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的队伍中,出现同名同姓的事情,也是常有的。在红军当中,就曾经有两位将领都叫“萧克”。
这两位“萧克”,一位是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一位是红28军政治部主任。
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后者选择改名,改为萧望东。
萧克名气很大,在红军时期担任过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方面军军长等职,名声在外。
相比之下,萧望东在部队一直做政治工作,名气并不够响亮,但职务并不低。
说起萧望东,原名萧惠存,曾用名萧克。萧克这个名字是他在1927年开始使用的。
他在红军部队中,他基本上没有在作战部队工作过,先后在宣传队、特务连、教导队、无线电队、野战医院、卫生部等单位工作。
1937年2月,他成为抗大二期学员,此时的萧克也在抗大学习。这就造成很大困扰,喊萧克到底是喊谁?
为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萧望东决定改名字。经过组织同意,他把“萧克”改成萧望东。从此,用了10年的名字不再使用。
没多久,全面抗战爆发,他被派往新四军担任第四支队政治部主任,这样预示一个新的阶段,新的开始。
抗战时期,他先后在高敬亭、彭雪枫指挥的部队工作,一直担任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他成为宋时轮部队的政治部主任,先后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兵团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南京军区担任政治部主任、副政委、政委,被授予开国中将。在南京军区工作10年,让人很意外,他被调离部队,到文化部担任副部长、部长。
1968年,他这位文化部长被打倒,7年没有工作,直到1975年得以“解放”,希望回到军队工作,被任命为济南军区第一政委。工作到1982年,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