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马里历史:索-阿边界的确定,其实是被英国人“出卖”了
关键词:保护条约、索马里北部泽拉
前因:索马里与英国签订保护条约
1884年,索马里北部泽拉、柏培拉等地的氏族与英国人签订保护条约,同意英国官员长住索马里海岸地带,索马里变为英国保护地。
▲北方的英属索马里
后果:欧加登战争
1977年,索马里趁埃塞俄比亚因政变陷入混乱,派兵进入埃塞俄比亚东部的欧加登地区,试图夺回殖民时代丧失的领土,欧加登战争爆发。
▲欧加登战争
详细过程:
一、确定索-阿边界
1897年,在索马里不知情的情况下,索马里的宗主国英国与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旧称)签订条约,确定了索-阿边界,英国承认阿比西尼亚对欧加登地区的占领。这一条约奠定了今日索马里联邦共和国的疆域。
欧加登问题是索马里历史上的一块伤疤。由于19世纪末索马里还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是处于几个部落分治的状态,其宗主国英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承认了阿比西尼亚兼并欧加登,使得这一索马里人的传统定居地成为了阿比西尼亚领土。索马里独立后,甚至因此和阿比西尼亚大打出手,但也未能夺回欧加登。
既然索马里是英国的保护地,英国政府为什么白白将一大块领土送给阿比西尼亚呢?这还要从东非复杂的国际局势说起。
英、埃签订条约的十年前,哈勒尔(欧加登的贸易中心)的统治者阿布达拉赫·穆罕默德击败了入侵的意大利人,没想到阿比西尼亚皇帝孟尼利克趁虚而入,占领了哈勒尔,并任命堂弟马康南公爵为总督。
▲浅色的三角形地区即为欧加登
二、征服欧加登的索马里
孟尼利克刚成为阿比西尼亚皇帝,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所以占领哈勒尔之后他还不满足,命令马康南公爵继续向东,征服欧加登的索马里各部落。阿比西尼亚军队装备的是从法国、俄国采购的武器,索马里人根本不是对手,只能向宗主国英国求援。
接到索马里人求援后,英军一直按兵不动。欧加登到处是未经开发的丛林、草原,英国人对这里缺乏兴趣,不愿意浪费精力去争夺一块没什么用的土地。英国人任由马康南公爵向东扩张,最后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局面,那就是在英国属地上巡逻的是阿比西尼亚士兵。
▲孟尼利克二世
这个时候最难受的就是索马里人。比如说盖达布尔西部落的努尔酋长,他一年要向马康南公爵进贡一百只羊,否则就会遭到攻击,而承诺提供保护的英国人对此视而不见。
真正促使英国人改变态度的,是1896年发生的阿杜瓦战役。在这次战役中,阿比西尼亚击败意大利,意大利放弃了进军东非内陆的计划。这让英国政府意识到,阿比西尼亚的力量不可小视,必须寻求一个稳妥的方案,保证英属索马里海岸不会受到威胁。
因此,英国驻开罗总领事馆一等秘书伦内尔·罗德奉命出使阿比西尼亚,商讨解决索马里问题。
▲索马里盖达布尔西部落努尔酋长(前立者)
三、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英国当时正在和法国争夺尼罗河流域,非常希望与之相邻的阿比西尼亚至少能保持中立,相比之下,索马里是次要的。所以罗德出发前,英国就定下了友好协商的基调,换取阿比西尼亚对英亲善,为此甚至可以牺牲索马里的利益,底线是保住索马里海岸。
罗德见到孟尼利克,上来就开出了优厚的条件,表示英国可以允许阿比西尼亚通过索马里的港口运送武器,而且所有商品免税。孟尼利克则正式要求把欧加登地区划归阿比西尼亚。
罗德事先得到许可,可以放弃部分索马里领土,于是答应了孟尼利克的要求。除了阿比西尼亚已经占领的哈勒尔一带,英国又把更东边的豪德地区交给了阿比西尼亚,索马里海岸则归英国所有。
罗德为索马里人争取来的唯一权利,是阿比西尼亚人在协议附件中承诺,将公平对待“新公民”索马里人。索马里人作为这片土地的真正主人,对这份条约一无所知。
▲伦内尔·罗德的使团到达阿比西尼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
结论:
英国违背英索保护条约中的承诺,擅自把索马里的欧加登地区划给阿比西尼亚,以换取对方对其占领索马里海岸的承认。丢失内陆腹地,不仅限制了索马里的发展,更导致索马里至今仍与阿比西尼亚(今称“埃塞俄比亚”)存在领土纠纷。
【参考资料】《欧加登的贸易中心》《辞海·世界历史卷》《索马里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