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黄埔军校可谓是人才辈出,既有不少日后的革命将才,也有抗日战争中的名将,可是也出了不少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刽子手,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徐远举。徐远举出生于家境殷实的家庭,这让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到了青年时期,徐远举考入黄埔军校,打算成为日后国家的栋梁,可是他却不幸被戴笠看中,将他培养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刽子手。进入军统后的徐远举参与了数次白色恐怖行动,抓捕了当时多名革命进步人士,还屡屡对他们进行了迫害,这让他一度罪孽深重。
到了解放战争胜利前夕,自知已经无路可逃的徐远举企图来到云南,企图鼓动云南继续负隅顽抗,可是不久后他便成为了战犯,被关押到了功德林。在功德林改造期间,徐远举完成了人生的蜕变,这让组织很关心他的生活近况。于是徐远举后来病逝功德林后,周总理却下令调查具体原因。那么周总理为何还要查明徐远举病逝的具体原因呢?
一、王牌特务被关押在功德林
渡江战役胜利后,解放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解放南方各省,不过敌人依旧打算继续负隅顽抗,这让解放军在西南作战中遇到了不少麻烦。好在解放云南时,有不少思想先进的国军军官在联络到组织后,便选择了起义,让解放云南时少了很多牺牲。
解放云南后,有不少敌方的顽固分子被押往了功德林进行改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人物就是徐远举。徐远举被关押到功德林后,这条消息可谓是震惊全国,毕竟徐远举曾经可是军统中的王牌特务,于是他的关押还引起了功德林不少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
曾经作为戴笠亲手培养的一位王牌特务,徐远举出身优越,在受到良好教育的基础上,他考入了黄埔军校,并顺利毕业。后来在南京军事委员会工作时被戴笠看中,便一手培养,这让他参与过不少镇压革命的运动,手上也是沾满了革命战士的鲜血。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在关押功德林后却从拒绝改造,到主动改造,并逐渐变成了一个现代人,他的蜕变也意味着旧时代的糟粕已经被一点一点的剔除了。不过在徐远举被关押之初,对他的收押反对声音还是很大的,也是得益于组织重视,才让徐远举得以安心参加改造运动,而没有了后顾之忧,这也让徐远举第一次看到了新时代下的温暖之处。
二、病逝后引发总理关注
被关押在功德林后,徐远举从拒不认罪到走出来还得益于一个人,这就是他的同僚-沈醉。沈醉在认罪后,将不少学习的先进思想感染到了徐远举,这让他看到了新时代的曙光。当然在关押不久后,徐远举就患上重病,就当徐远举认为自己会就此离去时,功德林的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将他救治,彻底感染了徐远举。于是徐远举决定改变自己以往的态度,积极认罪,拥抱这个新时代。
后来在接受改造后,徐远举看到了新时代下的中国已经摆脱了曾经落后的农业社会,开始步入了一个工业化大国,此后甚至要成为一个工业化强国,这是徐远举在民国时期怎么也无法想象的。于是他在接受改造之余,还积极参与到新中国的建设工作的学习准备之中,他甚至希望自己被特赦后,能参加工作,实实在在地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当中去。
虽然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抱有希望,但是徐远举毕竟在长年的特务生涯中染上了不少恶习。他的脾气暴躁,易怒,并且还有抽大烟留下了的后遗症,这让徐远举因此错过了几次特赦的机会。后来到了1975年特赦时,周总理发现特赦名单上没有徐远举的名字,于是询问了工作人员他的情况。
周总理通过询问功德林的工作人员才知道,原来徐远举早在1973年便因病离世了,周总理下令彻查徐远举的具体逝世原因。很快徐远举的病逝原因的结果便出来了,原来徐远举在改造过程中忍受不了流言蜚语,于是在急火攻心之下,突发脑溢血死亡。等到医护人员赶到时,他已经是两眼突出鼻孔流血了,毫无生命迹象。于是这位民国时期的王牌特务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不禁令人感到可悲可叹。
三、结语:
作为曾经军统的王牌特务,徐远举可谓是犯下无数罪行,可是到了新时代,新中国依旧包容了他,并将他改造为了一个现代人。这让徐远举重新看到了自己人生中新的出发点,于是对特赦满怀希望的他,却最终因为自己的恶习而最终离去,这不得不说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