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八路军一个团多少人?抗战特殊编制:全团5个连,总共700人
迪丽瓦拉
2025-07-14 08:03:29
0

作者:忘情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众所周知,1941年至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迎来了最艰苦的岁月。在日军重兵反复拉网式的“围剿”“扫荡”下,不少敌后抗日根据地变成了游击区,甚至沦陷区。

根据地人口降至百团大战前的一半左右,八路军数量由40万降到了30万。

面对困难,敌后抗日根据地因地制宜地采取了很多应对措施,顽强地挺过了黎明前的黑暗。

在诸多措施中,将主力作战团队缩编成小团就是其中之一。

很多人误以为,缩编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并非如此,其中颇有讲究。

早年创建红军时,编制并无一定之规,处于幼年时期的红军,出于迷惑敌人和鼓舞军民士气考虑,往往是编制大、人员少,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但到了土地革命中后期,1930年和1933年颁布了两次红军编制表,部队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其中,按“1933版红军编制”,

1个下辖3个步兵团的红军师在齐装满员时的总人数达6044人。

对于当时的各地红军来说,这个标准仍然过高。历史上只有红一方面军在长征出发前,经过突击补充兵员的

红1军团才真正达到了满编状态,整个军团也因此拥有了19880人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人员数量。

而同时期的红3军团有17805人,平均下来,每个师离满编状态还差了一点。至于同期的红5、红8、红9军团的其他师,经过补充后也只有5000人左右。

三大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时,蒋氏当局给的是“每师2旅4团”的丙种师编制。

八路军誓师出征时,115师共1.55万人,120师共1.4万人,129师共1.3万人,加上八路军总部直属队3000余人,全军共4.6万人。

在这个编制框架内,八路军各团均达到了2500人至2800人的规模,应该说是比较充实的。需要指出的是,誓师出征时,各营均是4连制,每连人数达150至180人。但是,八路军营属、团属支援火器的数量却严重不足,这直接影响到了战场上的指挥、调度和战术安排。

八路军深入敌后,发展壮大很快。最初编成的15个主力团都抽调出大量战斗骨干去组建新的团队,因此,等八路军3个师都完成了战略展开时,出征时的“四四制”编制已全部改成“三三制”。各连的人数也有明显减少。这个减少,一方面是因为战斗骨干大批调出,另一方面也是部队宿营条件的客观限制:

八路军多以连为基本战术单位分散活动,编制180人的连队在一个村庄内宿营时,各方面颇感局促。

而分驻两个村庄的话,又对部队联络、调度及应付意外情况造成了额外困难。

1940年下半年,华北八路军对主力团队进行了一次整编。

整编后的团大都由3个营9个连组成。

少数主力团每营编4个连,即3个步兵连、1个机枪连。团直属队一般编有机炮连、特务连(警卫连)、通信侦察连。每团兵力2000至2500人不等,也就是说,团辖12至15个连。

进入1941年至1942年后,上述规模的团,在日军反复拉网“围剿”的情况下显得目标过大。为谋生存、求发展,缩小部队规模已势在必行。这个时候,“小团”这种编制便应运而生了。

华北八路军的“小团”,由团部直辖5个大连,取消营级建制。

每个大连编3个大排。每排除了编制3个步枪班,还有一个机炮班。这个机炮班拥有1挺轻机枪和1具掷弹筒。一般而言,这样的大连编制人数在130人左右。5个大连加上团属侦察通信排及团指挥机关,

1个“小团”人数编制在700人左右。别看人数只是此前主力团的三分之一弱,但排级部队同时拥有直射和曲射支援火力,这不仅是我军历史上头一遭,而且还是这种“小团大连制”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在华北敌后,日军一般在县城里驻扎1至2个步兵中队。

重要据点一般驻扎1个日军小队,辅以数量不等的伪军。日军对八路军实施大规模“拉网围剿”时,一股以大队规模行动。而更频繁的日常“讨伐”,多以1个中队为规模。

当时的华北敌后战场,早年的日军野战中队已越来越多地被治安中队所取代。这些日军治安中队,总人数约在180人左右。由1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讯兵)和3个小队组成。每个小队有3个步枪分队和一个装备3具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组成,合计52人。每个步枪分队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这样算下来,

日军一个标准治安中队拥有9个掷弹筒,9挺轻机枪,以及70到80支步枪,另有近20支手枪。

两相对比,1个八路军大连拥有的轻机枪和掷弹筒数量,与1个日军小队相当,而人数和步枪数量却是后者的2.5倍左右。在预有准备的情况下,

1个八路军大连能和1个日军小队抗衡。

哪怕是打遭遇战,或是遭到日军小队突袭,八路军的大连都有能力全身而退。当然,具体的还得看我方指挥员的临场发挥。而

八路军“小团”若聚集起麾下的5个大连,兵力是1个日军中队的4倍,火力是其1.7倍左右,是有能力在野战情况下全歼1个日军中队的。

以上并不仅仅是纸上谈兵。事实上,在编成“小团”时,八路军各部都是挑战斗素养最高、战斗经验最丰富、战斗意志最强烈的老兵留下,武器装备也是尽量挑好的。其他的人员和武器基本都加强给地方游击队了。也就是说,实施“小团大连”制后,八路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甚至解决了由于扩军过快,导致部队军事素质下降及装备水平下降较快的问题。等于是在缩小目标、减轻群众负担、增强自身机动灵活性的同时,极大增强了主力部队的战斗力。

不少根据地的小团,编成后还以大连为单位调配武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因武器来源不一,口径各异而带来的弹药补给、调配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这样的小团,很适宜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敌后游击战。这种敌变我变的灵活思维方式,以及实事求是的务实做法,帮助八路军最终撑过了那段艰难岁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周... 周平王是否迁都,无法阻止周朝的衰退,其原因并不复杂,主要是因为西周的天子们已经把国力耗尽。 1. ...
原创 同... 中国历史上有着众多英雄人物,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无论成败,他们最终都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的...
原创 这... 如果要在《三国演义》中选出一个无可争议的顶尖高手,那么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吕布。在《三国演义》中,吕...
原创 刘...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去世的消息传来,整个国家陷入了深深的哀痛之中。大将军陈平却依然在奔波途中,...
原创 清... 清朝晚期,国力日渐衰退,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在1851年爆发了金田起义。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从广西起...
原创 他... 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大将胡美,他不仅是明朝开国功臣,还因为是朱元璋的岳父,拥有特殊的关系。胡美凭借着赫赫...
原创 三... 三国机密: 鲁肃的真实贡献与孙权的深情厚谊 大家好,今天小编将带大家深入了解一位在三国时期颇具影响...
原创 关... 在三国时期,曹操最渴望得到的武将,毫无疑问,就是关羽。他对关羽的特别青睐,甚至让身边的部下感到不满和...
男主也有失算时,藏海被庄芦隐重... 文|吴清浅 电视剧《藏海传》里藏海当上平津侯府长史后,先是搬入侯府内院郁园,接着能跟庄家人一起上桌吃...
原创 清...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朝代都涌现出众多文武百官,他们在帝王的统治下各司其职。无论是文官出谋划策...
原创 元... 朱元璋在处理蒙古女子的政策上表现出了卓越的智慧,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可谓极为仁慈。元朝时期,蒙古少数...
原创 太... 太平天国,这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起义,堪称其中的巅峰之作。它的战火曾蔓延至中国大约三分之二的省...
原创 朱...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皇宫辞世,一代帝王在历史的长河中画上了句号,然而,关于他的...
原创 杨... 提到李渊,大家应该都对这位唐朝的开创者相当熟悉。他出生于北周的一个显赫贵族家庭,并在年仅七岁时就继承...
原创 隋... 在《隋唐英雄》中,有许多重要人物,他们个个特点鲜明。例如,深得民心的秦琼、宁死不屈的单雄信,以及以算...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仅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王朝,还有一些曾经建立过的朝代,他们名义上拥有正式的国号和皇帝...
原创 宋... 宋康王,或称宋王偃、宋献王,他的姓氏为子,而名字为偃,属于戴氏。他是宋剔成君的弟弟,担任战国时期宋国...
原创 韩... 韩信被杀是必然的吗? 提到刘邦处决功臣,许多人首先会想到韩信。实际上,韩信只是西汉初期被杀害的众多...
原创 汉... 在汉朝历史中,虽然汉武帝刘彻名声赫赫,但真正实力最强的皇帝却是汉宣帝刘询(即刘病已)。虽说刘彻的威名...
原创 康... 鳌拜独揽朝政,成为康熙登基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康熙帝在八岁即位,当时的他年幼无力,显然无法掌控朝政。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