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汉这座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社会实践期间,特意挑选了在武汉当地展开,这座城市不仅有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又有着独特的人文情怀。
7月26日上午,我来到了伏虎山蔡济民先生之墓,在墓前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和绝对的敬仰之心,重温了当年辛亥革命时蔡济民先生所留下的豪言壮语,深情回顾先生的感人事迹。蔡济民先生抓住保路运动的大好时机鸣枪起义,后成立谋略处,事无巨细,均需经管,以致声音嘶哑,心神疲惫。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处事以公正为先。留下了为民族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这种优秀的人文精神深深触动了我。
探访伏虎山蔡济民先生之墓 周佩蓉 摄
7月27日上午,为更进一步领略武汉人文风采,感受武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号召,我来到了武汉老人桥遗址。无论是文化遗址还是考古发现,古迹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它们散发出浓厚的历史气息,让我们感受到远古文明的伟大和智慧。通过探寻古迹,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独特之处,也能感受到历史带给我们的共通价值。
寻找老人桥遗址之旅 周佩蓉 摄
7月28日下午,为进一步牢固理想信念,感受和传承红色精神,我来到了辛亥革命博物馆。在馆内我认真聆听讲解员的演讲,深情回顾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这场革命发生在1911年至1912年初,以武昌起义为起点,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最终导致清朝的灭亡和中华民国的建立。通过观看历史照片,聆听英勇故事,全方位地展现了革命先烈在武昌的革命战争史,让大家切实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参观辛亥革命博物馆过程 周佩蓉 摄
中国红色文化有一个形成、发展、积淀、丰富、创新的文化演进过程,将“红色文化”概括为革命年代中的“人、物、事、魂”。出生在和平年代,弘扬民族精神,已然不需要我们如革命先烈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但是革命先烈的种种精神,我们不能忘怀。
文字记者:周佩蓉
2024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