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帝王心术:康熙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地敲打“自己人”高士奇?
迪丽瓦拉
2025-07-14 07:33:27
0

最近,青史君在观看历史剧《天下长河》时,发现了这么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每当聪明人高士奇“奉旨办案”时,公屏上满是“高相爷威武”、“就喜欢看高士奇出场”,等等等等,这样的溢美之词;

可是呢,在高士奇回京交差之际,即便是他的差事办得多么“完美无瑕”,作为领导人的康熙,都要或多或少地敲打一下“高相爷”;

更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按理说,作为非常欣赏高士奇的观众们,此时此刻最是应该义愤填膺、在公屏上大骂康熙“嫉贤妒能”才对,可是,绝大多数人都在称赞康熙圣明——对他敲打高士奇的做法表示支持。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康熙要三番两次地“明着”敲打高士奇?大家又为什么对康熙的做法表示支持呢?

今天,青史君就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康熙“敲打”起高士奇来,还是比较隐晦的。

比如说第一次,当时,高士奇与坐在銮驾上的康熙缓缓而行······

突然,康熙有意无意地说道:一直在北方作战的八旗军,在与吴三桂交手时,非常不适应南方的气候,导致疫病丛生;好在自己(康熙)博览群书、甄别出了两个药方送给了八旗将领,才解决了清军的根本问题。

然后,康熙看似无心地询问高士奇:你知道朕是从哪本书里找到的方子吗?

高士奇立马得意地说道:那一定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然后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自己对此书的见解,等着康熙赞赏。

谁知康熙却脸色渐变,最终狠狠地拍了一下轿子,说道:“本来以为这次可以难住你的!”

而我们都知道,康熙之所以没有难住高士奇,并不是因为高士奇有“未卜先知”的神力,而是因为他买通了康熙身边的太监,一直在“监视”着皇帝的读书记录。

不过,由于康熙只是怀疑,所以,他只是脸色突变,然后拍停了轿子,并没有过多地追究什么······

很明显:康熙帝的这一番举动是为了让高士奇有所惊醒。

可惜,正在春风得意的高相爷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

然后,下一次康熙就直接打脸了:

高士奇孤身一人、手持“金牌令箭”智斗两江总督阿席熙这一段戏码,绝对是《天下长河》中最为经典的故事情节之一。

当时,高士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将阿席熙等人“控制”在总督府内,然后,又以钦差大臣的身份贴出告示,规定期限,让债主前来提银销账;将向民间借贷才弥补了空亏的两江总督阿席熙逼到了“死角”。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雍正王朝》里也有类似的桥段,然而,不同的是:在《雍正王朝》里,钦差大臣图里琛和田文静最终据实奏报,将弄虚作假的诺敏送上了断头台;

而在高士奇这里,他却“两头讨好”,最终将可以搬到阿席熙的罪证,原物奉还;并在康熙那里为阿席熙好生遮掩一番。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高士奇会做人!

毕竟,阿席熙和康熙帝是“发小”,高士奇如果抓着阿席熙不放,最终只会引火烧身。

的确,青史君也不否定这个说法!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康熙帝那可是有名的“雄猜之主”,并且他在高士奇临行之前,还特意嘱咐过:要高士奇查明阿席熙到底贪墨与否,然后据实回奏。

所以,高士奇的所作所为,说得好听点叫“明哲保身”,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欺君之罪”。

而且,此事最关键的地方还在于:高士奇自作主张替阿席熙隐瞒的举动,破坏了康熙的根本利益。

我们设想一下:即便是高士奇知道,自己不能明着去“整治”阿席熙,但是,作为皇帝的亲信,他最起码应该秘密回奏,然后让康熙自己定夺到底该怎么处置。

最终,侥幸得生的阿席熙应该感激的人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康熙帝;而不是,他高士奇。

所以,在后来,早已洞悉一切的康熙才会特意让贴身太监梁九功,明着训斥高士奇:多读读明太祖的《大诰》,要知道雷霆雨露均是天恩,切不可自作聪明,私下做了人情。

虽然,高相爷当时汗流浃背、简直是吓破了胆,但是,从后来他后来的表现中来看:他还没有完全的地“惊醒”。

故而,才有了康熙亲自脚踩着高士奇,让其以后小心点的情节。

当时,康熙对高士奇说了这么一句话:(以后)在外面老实点,别神头鬼面地什么话都说!

康熙帝的这句话,乍一听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仔细一想就会发现:这绝不是康熙在“小题大作”、为难高士奇;而是在有的放矢。

我们都知道,在此之前,高士奇刚刚帮助康熙,从“政敌”手里解救了靳辅的儿子,并且斩杀了肆意破坏河道工程的一众宵小;可以说是着实帮助康熙出了一口恶气。

那么,为什么立下如此大功的高士奇,不仅没有受到封赏,反而被狠狠地教训了一番呢?

其实,康熙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当时,由于索额图、阿席熙等人的运作,康熙所重用的河道总督靳辅之子靳治豫由于“杀人”之罪,被判了斩立决。

作为领导,康熙在内心深处,是非常想要帮助靳辅的,可是,他又不能明着“拉偏架”。

所以,康熙一边派遣伊桑阿下去“监斩”,一边又让高士奇下去“查明实情”。

很明显:作为君主,康熙不想在明面上“破坏”国法、落下一个昏君的恶名。

可是,高士奇却在与伊桑阿的交谈中,直接挑明了康熙的意图;他直接对伊桑阿说,康熙根本就不想杀靳治豫,之所以这样完全是被逼得!

高相爷一句话就点明了领导的真实意图,这么一来皇帝的权威性何在?这不是明着在打康熙的脸吗?

所以,尽管高士奇一直实心用事,对康熙也算忠诚,可是,他自作聪明私自探听帝王隐私;又不经上报施恩于封建大吏;更是将神秘莫测的帝王之心几次三番地“点破”,让康熙颜面无光·····

那么,从这些角度来看:其实,被康熙狠狠踩了一脚的高士奇,一点都不冤!

#天下长河征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农拿着“小红本”去部队,司令... 1972年4月,时任济南军区烟台威海警备区司令员范天恩将军正在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他拿起听筒,...
抗战史上的今天:5月24日 岁月无声,历史有痕。八十载光阴流转,抗战的烽火岁月依然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
原创 民... 1959年12月,溥仪迎来了他的新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改造后,末代皇帝溥仪终于获得了特赦,成为了名副其...
原创 县... 1928年1月,寒风凛冽,雪花纷飞。一支身披国民革命军第140团军旗的队伍,在白雪皑皑的山区中艰难跋...
原创 1... 1981年5月7日,春末的空气温暖而宜人。曾经声名赫赫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正躺在病床上,脸色苍白,气...
原创 朱... 朱元璋欲置沈万三于死地,宴席上他指着一道菜问沈:“这是什么?”沈万三聪明应答三个字,保全了性命。 ...
原创 论... 咱今天来唠唠三国蜀汉那些事儿。一提到蜀汉的大将,很多人脑袋里第一时间蹦出来的,肯定是关羽、张飞、赵云...
原创 文... 1957年4月,毛泽东在与《人民日报》负责人谈话时曾言:“历史上不是常提‘文景之治’吗?实际上,文帝...
原创 台... 在抗日战争中,台儿庄战役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之一。李宗仁作为这场战役的指挥官,也因此被后世铭记...
原创 汉... 在阅读本文前,诚挚邀请您点击关注按钮,以便随时获取更多相关内容,同时也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
原创 臭... 随着影视剧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人物被搬上荧幕。这些人物的塑造,往往在编剧的巧妙笔触下发生了改变...
原创 古... 在阅读本文之前,欢迎您先点击“关注”,以便您随时查阅我们精心准备的系列优质文章,也便于与他人讨论和分...
再读《三国演义》,我才知道中年...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是在高考之后,算是比较晚的了,后来又看了1994版同名电视剧。那时候眼里全是...
原创 美... 当提到“世界第二”时,许多人可能会首先联想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这被广泛视为美国的胜利。美国...
原创 明... 写作是一项艰难的工作,作者们每天都在辛勤地撰写文章,只为生计而努力。因此,希望各位观众能够理解并支持...
原创 历... 纵观中国五千年辉煌历史,许多历史人物赫赫有名,流芳百世。正是这些历史人物,成就了影视作品中丰富多彩的...
原创 宋... 宋朝文艺圈才子柳永:情场的得意难掩仕途上的坎坷 柳永以其卓越的词作而享誉全国,他的一生如同一幅复杂...
原创 我... 1948年,曾泽生率领的60军发动了反蒋起义,这一举动不仅对我军和平解放长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为辽...
原创 诸...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实现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目标,发动了多次北伐。其中,首次北伐尤为关键,本是...
原创 朱... 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荒淫无度的皇帝,但能够与之匹敌的驸马却是前所未有。众所周知,历史上的驸马地位常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