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时期,因为残酷的战斗,部队指挥员伤亡较大,一些指挥员因伤就地安置,最终与部队失去联系。有些人后与部队彻底失去联系,有些坚持多年找到了组织,像段苏权少将。
1934年,段苏权所在的黔东独立师担负掩护主力东进的任务,在作战中,他脚踝负伤。为了不拖累部队,他留在地方养伤。
虽然没有作战任务,但留在地方也处处危机四伏,白匪时不时就来老乡家里搜查,他被安排到了一个山洞养伤,用一些中草药治疗伤口。最终不想拖累老乡,而离开去找部队,结果与部队失去联系。
就这样,他只能拖着还未痊愈的腿,几经周折回到了家乡,一直没有打听到部队的下落。直到抗战爆发,他村里有一位抗战受伤的老兵回来,他才得知部队的情况。于是,就马不停蹄告别亲人去找了八路军办事处。
找到了组织,也找到了老首长,他把这段时间来的经历向组织交代了一下。接受了组织对他“掉队”三年的历史审查。还到了抗大和马列学院学习,后被安排到了北平军分区担任政治部主任、政委。
解放后,他更是担任一军主帅,先后担任热河军区司令员、冀热察军区司令员、东野八纵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解放后,他被评为了正军级,按级别可以授予中将,但又因那掉队三年的历史原因,与中将失之交臂,被暂授少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