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在民国,军阀养活一个师需要多少钱?难怪当年军阀大都不搞建设
迪丽瓦拉
2025-07-14 21:04:39
0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军阀四起,他们拥兵自重挥斥方遒,威风极了。譬如当时的东北军阀张作霖,在江南地区强横无比的孙传芳等,这些军阀们个个都称的上一代枭雄。

军阀们秉承真理掌握在武力之上的原则,疯狂的扩张自己的地皮和军队,只有武力足够强大,才能在当时的乱世中站稳脚跟。

这也不禁让我们产生疑问,在当时那个混乱时代下,供养一个师的兵力究竟需要多少钱?为何当年的大多数军阀,为什么不去搞建设呢?

军队衣食住行开支

要想知道供养一个师的兵力需要多少钱财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师究竟有多少人?按照民国时期来说,一个师的人数大约在10000上下。面对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首先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譬如衣食住行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首先是衣,既然是军队,统一的军装肯定是少不了的,统一的军装可以让士兵产生对部队的归属感,也对打胜仗有着极大的帮助。

按当时的造价来算,一套军装的造价为2块大洋,倘若军队服装分冬夏两套,再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配饰,可能一人就奔5块大洋去了。如此算来光是军装方面,一个师就得耗费五万块大洋。

而平日里的居住同样是一笔不小的开支,10000人的规模总不至于风餐露宿,再加上军队伙食和住宿一定要好,毕竟吃饱了饭才能打胜仗。

按照民国市价来计算,一担米(约178斤)需要五块大洋,倘若这些士兵每天只吃米饭的话,一年也要九万块大洋,但显然只吃大米是不可能的。

如若加上其余菜品和肉食,以及行军过程中的住宿,一个师的兵力一年怎么着也得20万块大洋起步。

除了这些基本花销以外,俸禄是必不可少的,毕竟不能只让牛拉磨,不让牛吃草吧。

当时的人参军也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民国时期的军阀为了吸引人们参军,通常会开出高俸禄来招揽百姓。

通常当时士兵的俸禄为一年20块大洋,军官为一年50块大洋,按照10000人的部队计算下来,一年最起码得花销20万块大洋。

军队战争开支

算完了日常衣食住行的开支,接下来就是军队最主要的开支了,行军打仗必然要配备枪械弹药。

首先是枪械,冲锋陷阵的大头兵们每个人都会配备一条老式步枪和五百发子弹,这种步枪造价并不高,而且当时例如张作霖这样的大军阀已然拥有自己的军用品工厂,因此一个大头兵的军械配置30元足矣。

军官会配备毛瑟手枪,别看枪不大,但做工成本可比老式步枪昂贵的多,加上弹药,军官的军械配置需要五十元左右。这样下来一个师一年光配备武器弹药就要花费40万大洋左右。

这些只是最基础的,子弹是消耗品,随时随地的战争下,子弹的消耗更是个天文数字,从枪管里打出去的不是子弹,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而且光这些设备显然是不够看的,当时国内已经出现了重机枪,手榴弹等先进武器。民国低水平的工业实力显然不足以造出如此装备,只能花大价钱从国外购买。

为提升作战能力,这些先进武器的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重机枪在当时非常稀有,甚至于一挺机枪的价格高达7000块大洋,手榴弹也并不便宜,如此算下来,一年又是一笔50万块大洋的支出。

民国时期的军阀战争多为占领土地,因此极度频繁,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对于这些阵亡的战士,丧葬抚恤金是必须要发的。

一是出于人道主义,这些战士都是家中的劳动力,二是为了彰显军队体恤士兵,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参军。别小看这笔支出,当时的士兵训练并不有素,而且保护设施落后,伤亡是极其常见的事情。

为什么不搞建设

这样粗略的一算,一个师一年下来的花费,怎么也得二百万上下。想要在军阀中站稳脚跟,一个师的兵力显然是不够的,要知道当时的东北王张作霖手中掌握着35万兵力,以及各种新型现金武器装备,如此一来每年的开销可谓是天文数字。

而大多数军阀不愿意搞建设的原因也是呼之欲出,因为太穷了,当时的军阀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每个人的身上都因为供养军队而负债累累。

想要通过搞建设来维持军队的花销,估计等建设初见受益的时候,军队都已经分崩离析了。

现如今有这样一句话:“最赚钱的事情早就写在刑法上了。”这句话在当年依旧适用,这些军阀们通常会利用一些特殊途径赚钱,譬如走私,贩卖违禁物品等。

更有甚者,有一位西北军阀甚至大肆鼓励手下百姓种植鸦片,以此来供养军队。

除了这些途径以外,军阀们通常也会接受西方国家以及势力的捐赠和帮助,对于那些西方列强来说,民国越乱,他们越好趁机坐收渔翁之利,而资助军阀,使得国内战争不断正是他们想要看到的局面。

军阀们有了这些方面的收入,自然不会花费大量时间搞建设,而是美美的拿了钱财,转头又开始了抢占土地,抢占资源的行动之中。

结语

从军阀们的军队开销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对于社会的影响多么巨大,军阀们自身负债累累,哪怕是东北王张作霖最终为了发展,也不得不上演一出欠日本人2亿大洋不还的大戏。而最后的最后,战争的惨痛后果还是要由最无辜的平民百姓去承担。

再反观我们现在的社会,再也没有了战争的纷扰,但是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安于现状,更要居安思危,努力强大自己,报效祖国和社会。

毕竟当下的和平只建立在祖国繁荣昌盛的基础之上,而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需要去做的,就是努力奋斗,把这份繁荣昌盛传承下去,以求得更长久的和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幸... 前言:大明王朝在建立之初就定下了封建诸王的国策,目的是让这些皇帝的亲儿子们作为戍守边疆的领兵大将,起...
原创 “... “人尽可夫”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作风轻浮,不检点,把所有男人都当作自己的丈夫。但需要注意的是,在...
原创 辽... 众所周知,上世纪初,晚清的政权便逐渐开始崩塌。在1911年之后,统治了百年历史的清王朝彻底覆灭。当然...
原创 欧... 前些天,桃花石杂谈给大家介绍了那支100多人的西班牙远征队如何征服印加帝国的历史。在其中我们提到,在...
原创 三...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文明起源不仅仅是从有文字记录开始,还有原...
原创 三... 前言: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八月,权倾魏国朝野的相国、晋王司马昭去世。还没等皇帝曹奂高兴几天,司马...
原创 清... 一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到19...
原创 南... 1927年8月1日,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把广大国民从麻木中唤醒,并且表明势要将革命进行到...
原创 苏... 1991年8月18日,此时的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正在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福罗斯别墅旅游度假,以苏联共产党...
原创 少... 01 引子:历史上废立帝王的几种模式 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古今中外,以天下为家的...
原创 诸... 大家应该都看过《三国演义》吧,在诸葛亮出场之后几乎每一场战争都是预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给人一种无...
党史故事 | 曾服务两位革命先... 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台颇具年代感的黑色打字机,它曾经先后为孙中山和李大钊两位革命先驱...
原创 比...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李牧,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和岁数虽然大了,但是仍然能发挥余热的廉颇,一仗干翻四十...
原创 回... 2010年年底的一天,浙江省兰溪市柏社乡里一对祖孙行走在乡间小路,这看起来很平常的一幕却让周围的村民...
原创 文... 一提到古代文人,在大众的脑海里总是会浮现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因为受到很多影视剧的影响,总觉...
原创 从... 贾诩曾侍多主,早年跟随在董卓左右。董卓死后,贾诩成为李傕郭汜二人的谋臣,并辅佐二人成功夺下长安。后又...
原创 山... 山西是华北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京津冀通往西部的一个重要通道。山西有2769万居民,国土面积15670...
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再次引起世界关注。在此前摸清“家底”总量超2.6万件的基础上,马王堆汉墓文...
原创 大... 抗战结束后,经过重庆谈判后,虽然签署和平建国的协议,但这只不过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罢了。签署和平建国的...
原创 安... 关键词:东至县历史名人,章阁村,章大光,康桥村 作者:童钦子 章大光是安徽省东至县的历史名人,开明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