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清的时候,有很多的小说家创作了不少的经典作品出来。比如说水浒传这部小说,应该就有很多人都看过的,里面的英雄非常多,而且都是各有本领,令人不得不佩服施耐庵的才华。我们都知道,有很多的小说是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系的,而这部水浒传也不例外。
在当时确实也有宋江这个人,但是他手底下的英雄可没有一百多位,加上他自己也不过才38名好汉而已。历史上的宋江,和小说中的宋江差不多,都是没有什么志气的人。不知道大家的对于宋江被招安还有没有印象,这位梁山的首领就带着自己的兄弟,给朝廷做起了卖命人。
北宋的皇帝自然是乐的偷笑了,这些草莽不但归降了,而且还能为朝廷出力,给朝廷的士兵们做炮灰。但是宋江还没有意识到皇帝的这种想法,他们就被皇帝安排去讨伐方腊了。最终虽然得胜了,但是宋江却失去了一位兄弟,那就是武松。
武松是有名的梁山好汉,在征伐的时候,武松也是参与的,而且还独臂把方腊给抓到了。按理说这是很大的功劳了,可是武松却在打了胜仗以后,选择了做和尚,出家去了。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本来和宋江交情那么铁的武松,会选择离开宋江呢?
其实,这也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宋江的性格实在是越来越懦弱了,尤其是在选择招安的时候就已经伤了很多兄弟的心。到后来,离开宋江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武松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在武松第一次见到宋江的时候,两人还是很和谐地聊天的,那时候宋江就比较有心计,对武松一直是一口一个兄弟地叫着,显得两人很熟的样子。好在武松也是比较豪爽的性格,所以对于宋江的自来熟也没有放在心上,索性就认了宋江这个兄弟。
等到他们在梁山再次见面的时候,关系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了,因为宋江在当时是首领,而武松只是梁山好汉里面的一份子,所以相对比之下,武松好像从宋江的兄弟,变成了宋江的下属。这样的新身份,让两个人都不是很适应。
在宋江想要同意招安的时候,武松还毫不客气地戳破了他的心思,这让宋江觉得很没有面子。所以在后来讨伐方腊的时候,哪怕武松也立了功劳,为此还牺牲了一条胳膊,但是宋江表现的还是比较小心眼。
在论功的时候,应该给武松比较大的功劳,到那时宋江说了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任你从心”,那就是你走吧,我们没啥关系了,我以后也不会管你的意思。而武松也很放得开,最后就选择了出家,做起了和尚。不过武松还是比较明智的,因为跟着宋江的那些人,最后都没有什么好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