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92年中国第一次股灾在哪里发生?1992年8月20日深圳810事件爆发
迪丽瓦拉
2025-07-14 16:03:23
0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92年中国第一次股灾在哪里发生?1992年8月20日:中国深圳发生股灾,震惊全国,史称“810事件”。

有个老电影叫做《股疯》,讲述的是当年上海全民炒股票的疯狂一幕。

其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画面:一群股民因远离证券公司的大屏幕而看不清价格。结果,股民中的一个瞎子,竟然睁开了眼睛看到了屏幕上的字,还兴奋的告诉大家“股票涨了”。

人家说见钱眼开,能够让瞎子睁眼的也只有钱了。

我们看看1992年中国第一次股灾。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在全国率先投入试运行,在次年4月获得中央正式批准。

而深交所刚刚开张,立即就出现惊人的暴涨。

4月正式运行没多久,深交所5只龙头股深发展、万科、金田、安达、原野就开始猛涨。

到了半年后的11月,这5只股票平均涨了10多倍,这在全世界股市中也是罕见的。

到了1992年底,深交所有24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490亿元。

此时股票的涨幅非常惊人,任何人只要设法买到股票,就是稳赚不赔,短短一两年内还会有数倍收益。

股民最大的问题不是怕股票会跌,而是怕买不到股票。

在1992年,购买股票采用配额制度,防止个人购买过多。

这就引起了1992年的810事件。

深交所规定,新股上市采用中签表形式。深交所会发布500万张中签表,其中50万张会中签,中签率大概是10%。中签的股民才有资格购买新股,发放中签表的时间只有2天。

一张中签表必须对应一个身份证,借此进行配额制度。

此时股市,却已经浮躁的不行。

很多股民认为,新股上市以后必然猛涨到10倍以上,只要中签就等于发了大财,相当于中了彩票。

在极短时间内,有300多万张身份证被寄到了深圳,加上本地人的身份证,总数高达近千万张身份证被用来购买中签表。

政府规定“每一身份证限购新股中签表一张。为减少排队人数,每一排队者最多可持有10张身份证买表”,当天排队人数仍然达到120万人。

90年代,买火车票不是很方便。由于周边很多人聚集到深圳,从广州到深圳的火车票瞬间脱销,在黄牛手中的价格翻了10倍。深圳大小酒店、宾馆、招待所全部爆满。

8月8日当天,120万人在300多个销售店排队,等待以每张100元的价格购买中签表。

在1992年,100元不是小数目。

大家记不记得,电影中于荣光那句“一个月才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啊”!

这也不是胡说,那时候中国人收入就是这样。

当年深圳蛇口著名的港资凯达玩具厂一个普通的女工,月工资可以挣到300元以上,另外再加上各种福利,月收入是普通公务员的好几倍,以至于有了“娶女就娶凯达妹”的说法,可见100元的珍贵性。

深圳政府出动了近万名警力维持秩序,然而购买现场仍然混乱。

中国人只有一种情况下才会奋不顾身,就是为了捞钱。

这次排队又是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120万人排队,也就是说他们一共要买1200张中签表,实际上只有500万张。僧多粥少,冲突就在所难免。

期间因为排队先后和争抢,香肠发生了多次打斗,还有不少人被挤伤或者中暑,陆续被送到附近医院。

原定2天销售完毕的中签表,仅仅一个上午就销售一空。

大量排队群众没有买到中签表,他们一致认为实际发售的表绝对不到500万张。

原因不复杂,一些销售网点明显出现内外勾结,明明有数千人排队,最终只有30多人买到中签表,其余的中签表不知去向。

有的销售点更是牛逼,这边还在排队抢购中签表,那边就有黄牛拿着刚从内部买到的几十甚至几百张中签表,以近千元的高价出售。

大量没有购买到中签表的排队群众,都极为不满。

当天,市长热线收到400多个投诉,公安局收到90多个投诉,还有多批群众跑到政府门口讨说法。

到了10日晚上,不愿意散去的排队群众越聚越多,数量高达上万人。其中数千人打着“坚决反对作弊”、“反对贪污”、“我们要公平,我们要股票”的横幅,从东门南塘街聚集后,会合宝丰大厦聚集的人群沿着深南中路向市政府方向游行。

沿途游行队伍迅速扩充,各销售网点的股民知道后又一批批赶来,形成燎原之势。

晚上8时左右,情况恶化,数万人围在市政府周围,还阻塞了深南中路,造成交通中断。随着事态进一步发展,少数人开始使用暴力,砸汽车,砸摩托,攻击执勤干警。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810事件,也是首次因为股票市场发生了的群众事件。

游行期间出现了打砸抢,最终公安防暴队向密集人群施放了催泪弹,又动用高压水枪来驱散队伍。

然而,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哨阵地,这里的干部是有水平的。他们很明白,这种事情单纯依靠驱散是搞不定的,必须解决群众的实际需求。

当地政府连夜进行腐败方面调查,研究如何善后。

调查结论是,确实有10多万张中签表被私下倒卖,涉及此事的政府内部人员有4000多人,其中包含处级以上干部33人。自然,这是官方声明,实际上有多少张中签表被倒卖,谁也不知道了。

这不算什么稀奇事,对于一个腐败横行的国家来说,“倒手三分肥”,“雁过拔毛”就是大家认可的潜规则。

远的不说,中国是什么时候解决了春运购票难问题。

大体是2015年前后,12306网站全面运行,开放了二代居民身份证购票,更重要的是铁路运输能力有很大提升,这才将持续了七八十年的铁路部门内部倒票问题,大体解决了。

即便是改革开放前的六七十年代,各大火车站也不乏黄牛的存在。这些黄牛通常是车站内部人员的亲友或者熟人,靠山吃山,通过内外勾结倒票混饭吃。一张小小的车票上的腐败,就需要治理长达50年,可见制度性腐败的深入骨髓。

为了平息民怨,深圳政府决定将明年的5亿元股票配额,放在今年来发售,也就是说临时增加500万张中签表,在第二天进行发售。

这让发售中签表总量达到1000万张,可以保证几乎所有群众都买到,民怨就这样被平息了。

不过,810事件说明了很多问题。

大家都能看出的一点就是,政府缺乏妥善管理股票市场的能力和经验。

一时间,很多股民转而对股票市场失去了信心。

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就在1992年下半年,第一次股灾就来了,股市出现了暴跌。

股市之所以暴跌,同之前的暴涨也是分不开的。

同时期的上海证券市场,出现了全球罕见的无量涨停和全民炒股现象。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起航,在短短三个月里快涨至1500点以上,达到1993年2月15日的最高值1537点收盘,共增长了1100多点,涨幅高达284%,堪称世界奇迹。换句话说,整个市场中几乎每个投资者都是赚钱的。

随后而来的,就是股市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

这还不算,过山车式样的涨跌,根本无穷无尽。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它的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来得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地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了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这一次下跌基本上没遇上任何阻力,但下跌时间较上一轮要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

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股票大涨诞生了很多暴发户,有人回忆:“1990年,深发展1股拆细成32股,每股面值从88元变成2.75元,后来最高涨到了140多元,即使只买27500元的深发展,几个月内也能挣到100多万;早期的金田、原野面值都是10元,后来都进行了拆细,1股变成10股,通过这些股票也能够几个月内挣到上百万。据我了解的情况,当时就有挣到上千万的。”

当然,普通老百姓很难赚到这么多钱,股市投资胜利者多是有背景的大户。

普通的小投资者,往往会被股市的大跌而吞噬。

此时还没有10%的涨跌停板制度(要到1996年底才出现),股票一天跌一半也是寻常事。

90年代初期,因炒股而跳楼上吊的人不是少数,倾家荡产更是毫不稀奇。

很多投资客,直接把中国大陆的股市称作为“大赌场”!

当时报道这么写:1993年4月,乐山电力一上市就受到追捧,IPO当天股价最高冲到50元,自认为擅长炒股的宋大民以37元左右的价格买入。3个月后,他沮丧地发现,乐山电力的股价跌到不足4元,还在继续下跌。被迫割肉出局的宋大民,那段时间感觉天昏地暗,浑身无力,走路时连腿也比平时重了好几倍,他甚至感觉生活无望,走投无路了。

亏损九成资金的股民并非宋大民一个人,小股民从来都在股市中处于被动地位。

上证指数从1993年2月达到1558点后就一路下跌,1994年7月29日跌至最低点325点,股民中赔得血本无归的比比皆是。

宋大民后来检讨自己:“1995年之前,基本上是跟着消息瞎炒股,就是赚钱也拿不住,在股市里跑龙套,赚的钱都交了学费。”

此时,深圳股市同样也出现了暴跌,报道这么写:810事件后,深圳证券市场萧条,股市呈萎缩状态,交投清淡,股价超跌,日交易量最低不足亿元,广大股民承受着极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深圳各大银行头寸不足,产业结构调整缺乏金融业的支撑。“810”事件导致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深圳证券市场与上海证券市场的差距越拉越大,当时已经不是“沪强深弱”的问题,因为国务院已经开始清理各地的交易中心,低迷的深圳证券市场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国外有个著名的金融学曾这么说:在很多法律不健全、金融规则形同儿戏、官商勾结的发展中国家,股市只是权贵掠夺老百姓财富的一种手段罢了!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张... 好的,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保持原意,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让内容更丰富: --- 无论是在任何一个三...
原创 有... 当然!我已经根据你的要求将文章重新改写了,尽量保留原意的同时添加了更多细节描述和丰富的情感。以下是改...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从贫困中崛起的开国皇帝,经历了从一介平民到登基称帝的伟大转变。他不仅完成了人生的逆袭,而...
童飞:明代《王文成公全书》刊刻... 内容摘要:明刊《王文成公全书》现存郭朝宾杭州初刻本、谢廷杰南京重刻本、黄纪贤桂林翻刻本三种版本。前两...
志说南宁 | 清朝的南宁(一)... 清军入关以后,一路南下,先后打败岭南地区的抗清武装和吴三桂军,确立了对岭南地区的有效控制。清朝前中期...
原创 本... 虽然希腊的王室历史复杂且动荡不安,尤其是在不断更替的君主们之间,很多人可能对这些历史细节感到陌生,但...
原创 这... 文:jinnie 爱新觉罗·显琦,是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女,肃亲王善耆最小的女儿,被世人称为“大清最后一...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明朝的创立者和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而在他众多的子嗣中,有一位较少为人知,他便是朱元璋的第五...
原创 地... 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 “要为李白这个名字增光,而不是让李白给自己增光。”这是李白生前的座右铭,展现了...
原创 朱... 朱元璋,这位被誉为“土豪皇帝”的历史人物,堪称大明王朝的独特代表。他出身于贫困且艰难的背景,经过无数...
原创 明... 曾秉正的悲剧:明代清官为何结局凄惨? 一、洪武朝的清官典范:曾秉正的仕途轨迹 明洪武九年的春天,紫...
原创 西... 下面是改写后的文章: 《——·前言·—— 王莽篡汉,一位忠臣的反叛,起兵十万讨伐新朝,虽然最终...
原创 挪... 5月22日下午,挪威、西班牙和爱尔兰这三个欧洲国家出人意料地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且这一决定将在5月...
原创 北... 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
原创 黄... 1924年,黄埔军校完成了轰轰烈烈的招生工作,正式开始了第一学期的教学。蒋介石作为校长,也开始在校内...
原创 朱... 1368年,经过十五年艰苦的征战,朱元璋终于成功登基称帝,开创了大明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特色的开...
原创 华... 开国上将钟期光有一个特别有趣的外号——“妈妈主任”。这个名字的由来,其实包含了两个非常独特的含义。首...
谁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 要说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到底是谁,正儿八经的史书里还真没写。 不过靠着民间传说和文献里的蛛丝马迹...
抗战胜利80周年重点电视剧创作... 本文转自【光明网】;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1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原创 明... 明代家宴上的妙对奇缘:李振方与张鹤鸣的文化传承佳话 一、大儒李振方的学术人生与家族荣光 (一)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