权本质,最终导致苏联灭亡。
对于这个亲西方的苏联领导人,很多人认为其本人已经事实上成了西方摧毁苏联的推手,充当了西方代理人的角色,因此,苏联的解体,戈尔巴乔夫要承担重要的责任。
那么,对于这种看法,戈尔巴乔夫本人又是怎么看待呢?
2015年,戈尔巴乔夫在接受采访时,曾经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回应。戈尔巴乔夫认为,自己的目的是为了拯救苏联,虽然苏联最终解体,但是绝非自己真正的目的,所以,他认为自己绝不是外界说的那样,是苏联的“叛徒”。他自己“不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理想的背叛者”。
至于苏联在他的手上轰然倒塌,这是一个铁板一样的事实,是不可忽略的。为此,他给出了两个方面的原因,认为苏联解体的真正原因是这两个方面导致的。
其一、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的"改革起步太晚",他上台执政进行改革的时候,苏联模式已经"积重难返",很难扭转局面;
其二、戈尔巴乔夫承认了他本人"急于求成",不想却激化了社会矛盾,让苏联大破之后却未能实现大立。
戈尔巴乔夫的说法其实还是有着一定道理的。我们知道,戈尔巴乔夫的上台,本身就是熟练高层的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如果不是苏联已经奄奄一息,这个最高领导人的位置,是无论如何都到不了戈尔巴乔夫这个“政治小年轻”手中的。
不客气地说,在一定程度上,戈尔巴乔夫被推到前台,一方面的确是看中了他的改革才能和勇气,让他试一试能否挽救苏联,另一个目的就是要让他当这个“替罪羊”。所以,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的确已经病得非常严重了。
当然,即便如此,说戈尔巴乔夫就是无辜的,这也是不对的。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速度太快、手段太猛、步伐太大、准备不足、认识不够、急于求成。
在这一过程中,戈尔巴乔夫耳根子太软,国外一吹风,他就认为人家说的对,别人一提西方的好处,他就奉为“圭臬”,社会上一哄而上反对一党执政,他马上就解散了苏共,社会动乱的时候,他毫不作为,就怕被人指责,因此放任不管。
戈尔巴乔夫将失败责任划分两部分,一部分归咎于客观因素,另一部分归结于自己的错误。这种做法无非就是打个太极,毕竟这么一大摊子事,谁能理得清责任。
但是如果将苏联的解体都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头上,那也是错误的。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苏联的解体,是苏联人民的呼声,绝非一个戈尔巴乔夫能够毁灭的。最简单的来说,在俄罗斯的街头随便问一个人,有几个肯愿意回到苏联时代。
普京说,想要回到苏联的人,不是坏就是蠢!可见,苏联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