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宋代选人的选调之路十分漫长,十几年难出选调、难以改官的困窘,不断拉长的待阙年限以及及难以求得的举状,都使选人阶层面临困境。这些困境促使幕职官不得不寻求新的出路。
南宋时期,选人达到改官条件后,改官待阙时间也需六七年。据王瑞来考证,罗大经待阙时间就长达八年,后来凭借父辈的人际关系得以注拟广西远州阙。而绍兴十二年举进士的萧敏之,初官为左迪功郎、襄阳府司法参军,至绍兴二十年方用荐者改从事郎,亦用八年才得调。
两宋之交的程俱自述,自己在选调十七年,“粗知州县利病:及改官后所历差遣皆是闲简去处,从初至今,坐尸廩禄又十五年”。在无阙可注拟或待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选人会有另寻出路的想法。熙宁以来的八路定差法在南宋时期变成了六路定差”,于是川、广间的定差差遣便是由其转运使司差注。除定差差遣外,四川还有辟举及除权摄差遣之权”。通判、幕职、教授等官阙的差注,关注的要素首先是时效性,满三月无人注拟,则进入本路各司差注程序。
本路差注则由各司辟举及漕司定差构成,这取决于官阙本身的级别,若是通判以下京官阙,则由各司辟举,申吏部审核通过后予注拟:若是由选人担任的官阙,则由转运司定差差注。辟举和定差都需要遵循资格之法,京官任知县未满三年、任通判未满二年者,即不具备被辟举担任某官的资格,而选人未成考、没有三员以上的举主,也不能辟为县令。
当然,朝廷也规定,地方诸司的用人权,尤其是辟举权,并不是随意即可行使,未得到朝廷指挥之前,只能命次一级的官员暂时权摄。尽管地方的用人权之上有多重的限制,但是仍有许多选人被选辟为下辖州府的幕职州县官,而有些人则被辟举为监司、制司等的属官或权摄州县等。监司的辟举可以提供两个条件,一是不必等待吏部员阙或者待次乡居,另一方面是有机会获得举状。举状是选人跳出“选海”得以改京官的敲门砖。
举状是宋代官员迁转本阶、关升差遣的必备条件。这与宋代逐渐完善的荐举制度相关,真宗时期,幕职州县官通过荐举这-途径升擢为京朝官就形成了一项相对稳定的制度,纳入日常的政治秩序之中。“于幕职州县官而言,改官至少需要:五份举状,首先需要“破白”状,即所在州职司之举状。职司即转运、制置、发运、提点刑狱、劝农使等承担地方实际政务的长官。要得到这些人的举状,除了本身的能力与才干之外,更需要关系网络的作用”。没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官员只能寄希望于监司、帅守对自身才干的认可,因此,在被辟举、差出及任权摄时才会争先抢后地去担任一些可能出头的差遣。
杨万里曾为其子杨幼孺妻兄澧州推官吴操求荐状,吴操时已有四份举状,但仍少一份来自职司的“合尖”状,恰逢朝廷准许延后半年赴部磨勘,请求时任湖北提刑唐弼之荐书。在杨万里给唐弼写这封信之前,其实早已因吴繰之荐书写信致唐弼,唐弼所给之回复应是肯定的,因此杨万里才会在给澧州知州赵姓官员的信中说除自己早年的举状外,“今又有余丞相、顾守二章,唐宪亦许以职司之章”围,但是杨万里也将姿态放的极低,“似闻幕下宾赞多初官,未用得文字,计亦无争者,惟台座一洒荐墨,则五章之恩,并归门下”田。杨万里在给吴操求举状的过程中,可谓是广撒网。
因杨幼舆曾为澧州慈利监税,因此又求得了江陵府范仲艺的举状。至此,吴操之举状四员,但是仍阙“合尖”状。因此,杨万里又与唐弼及澧州赵守有多番书信往来,出现了前文所引之《与湖北唐提刑》一信。但是唐弼对于给吴操写举状这件事的承诺可能并未兑现,在杨万里给吴操的回信中说对方的反应是“批戒幼舆令时复-提之也”。“不知是否最终得到了唐弼和赵守的举状。选人改官之艰难,哪怕吴操到了如承直郎这一阶,亦要集齐五员举主,为了拿到五份举状,反复更加之还有举主去世、去职等因素的影响,不可谓不难。
地方事务的需求、地方长官用人权扩大及中央朝廷对其的限制,都使得长官对辖下区域内的下级官员的差派加剧,对于待阙的官员而言不失为一种出路。用人权力的所属问题,是多方角色角逐的结果。南宋地方监司、制司等官司的辟举权并不固定,往往在中央的政令之下演变为多司共有或互相监督的辟举,或者以跨路级机构的辟举取代监司、帅臣的辟举。中央对此也不是毫无反应,朝廷致力于将地方官员的选任规范化。
在试图取缔监司、制司等官司的违规任命现象的同时,将这部分员阙重新纳入吏部管辖,要求变为诸司规范化辟举的员阙,一方面分散了各司的任命权,一方面辟举又令朝廷有了最终的决定权。与此同时,也在逐步加强对辟举的限制,拉高辟举的资序门槛。但是朝廷的努力并不能有效地禁止地方基层文官的任权摄、被辟举。这与地方行政中人手不足的情况相关,也与不同地区的战略地位有关,四川地区长官的用人权力相对而言有较多的“便宜”,而两广长官则由于定拟、摄官等传统,对基层文官的调度权较高。处在这种权力关系之下的幕职官,往往以被支配者的角色出现,作为地方诸司属官或者被差派的对象。
结言
对幕职官而言,被差派或者入幕为属官,都是解决待阙困境的重要方式,有机会获得相应的举状,以便于改官。因此,当回顾幕职官的差遣中兼任的趋势时,幕职官带官领他职也是双向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