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的历史教训:别小瞧站在领导人身后的人,他们的破坏力才大
迪丽瓦拉
2025-07-13 20:02:05
0

引言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于优点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而缺陷则是要更正,这样才会有更好的结果,无论是小事情,还是大到一个国家的处理,无不如此。

01

苏联的领导人下一任的继任者并非是前一任领导者原本属意的人选,不光如此,他们每一任的领导方针都和前面的大相径庭。在上一任领导者还在的时候,他们还是很亲密无间的,但是在前任卸任之后,方针却大不相同,很是有趣。

在起初,列宁最属意的并不是下一届接任者斯大林,而是斯维尔德洛夫。斯维尔德洛夫一直以来就受到列宁的重用,曾经是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是苏俄第一个名义上的国家元首。

在1918年列宁遇到刺杀后,他主持人民委员会一切事务工作,当时的他不过33岁,年纪轻轻,有巨大的发展前途,所有人都认为他应该是列宁的接班人。但是可惜的是,他早早的就因为染了病去世了,而且他还在列宁去世之前。

失去了看好的继承者之后,列宁在1922年给了妻子一份遗嘱,里面评价了他所认为的几个重要人物,其中对于斯大林的看法写得很委婉,他表示斯大林手段粗暴强硬。当时他已经卧病在床,无力改变时局。最终的结果是,斯大林还是继任了。

在他继任之后,他的方针并没有太多地改变,只是稍微地粗暴和强硬。而和斯大林相反的是赫鲁晓夫。和列宁一样的是,斯大林生前也没有指定下一届的继任者,而且在此之前赫鲁晓夫并未得到斯大林的重用。

在斯大林去世的晚上,一些高层就已经迫不及待。此时权力最大的是马林科夫,担任部长会议主席,还有贝利亚担任副主席兼内务部长,而此时的赫鲁晓夫则是一个书记处书记,并没有很大的关注,所以在马林科夫和贝利亚相争的时候,他就隐于背后,然后等待时机。

贝利亚被赫鲁晓夫联络的其他高层拉下马,于是对手就只有马林科夫了。对付马林科夫的方式简单得多,在他提出一系列的措施之后,赫鲁晓夫就是反对,认为他所提出的建议都不能对国家有所帮助。

这个时候他意识到自己被针对,于是请求降职,自此大权全部集中在赫鲁晓夫的手中。他上位之后,首先做的是全面地反对了斯大林的方针。尽管他的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斯大林和列宁是带领人民度过最艰难时期的,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全面的否定这个事实。

02

赫鲁晓夫是靠着小人手段上位,最终也被人用手段拉下马。勃列日涅夫之所以能够成功地上位,在于他很平庸。当时在斯大林时期的他混得还算可以,但是在他死后,高层政变,下达了命令准备削减人员。

不幸的是他就是其中之一,他丢掉了职位,被下放到海军政治部去当副主任,直到赫鲁晓夫掌权,他才被再次重用,因此对于赫鲁晓夫的命令,他没有不听从的。但是谁也没想到,在赫鲁晓夫去黑海度假的时候,他却发动了政变,因此他成了掌权者。

他完全地否认了赫鲁晓夫的”干部年轻化”,取消了干部终身制,所以得罪了不少人,但是他又不敢弄得太过,也不想像斯大林那样严苛,所以导致当时政府很腐败。接下来是短暂的中兴之期,可惜的是两位领导人的身体都不太好,只做了两三年就下台了。

之后就是戈尔巴乔夫的上台,他全面否定了前面所有领导人的方针,开始完全推行自己的方针,全面推进“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过犹不及,他的全面否定,让苏联本身得到了很大的打击。

戈尔巴乔夫的下属大多并不是真心站在苏联本身上来看待问题的,他的军师雅科夫列夫是一个美国支持的人,而戈尔巴乔夫提拔的人中也有不少是痛恨苏联的。上下的领导人都不能热爱苏联本国,这也导致苏联的发展变得停滞。

谁也不能想到曾经让美国担忧的大国苏联,仅仅69年就骤然倒塌了呢。虽然有诸多因素,但是和领导人也有关,他们并没有从前任中吸取错误,反而是不断地被推翻,所以苏联才会倒塌。

结语

所以一个大国能否真正的存续下去,需要不断地吸取前面的错误,开拓出正确且长久的道路,而不是不断地否认前人,只是看到自己掌权时候的好处,却不去看前面领导人的伟大和可取之处。

参考资料:《论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成就帝王事业的人,往往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朱元璋,作为草根出身的明朝开国皇帝,也不例外。朱元璋...
原创 修... 中国古代的厚葬风俗盛行,这种做法体现了“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古人认为,活着的人应当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已...
原创 1... 1894年,朝鲜爆发了震动整个东亚的东学党起义。面对强大的起义力量,朝鲜政府已然无法控制局势,一次次...
原创 朱... 贪污500元,就要挨70板子! 贪污3万元,流放3000里! 贪赃4万元者,斩首! 贪赃6万元...
原创 《... 《三国杀》十周年版(现已改名“一将成名”)前段时间出了新将谋曹洪,强度一般的缝合怪,本次就来说一下他...
88年前的今天,我们永远铭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已过去88年,往昔的硝烟...
原创 文...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思想和科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伟大人物如伽利略、哥白尼以及人文主义思潮共同推动...
原创 如... 刘备一生中有两句话极为愤怒,第一句是在白门楼上。当时,吕布被曹操生擒,跪下恳求刘备:“玄德为何不为我...
原创 韩...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韩信在成名之前,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军中小官,担任管军粮的职务。...
原创 清... 历史回顾:太平天国运动与曾国藩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清朝咸丰元年至同治年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湖南省湘阴县曾出过一位闻名遐迩的摸骨盲相大师——仇庆云。 1939年初的一天,在广西桂林...
沿着张骞足迹探寻丝路故事 陕西... 本报记者 赵茁轶 王熙 “这是一个讲了2100多年的故事。公元前2世纪,汉朝使者张骞自长安出发,前往...
原创 滕... 1955年,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关于军队授衔的事宜。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军衔授予,象征着...
原创 北...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杨家将与呼家将的故事作为英雄传奇代代流传,尤其以评书形式在民间广为传颂,成为...
原创 曹... 黄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公元226年6月29日),魏文帝曹丕去世。曹丕的弟弟,雍丘王曹植得知此消息后,终...
原创 家... 在河南省信阳市的静谧街巷间,汤先生家中珍藏着一枚意义非凡的宝物 ——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拾分镍币...
原创 汉... 他是中国封建历史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之一,享有56年长达54年的治国盛世,他的帝国疆域扩展近乎翻倍。...
原创 尼... 尼科林商会:中世纪欧洲贸易巨头的兴衰 文/观文史说 编辑/观文史说 尼科林商会作为中世纪欧洲最具影响...
原创 美... 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将历史教育视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因为历史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过去,也帮助...
原创 商... 《封神演义》是一部奇妙的小说,它巧妙地融合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丰富的神话传说,描绘了武王伐纣的壮阔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