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顺治帝只活了24岁,为什么能有14个孩子?他的孩子都是亲生的吗?
迪丽瓦拉
2025-07-14 01:32:14
0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顺治帝6岁登基,12岁开始亲政,只统治了清朝18年时间,年仅24岁就英年早逝了。

但顺治帝短暂的生命中,却有多达十四个孩子,这也为我们留下了历史谜团:

如此年轻就去世的顺治帝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孩子?这些孩子都是他亲生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顺治帝精彩短暂的一生和这个历史谜团。

幼年登基,与亲叔叔明争暗斗

顺治帝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于公元1638年出生于盛京,其母亲就是著名的“孝庄皇后”。

福临的同年时期并不幸福,其父皇太极在顺治帝6岁时就去世了,但由于去世的仓促,连遗嘱后事都没来得及吩咐,因此一时间清廷内部陷入了短暂的混乱。

皇太极的十四弟硕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了争夺政权展开了明争暗斗。

最终多尔衮技高一筹,获得了胜利。

但是他毕竟是皇太极的弟弟,不方便直接继承哥哥的皇位,

因此多尔衮审时度势,认为立个傀儡皇帝然后自己掌权比较好,于是就立了皇太极的第九子,福临为帝,是为“顺治帝”。

就如前文所说,顺治帝之所以能登基主要是多尔衮想立傀儡,因此顺治帝登基后的前七年,朝政大权基本上都落入了多尔衮之手。

但是顺治帝可不是一个软弱的人,出身皇家的他自幼就极其尚武,胸有大志。

面对亲叔叔多尔衮的专政,顺治帝自然怀恨在心,但是当时多尔衮势大,年幼的顺治帝知道自己无法与之抗衡,因此他选择了隐忍。

史载顺治帝“盛武不敷,怀极阴柔”,意思是说他骨子里是极其尚武的,但是又不会轻易地表露出来,这样多尔衮就对他极其放心。

公元1644年,顺治帝登基的第二年,李自成攻陷了北京城,崇祯帝于煤山上吊自杀,明朝灭亡。

多尔衮见外敌已灭,时机成熟,于是假借顺治帝的名义,将昔日的政敌肃亲王豪格以悖妄罪、谋反罪下狱,最终废为庶民,此时多尔衮在清廷内再无政敌,权倾一时。

虽然李自成占领了北京,但是与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发生了矛盾,最终矛盾升级,吴三桂情急之下投降了清廷,并联合了多尔衮共同讨伐李自成。

公元1644年四月,清军正式入关;五月,攻破了北京城。

占领北京城之后,多尔衮认为想要涿鹿中原,就应该在燕京地区站稳脚跟,于是在多尔衮等众位亲王的“劝说”之下,顺治帝下令从盛京迁都至北京城。

同年十月,顺治帝于北京皇极门再次登基。

顺治帝登基北京之后,便展开了称霸中原之旅。

公元1645年,仅一年时间,清军就占领了中原的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多个省份,基本上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多尔衮也因为战功权倾朝野,甚至有了篡位之心。

对面多尔衮的勃勃野心,顺治帝也开始了他的反击。

公元1646年,为了制衡多尔衮在朝廷上的势力,多尔衮昔日的政敌,肃亲王豪格顺治帝破格被顺治帝重新启用,并任命为靖远大将军,率军西征四川。

顺治帝的这个决定是没有和多尔衮以及其他亲王商量的。

因此让多尔衮大吃一惊,觉得自己多年征战在外,顺治帝开始慢慢地摆脱自己的控制了,于是决定要肃清朝野,重新整合自己的势力。

公元1647年,顺治帝一党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因“违规建造园林”被多尔衮抓住了把柄,遭到了多尔衮的夺权罢免,第二年济尔哈朗从亲王爵被降到君王爵。

连远征在外的肃亲王豪格也遭到了连罪,逐一将顺治帝身边的亲王势力一一拔除,真正地做到了大权独揽。

至此,多尔衮野心膨胀到了极致,开始自称“摄政王”,在他眼里,顺治帝身下的那个王座离自己越来越近,但最终,事情还是出现了变故。

公元1650年12月,在北方狩猎的摄政王多尔衮突遭意外,随即去世。

虽然多尔衮去世了,可他的党羽依旧还在,顺治帝迫于压力,追封多尔衮为“清成宗”。

但是多尔衮的党羽再厉害,毕竟多尔衮不在了,他的党羽可就好对付多了,最终顺治帝一一铲除了多尔衮的党羽,并在公元1651年废除了多尔衮“清成宗”的封号,并正式开始亲政。

当了八年多傀儡皇帝的顺治帝终于可以扬眉吐气,真正的君临天下了。

而顺治帝亲政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多尔衮去世之后清廷内部的混乱状态。

乾纲独断,为日后的康乾盛世立下基础

多尔衮去世后,他的一些死党想要决死反扑,但都被顺治帝化解了。

但多尔衮毕竟摄政了七年之久,在整个清廷内部还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因此顺治帝亲政之后,便开始着手消除多尔衮的影响力。

就如前文提到,公元1651年顺治帝就废除了多尔衮“皇帝”的封号,不光如此,顺治帝还把多尔衮生前的王爵,庙享谥号都给废除了。

而且多尔衮留下来的钱财奴仆等家产,一律充公,并把这些年多尔衮提拔上来的亲信一律罢免。

为了防止日后出现第二个“多尔衮”,顺治帝也开始着手巩固皇权地位。

他首先是废除了诸亲王贝勒掌管各个部门这个制度,大量提拔优秀的底层的满人和汉人,并在民间开始慢慢降低满人的地位,提供汉人与其他民族的地位,以缓解民族矛盾。

公元1658年,顺治帝设置了内阁,开始大量选拔基层官员进入内阁,并开始慢慢架空各个亲王君王的权力。

顺治帝认为,像之前的西汉七王之乱,西晋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都是由于亲王势力太大导致的祸国之道,因此任用自己选拔出来的官员才是强国之路。

不光如此,他吸取了明王朝衰败的教训,严令禁止后宫与太监干政,并且太监品级不得高过四品,以至于清朝两百多年的江山,除了最后的慈禧太后,再无后宫与太监干政的例子。

在顺治帝的励精图治下,本来因战乱而衰落不堪的中原开始恢复了生机,清廷也因此开始慢慢强大起来。

顺治帝后来的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等,在政治方针上,基本上都是沿用了顺治帝的方针,可以所顺治帝对清朝后来的皇帝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就当年轻的顺治帝准备一展宏图的时候,却意外的染病去世了,年仅24岁。

据史书记载,到顺治帝去世之前,一共有过14个孩子,这不仅让人怀疑,为什么如此年轻的顺治帝能有这么多孩子?

这些孩子是不是他亲生的呢?

少年得子,子虽多但大多早逝

据史书记载,顺治帝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于顺治8年(公元1651年),当时顺治帝只有13岁。

以我们现代人的角度来看,这实在是让人无法接受,但是在那个时代,十三四岁结婚生子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由于古代的医疗水平和条件恶劣,那时候的人的寿命是很短的

据史料记载,清朝初年时,清朝人的平均寿命只在40-45岁之间,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的思想二十四五左右在结婚生子,那是真的很晚了,因此在当时是崇尚早婚的。

根据记载,明前两朝的结婚年龄最早可以到14-15岁,因此顺治帝13岁结婚生子在当时是在正常不过了。

但是当时的条件可不比现在,加上父母的年纪都非常小,顺治帝13岁生子,想必妃子的年纪也不会很大,因此早婚生子夭折的概率非常大,顺治帝的第一个孩子仅出生89天就夭折了。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顺治帝早年间生下的孩子大多都夭折了。

公元1652年,3月,顺治帝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只可惜这个女儿活了19个月就去世了。

公元1653年,顺治帝的第二个儿子和第二、第三个女儿出生,只可惜第三个女儿在她7岁时去世了。

公元1654年顺治帝的四皇子爱新觉罗玄烨,第三、四、五个女儿出生,可这三个女儿,除了四皇女,其他都在六七岁的时候去世了。

公元1657年,顺治帝的六皇女,四皇子出生,而这两个孩子分别于四年后和三个月后去世。

同年年底五皇子出生。

公元1659年,六皇子出生,1660年,七皇子和八皇子出生。

从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顺治帝虽然这么多孩子,但除了顺治帝年纪大了之后生的孩子活下来了,在他早年间生的孩子大多数都夭折早逝了。

顺治帝的六个皇女,长大成人的只有两个,实在令人唏嘘。

顺治帝之所以能有这么多的孩子,还是跟他的“老婆”多有直接原因。

据记载,光顺治帝记载在册的皇后就有四位,其他大小嫔妃更是有三十多位,有如此庞大的后宫群,能生这么多孩子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的儿子康熙帝更过分,有五十多个孩子呢!

那么问题来了,顺治帝的这么多孩子,都是他自己亲生的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在当时没有什么DNA鉴定,但是确保每个皇子皇女都是皇帝亲生的是历朝历代君王们非常在意的大事。

在皇帝看来,没有什么是比皇室血统纯正的流传下去更重要的了。

不光是清朝,自秦始皇登基以来,每次皇帝与皇后嫔妃们同居,也就是“临幸”,都会有专门的官员记录在册的。

比如皇帝某某某于某年某月某日临幸了某某妃子,记录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记录这些的目的就是来确定妃子们所生的孩子是否是皇帝亲生的。

如果所有的时间都跟记录在册的时间对得上,那么就确定是皇帝的“龙种”了。

再说,在古代给皇帝戴绿帽子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没几个人干这样做。

但说到顺治帝的婚事,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关键人物,董鄂妃了。

有人说,正是由于董鄂妃的去世,让正直青年的顺治帝心灰意冷,最终染病去世了,真的是这样吗?

董鄂妃,让顺治帝钟爱一生的女人

在诸多小说、电视剧中,董鄂妃是顺治帝最爱的妃子,正史上也是如此,因此也有人说顺治帝“不爱江山爱美人”,其实不然。

顺治帝在位期间,董鄂妃也给顺治帝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也为朝廷做出了许多贡献。

顺治帝与董鄂妃在一起的时候是顺治13年(公元1656年),也是从这年开始,顺治帝开始罢逐满族亲王,大量启用重用汉官。

并且开始恢复农业,大力推行屯田制度,并且对流窜各地的匪患实行怀柔政策,大大地加强的清朝的统治力度。

据记载,顺治帝之所以会这么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董鄂妃

董鄂妃是个知书达理的妃子,和顺治帝在一起之后,就经常辅佐顺治帝处理国事,并且提出一些非常好的建议和意见,让顺治帝刮目相看。

不光如此,董鄂妃还是个非常懂顺治帝内心的人

经常在顺治帝烦闷的时候为顺治帝排忧解难,时间一长,顺治帝就彻底爱上了董鄂妃。

公元1656年,顺治帝就把刚晋升为嫔妃的董鄂妃升为贤妃,一个月后又破格册封董鄂妃为皇贵妃。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能在这极端的时间晋升为皇贵妃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可见顺治帝对董鄂妃的爱有多深。

不仅如此,顺治帝为董鄂妃办理的晋升典礼也是相当隆重的,完全是按照晋升皇后的规模和制度办的,并且宣布大赦天下。

要知道,这是清廷入关问鼎中原之后第一次大赦天下,足以见得顺治帝对董鄂妃有多喜爱。

顺治帝的第四个儿子就是董鄂妃所生,尽管当时顺治帝已经生了三个儿子,但还是对董鄂妃所生的儿子格外的喜爱,甚至他还说“这是朕的第一个儿子啊!”

以至于后来要等这儿子成年之后册封他为太子,只可惜这个孩子出生3个月就去世了。

丧子之痛让董鄂妃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从此便开始染病不起,最终病入膏肓,年仅22岁的董鄂妃便驾鹤西去了。

董鄂妃的去世更是让顺治帝备受打击,让他心灰意冷,甚至有了出家的想法。

小说《鹿鼎记》中,随着董鄂妃的去世,顺治帝看破红尘,于五台山出家为僧了。

可现实往往比小说更残酷,董鄂妃去世后,顺治帝便经常去寺庙祷告,希望董鄂妃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但由于悲伤过度,顺治帝的身体每况日下,最终染上天花,最终不治去世。

总结

顺治帝的一生,是短暂,精彩且悲凉的,前半生被多尔衮立为傀儡皇帝,受人摆布,后半生夺回了权力,又遇到了心爱之人,但又没能和爱人厮守到老,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至于他的十四个子嗣,那都是他亲生的,这点毋庸置疑,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环境等因素,这些子嗣大多早逝,着实是件让人悲哀的事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在整个世界的历史上,女人带兵打仗都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就拿中国来说,能真正带兵的女将如凤毛麟角,而能够...
感受红色文化,品味人文故事 众所周知,武汉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社会实践期间,特意挑选了在武汉当地展开,这座城市不仅有浓厚的红...
原创 关... 有人这么说,大家看看有什么看法:能不能别吹蜀汉了,关羽的忠义属于投降曹操,走麦城后,被东吴抓了,跪地...
原创 清... 我们看过不少的清朝宫斗剧,剧里的后宫妃子甚至官员妻妾们都长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然而随着一张张清朝...
原创 隋... 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在灭了陈国之后,彻底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三国、魏晋、南北朝约370年混乱局面...
原创 皇...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政权的朝代,明朝时期不仅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得到了空前发展,明成祖朱棣甚...
原创 他... 在新中国的开国中将里,有些将领论资历和职务,授予上将是没有问题,像程世才将军,为何被授予了中将? ...
原创 李... 一、前言 千年的尘埃掩埋了历史的真相,李治,这个名字在岁月的长河中被误解与争议缠绕。 他的故事,如同...
原创 奇... 1924年11月,中央首次设立中央政治局,至此政治局成为党内最高决策层。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制度被沿袭...
原创 张... 作为东汉末年最大规模起义的首领,张角在正史中并没有列传,但是《后汉书》和《资治通鉴》中还是能找到他的...
原创 都... 大家都很了解了,伟人对自己指挥的许多大小战役,以“四渡赤水”的评价最高,堪称自己平生最得意之作,神来...
原创 春... 老子,姓李,名耳,也称老聃,号老子。春秋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 孔子曾向...
原创 太... 2002年12月28日,在山西省晋城市凤台东街,晋城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博物馆现代建筑的外观采用大量...
原创 魏...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魏国集团3大王牌名将,张辽上榜,第2名人人都知道。...
原创 为... 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一点,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在向西方学习,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非西方国家已经向西方...
原创 她... 他曾是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因爱梅花被封为贵妃,可因贵妃杨玉环的到来,她被打入冷宫,安史之乱爆发后,她...
原创 李... 李斯有一个理论,叫做“仓中鼠”,意思就是人这一生,要像仓中老鼠那般能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李斯想要的生...
穿山越岭寻古迹 江西扎实推进第... 中新网南昌8月19日电 (巫发阳)夏日炎炎,一群穿着马甲的普查队员翻山越岭、穿街走巷,针对新发现的不...
原创 八... 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1941年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迎来了最艰苦...
原创 史...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封建社会中,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们或者经历了中华民族成发展的高峰,或者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