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年后重新复爵,昔日猛虎变绵羊:记正统年间的大明晋王家族上篇
迪丽瓦拉
2025-07-14 21:03:33
0

前言: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六月的时候,从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到太原府的官道之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来自于山西各府、州、县的官吏以及生员、耆民等云集于此,翘首等待着他们的朝见对象:晋王朱美圭的出现。

巡抚河南山西两地的行在兵部右侍郎于谦(对,就是日后北京保卫战的那个于谦)很快知道了这件事情,他非常震惊,因为这些人压根就没向礼部报备,全都是自发行为。这山西到底是朝廷的山西,还是晋王的山西?兹事体大,于大人立刻向朝廷上奏,要求对此进行严格禁止。

近因晋王之国,山西各府州县官吏、生员、耆民人等俱往朝见。动经旬日,妨误实多。臣考得先该礼部奏准官员有事朝见亲王,须有该部行移方许离职。宜通行禁止,庶使免妨误礼无繁文。—《明英宗实录卷七》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写过,自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晋王朱济熿被废黜之后,晋藩就一直没有再册封一位新的亲王。那么朱美圭为何能够复爵,晋王家族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又有哪些故事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

晋宪王朱美圭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驾崩,遗诏由时年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由于主少国疑,朝廷决定改变宣德朝对于宗室的高压政策,对各地的藩王进行一定程度的安抚。此时如何处理已经绝封八年的晋藩,摆在了小皇帝和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张氏面前。

二月初九日,朝廷派驸马都尉王谊为正使,都给事中卜祯为副使,持节册封晋恭王嫡孙平阳王朱美圭为晋王。英宗同时给朱美圭写了一封信,让他重新搬回太原居住,晋府遗留的房屋、器皿、田地、园林也如数奉还。然而蹊跷的是,就在册封使者星夜兼程赶往平阳府之时,已经被废黜多年的前晋王朱济熺却在二月十二日突然去世。

皇上临御之初,封平阳王为晋王,复居太原。诏使在道,王以疾薨,不及闻,时宣德十年二月十二日也。有司以闻,诏复晋王爵,赐谥曰“定”。—《晋定王圹志》

英宗闻讯之后,下旨将朱济熺追复为晋王,谥曰定。谥法“追补前过”曰“定”,也算是朝廷对朱济熺的一点补偿。晋藩的首封亲王是晋恭王朱棡,晋定王朱济熺是其嫡长子,平阳王朱美圭则是其嫡长孙,故而由其袭封晋王名正言顺。

皇帝的伯父

朱美圭和宣宗一样,都生于洪武三十二年(即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史书中虽然没有给出其出生月份,但必然大于生于二月初九日的宣宗,故而英宗对这位新任晋王的称呼是“伯父”。

朱棣虽然是老四,但他的长子朱高炽在太祖诸孙中排行第四,仅次于皇嫡长孙朱雄英、建文帝朱允炆和晋定王朱济熺。朱雄英早夭无嗣、朱允炆一脉已被剥夺皇室身份,故而朱高炽继位后给了朱济熺一个尊称“兄王”,宣宗继位后更是尊称其为“伯王”。

然而朝廷的心思你不要猜,仁宗、宣宗在位之时,朱济熺虽然恢复了冠带,毕竟身份上并非亲王,却还能被称为“兄王”和“伯王”。等到朱美圭进封晋王之后,英宗却只称呼其为“伯父”,“伯王”的称呼消失了。这么说有证据吗?当然有。

宣德十年七月,晋府千户周礼谎称前往晋祠行香,实际上却跑去北京奏事。英宗让晋王对其治罪,朱美圭唯恐祸及己身,赶紧上表引咎自责。英宗哭笑不得,回信对晋王进行安抚,里面就出现了“伯父”这个称谓。朱美圭薨逝后,英宗大大咧咧地称呼嗣封晋王朱钟铉为“弟”,皇帝终于免去了称呼别人为伯父的尴尬。

上复书曰:“比者御史三司言周礼事,盖门禁关防职所当言。于伯父无预,何必深自引咎?尚冀安心坦怀,以副朝廷亲亲之意。”—《明英宗实录卷七》

重振晋王府

八年的荒废,足以让一座规模宏大的王府面目全非。此前长达十年的监禁,让朱美圭的身体落下了严重的隐疾,所以时不我待,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晋王府重新焕发光彩。我们来看看这位新任晋王都做了些什么。

其一、对于山西三司拒绝归还原属晋府财物的行为,晋王朱美圭采取了正面硬刚的方式,直接向朝廷上奏。当时内阁三杨之一的少傅、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也不得不出来和稀泥,让礼部侍郎章敞赶往太原,和晋王一起解决此事。

其二、朱美圭本人虽然已经拿到了晋王的金册、金宝,但其妃孔氏手上还是当年做平阳王妃时候的镀金银册。这是名分大事,不可马虎,朝廷方面很快就给孔氏补授了晋王妃册封金册。

癸丑,赐晋王美圭妃孔氏金册。以晋王进封,妃应改授册故也。—《明英宗实录卷二十》

其三、对晋藩始祖晋恭王坟园的殿堂楼宇进行“修葺”,对已经“损敝”的晋府仪仗进行“易造颁给”,这些都是恢复王府威严的合理要求,英宗全都一一满足。

其四、当初废黜晋王之后,晋府乐舞生、厨役、乐户也都革除,现在都要全数恢复。

晋王薨逝

短短数年时间,已经没落的晋藩重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不得不说朱美圭确实有两把刷子,当年太宗、宣宗对他们父子的提防,一点也不多余。

然而就在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六月二十六日,朝廷派出魏国公徐显宗为正使,给事中李素为副使,持节前往太原,准备册封晋王庶长子朱钟铉为榆社王,庶次子朱钟铎为徐沟王之时,晋王朱美圭却在六月二十七日薨逝,享年四十三岁。

消息传到北京之后,英宗辍视朝三日,赐谥曰宪。谥法“行善可纪”曰“宪”,是一个美谥,同时史书中也对朱美圭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和厚易直,恭事朝廷久而愈笃”。有十年庶人经历,再做了十三年平阳王,朱美圭自然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晋王一爵,也只能“恭事朝廷”。昔日威震山西的晋王,也不得不把自己变成一只绵羊。

对于晋宪王的身后事,山西三司打算派发军夫四千人为其修建墓园。此举被于谦认为“派买物料太多,绘饰房屋过侈”,要求降杀其制。最终朝廷把军夫人数减少一半,其余房屋仍按照旧制修建。

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朝廷命定国公徐显忠为正使,给事中吴昇为副使,持节封晋宪王庶长子榆社王朱钟铉为晋王。说句题外话,朝廷很给面子了,两次册封朱钟铉的正使,一个是魏国公,一个定国公。此外对于山西布政司请求削减晋王岁禄的要求,英宗也予以驳斥。

己未朔,山西布政使司奏:“榆社王钟铉已于今岁五月册封为晋王。其岁禄宜以受封日为始,减数支给。”上曰:“王之岁禄万石,岂可减也?其全给之。”—《明英宗实录卷九十四》

晋定王诸子

朱济熺去世后,墓园就修在了平阳府。因此在朱美圭返回太原之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看守晋定王墓园?经过一番商议,最终朱美圭带着老五朱美垣、老六朱美塎、老七朱美堣和老八朱美堛回太原,而年龄稍长的老二朱美垸、老三朱美垙和老四朱美埻则留在平阳看守父王坟园。

此外由于朱济熺已经被追复为晋王,则其诸子自当由镇国将军进封郡王。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八月,朝廷正式册封晋定王次子朱美垸为交城王,第三子朱美垙为阳曲王,第四子朱美埻为西河王,第五子朱美垣为方山王,第六子朱美塎为临泉王,第七子朱美堣为云丘王,第八子朱美堛为宁河王。

此外朱美圭的三个女儿灵石县主、文水县主和定襄县主分别进封郡主,其第七妹也获封平城郡主。

由于从小备尝艰辛,朱美圭兄弟间非常团结。朱钟铉进封晋王之时年仅十五岁,府中门副陆旺趁机欺侮幼主,全靠五叔方山王朱美垣出头为其打抱不平。而在朱美圭薨逝之后,交城等王自请来太原为兄长奔丧。这本是人伦大事,但是朝廷显然不乐见晋王府内部如此铁板一块,故而英宗不肯同意。

癸亥,交城王美垸奏:“晋王薨逝,欲偕阳曲王、西河王奔祭几筵。”上以往还跋涉非易,复书止之。第令其于府中为位哭临,而遣人诣太原致祭,以尽同气之情。—《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一》

当年到了太原以后,老七云丘王和老八宁河王因为年幼,跟着大哥一起住在晋王府中。老五方山王和老六临泉王,则以原先的庆成王府为府邸(庆成王已迁居汾州)。而在大哥薨逝之后,云丘王感到和侄子朱钟铉一起住在晋王府中多有不便,想回平阳投靠二哥交城王。这里我们补一句,老八宁河王和侄子朱钟铉同岁,可能还有很多共同语言。云丘王比侄子大了八岁,在太原人生地不熟,确实不如回平阳更加自在。

戊寅,晋府云丘王美堣奏:“幼随父晋定王居平阳府,后随长兄晋王居太原府。今兄薨,与侄榆社王同居不便。欲仍回平阳祭扫定王坟,随二兄交城王居住。”上复书从其请,命工部行平阳府卫选空闲房屋堪处者以闻。—《明英宗实录卷八十四》

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四月,临泉王朱美塎有疾,英宗让太医院择医赍药前往太原为其治疗。也许是当年的囚禁生涯确实给众人留下了隐疾,当年九月临泉王朱美塎去世,年仅二十八岁。谥曰庄简,特赐圹志。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临泉庄简王之母孙氏去世。由于身在平阳府的阳曲王朱美垙也是孙氏之子,故而他向英宗乞哀,希望能去太原为母亲送丧。为母送丧,显然比当初为兄送丧更理直气壮,况且此时晋王年幼,晋藩已不足为惧,英宗破例同意了阳曲王的请求。

乙巳,阳曲王美垙奏:“臣先奉敕留居平阳,守父晋定王茔园以供祀事。时弟临泉庄简王年幼,同母孙氏往太原住居。近闻母病故,臣不胜哀痛。乞许亲诣太原送丧,以尽人子之道。”从之。—《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八》

结语:晋宪王共四子,除长子进封晋王,次子封徐沟王外,第三子朱钟鏸和第四子朱钟鋐在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分别被封为河东王和太谷王。而晋王朱钟铉的成婚时间在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王妃王氏是北城兵马指挥王逊之女,可惜四年后便不幸去世。此后晋王又以王逊季女为晋王继妃,姐妹同为王妃,也算是一段佳话。

由于晋藩宗室成员众多,恭王系各家郡王在正统年间的故事,我们放在下篇再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从... 贾诩曾侍多主,早年跟随在董卓左右。董卓死后,贾诩成为李傕郭汜二人的谋臣,并辅佐二人成功夺下长安。后又...
原创 山... 山西是华北的一个重要省份,也是京津冀通往西部的一个重要通道。山西有2769万居民,国土面积15670...
考古发掘50年 马王堆汉墓文物... 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年,再次引起世界关注。在此前摸清“家底”总量超2.6万件的基础上,马王堆汉墓文...
原创 大... 抗战结束后,经过重庆谈判后,虽然签署和平建国的协议,但这只不过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罢了。签署和平建国的...
原创 安... 关键词:东至县历史名人,章阁村,章大光,康桥村 作者:童钦子 章大光是安徽省东至县的历史名人,开明绅...
原创 亚... 众所周知,韩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在他们的世界里,他们拥有着全世界最久远的历史,也是世界文明的“发源...
原创 朱... 在古代的开国皇帝当中,朱元璋的出身最为草根,小时候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后来又去皇觉寺当了和尚,还一度...
原创 三...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三国演义中有六大名将本是明玉,却被自己的原老板视若敝履。下面学爸就...
原创 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帝王最重视的事情莫过于军事,而兵制又是军事体系的中流砥柱,对王朝的兴衰起到了至关...
原创 他... 在汉初历史上,郦食其这个名字代表着智慧和悲剧! 作为一个出身平凡的文臣,他凭借其非凡的谋略和雄辩的口...
七百年沙埋古都藏着哪些谜团?“...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即便坐在轮椅上,许倬云的右手也支着一根金属拐杖,身后还有人蹲着拉住轮椅,恐怕他从...
原创 故... 我国历史悠久,而且王朝甚多,跨度也很广,所以遗留的文物很多。这些文物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源远流长...
原创 台... 自从台媒爆出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珍贵文物破损,院方隐瞒信息一事之后,引起了两岸民众和众多海内外儿女的公...
原创 溥... 在封建王朝出现过很多朝代,清朝作为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想必大家对他的了解也是最多的。溥仪作为大清的...
原创 优... 在古代的皇帝中,康熙帝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被...
原创 别... 冷兵器时代的武器装备看起来差别不大,因此给了很多人错觉,什么秦军上千年所向无敌等奇谈怪论就出现了。实...
邓小平同志与湖北的七次“相逢” 8月22日 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纪念日 邓小平同志 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在他70多年波澜壮阔...
关守龙:九翼商道——新时代企业... 在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长河之中,儒家文化恰似一颗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明珠,历经悠悠岁月的...
原创 1... 你知道吗?我们现在看到的故宫都是经过了损毁翻修的,那你可曾见过清朝时期的 真实的紫禁城? 1900年...
原创 埃... 说起我们望山楚墓出土的那把越王勾践剑堪称是“世界第一剑”,因为这把越王勾践剑堪称是逆天国宝,历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