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导语: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这种现象发生在考古界再自然不过了,其实博物馆的大多文物都是“意外”的产物。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栽柳柳成荫”,考古学家们呕心沥血的付出还不如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喜。比如今天要和大家介绍的一座不请自来的古墓群。
文革时期,国家大力推行农田整改运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位农民意外发现了一个大土丘,要知道在此之前,这个土丘一度疑似古墓身份,农民不停的挖,终于挖出了古墓的痕迹。这个咨讯传到文物管理部门后,相关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然而还是晚了,大土丘早已被破坏的面目全非,此时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抢救性发掘。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插座
考古人员展开发掘,经确认这是先秦中山国古墓群。首先发掘的一号古墓和六号古墓,其中一号墓是古墓群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即使历经2000多年风风雨雨,原貌依然保存得完好。这两座墓出土了不少文物,例如像“错金银虎噬鹿屏风插座”、"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和"十五连盏铜灯"等这类国宝级文物。
方壶
确认墓主人的身份的主要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棺椁的层数,这座墓主是5层木棺,在古代5层棺椁仅国君可用;而陪葬品上的铭文也证明了一切——由一号墓出土的“中山王铜鼎”、“方壶”和“嗣子圆壶”,上面分别记载了中山国的历史,填补了史料中的缺失;而方壶上面刻了450个字,证实了一号墓主身份是中山王,名为“错”。
随着进一步的勘探,又在其周围发现6座陪葬墓、2个车马坑和1个杂殉坑。但一个现象考古学家非常感到痛心,就是无论一号古墓以及其周边陪葬墓,几乎都遭了盗墓贼的光临,更咬牙切齿的是,他们不仅贪吃还倒打一耙,在墓室里放了一把火,只剩下一些文物碎片。
就在考古人员不知所措的时候,事情发生了转机。站在一旁帮忙的民工无意间踩空,这一踩竟然踩出了一个大秘密。原来这是一个与主墓室互不相连的洞室,是用来储存陪葬物品的,以上所说的出土文物都来源于此,这种墓室结构,具有非常有效的防盗作用,也是它这么多年均未被盗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