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世界各地的发展历史,其中涌现出了诸多繁荣鼎盛的帝国,尤其是在中国与欧洲这两片土地上,更是经常诞生着诸多精彩的故事。而在所有的古代政权当中,罗马帝国无疑是其中相当璀璨的一颗明珠。
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军事方面,当时的罗马帝国都可以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强国。尤其是文化层面,它更可以说是对现代欧洲文明的产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而在它留下的诸多宝贵遗产当中,行省制度则十分具有探讨和考察的意义,仍然能够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一定经验。
一、帝国的快速扩张使其急需一种新的行政管理体制
最初的罗马只是一个位于地中海沿岸不起眼的小型国家,与当时并立的其他城邦并无两样。
但不同的是,罗马在公元前四百多年迫于平民的压力而进行了一次政治改革,极大提高了平民在城邦内的权力,《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便是其中最好的证明。
这次改革过后,罗马内部的阶级矛盾得到了有效缓解,其国力也因此得到增强。
之后,罗马不断发动对周边城邦的进攻,在征服意大利南部的当地居民和一些希腊人所建立的城邦后,罗马很快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强国。可以说,直到此时的罗马才真正具有了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呈现出野心勃勃的姿态。
但是,如果真要说到罗马对外格局和政治策略的改变,就必须要提到与当时位于北非沿岸的北非强国——迦太基所进行的布匿战争。
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的汉尼拔,就是迦太基人。通过三次全都获胜的布匿战争,罗马首次将自己的霸权扩展到了整个地中海沿岸,这也使罗马的战略目光逐渐超出了意大利半岛之外。
与此同时,罗马人还取得了对现如今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统治权。当时西西里岛上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仍然位处独立状态外,其他地方全部都归属罗马管辖。
为了更好地对当地实施管理,罗马创设性地将其变为了自己的第一个行省。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罗马仍然处于共和体制当中,也就是俗称的罗马共和国。
再之后,罗马的扩张进程就如同打了兴奋剂般地无法抑制下来。通过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以及一些外交手段,罗马终于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强盛国家,并且对整个地中海都享有支配权。
征服的过程虽然很顺畅,但面对如此庞大的疆域、如此多元的民族构成、如此复杂的政治格局,如何进行有效治理变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采取以前的传统政治体制显然并不会奏效,相反,西西里岛上所采取的新型行省制好像更能跟上罗马扩张的脚步。在这样的情况下,行省制度开始在罗马境内得到广泛应用,贯穿罗马的共和国和帝国时期。
二、行省地位的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
1、行省成了帝国主要的经济来源
当罗马将其他地区收入囊中后,那么当地的一切自然也就成了罗马政府的专属物品,劳动力、 土地、手工产品、矿产资源等等都是如此。当其所收纳的地区越广,罗马政府所能得到的财富也就越多。
一方面,罗马非常依赖外省的粮食,其比重几乎达到了百分之百,仅在原迦太基所在位置的阿非利加行省和埃及每年就需要运送一千万蒲氏尔小麦和五百万蒲氏尔小麦,其数字不可谓不惊人。
另一方面,很多行省不仅本身资源的丰富性就远超意大利,能够带来许多新奇且实用的货物,意大利本地的工商业也不断往外迁徙,将当地较为先进的技术带出去,再度促进了其他地方的发展。
以西班牙为例,在公元二世纪中期,足有数百万罐产自西班牙的葡萄酒进入罗马市场,甚至在高卢、不列颠以及莱茵河沿岸等地也都有着西班牙葡萄酒的身影。
反观同样具有着丰富葡萄酒酿造历史的意大利,此时却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又或者说无法满足整个罗马境内庞大的市场需求。
在公元前150——90年期间,来自行省的财政税收比重就已经超过整个帝国财政的90%,此后这一数字仍然在不断增长当中。
有鉴于这种情况,罗马元首们自然也将重心放在了对行省的治理上面,如塞维鲁就对包括阿非利加、叙利亚在内的东部行省的经济发展状况格外上心。
2、经济地位的提高也加强了政治地位
事实上,罗马早期其实对商人是持一种鄙视心理的,正所谓无奸不商,商人在很多时候确实扮演着一个负面角色。但随着罗马的越发强盛,商人开始利用手中的金钱不断加强自身在国内的地位。
同时伴随着一系列政治改革,商人逐渐开始能够跻身政治、进入象征着国家政治核心的元老院当中,“如此看来,财富抑制了出身的傲慢与特权。”
这确实从思想层面促进了当时罗马的经济发展,毕竟商人不再被认为是个低贱的职业了,从事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但更多的,这群商人不断争权夺利、要求特权,将整个罗马的政治生态搞得一团糟,罗马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衰败起来。
在罗马元首制实行的早期,罗马元首的出身一般都仅限于罗马或者意大利的贵族家庭,这也算是罗马发源地的最后坚持。
但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来自行省的贵族们开始凭借自身手中的经济地位不断谋求更多的政治地位,相对应的,行省在整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地位也逐渐上升。
随着来自于西班牙的图拉真即位成为罗马皇帝,表明罗马原先由罗马和意大利贵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消失,意大利上层和行省上层共同统治罗马的新局面则正式产生。
虽然早期的行省皇帝们大多在位时间都比较短暂,但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一情况也逐渐得到改善、日渐趋于正常化。
除了皇帝外,官僚系统的组成和行省居民们的政治地位也在得到提高。弗拉维王朝时期,当时的皇帝不断提拔来自行省的官员进入罗马的各级行政机构当中,如元老院、骑士等等,“元首政权所代表的不仅是军队和意大利奴隶主小集团的利益,而且代表了整个地中海世界奴隶主利益。”
当整个帝国的上层都逐渐遍布行省人员的身影时,就算仅仅只是出于造福家乡的心理,他们也会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提高行省内部居民的地位,尤其公民权的赋予更是重中之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行省居民与意大利和罗马居民不再分割开来,而是统一分成罗马上层和罗马下层。
3、行省的军事作用逐渐突出
从某个方面来说,罗马行省军事地位的提高也是得益于罗马对外不断扩张的进程。在罗马早期,仅仅只有罗马人和意大利人才具备参军的资格,行省出身的人则只有望洋兴叹。
以当时在罗马组建的常备军来说,罗马人和意大利人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只有少数具备公民权的行省居民才能够进入其中。
但是,随着罗马的疆域越发广阔,如果仅将意大利和罗马作为自己的兵源地,那么显然是远远不足的。与此同时,意大利也逐渐出现一种反抗兵役的浪潮,这无疑也再度加速了行省军事地位的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兵役的承担逐渐分担到不同的行省当中。到了公元68年,罗马军团当中已经有一半的成员都是来自行省,改变不可谓不巨大。之后随着罗马进入和平年代,在地方驻扎的军队逐渐呈现出地方化的趋势,甚至许多士兵在退伍后直接选择在当地购买房子居住。
久而久之,这些士兵自然就将当地作为了自己的故乡,行省的军事实力也就变得强大起来,而中央对各地方军队的掌控力度则在逐渐变小,这也是很多次罗马出现政治内乱的时候、地方军队都会拥立自己的统帅为皇帝的主要原因。
另外,军队的地方化并非全是好处。原先的罗马军队之所以能够呈现出战无不胜的姿态,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兵员的高素质。
但随着意大利人在军团当中的比重减少和行省人的增多,罗马军队也就变得鱼龙混杂起来,“相貌彪悍、言谈粗俗、行为野蛮”。
同时,这些人还不一定对罗马皇帝抱有忠诚的态度,成为了威胁罗马稳定的因素。但无论如何,行省军事地位的提高却是显而易见的。
三、总结
总的来说,行省制地位的提高涉及了经济、政治和军事三个层面,这足以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经历的巨大变革。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既是罗马不断扩张后的必然结果,也是历代罗马统治者所共同推动所造成的局面。
行省地位提高固然能够带动整个罗马的发展和繁荣,但相对应的,它也加剧了罗马政治、文化以及其他层面的复杂性,使罗马变得不再纯粹,为其之后的衰亡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