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聪明人吴起,怎么老被坑?
迪丽瓦拉
2025-07-14 06:02:59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们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很喜欢搞变法。

齐国有邹忌变法,韩国有申不害变法,燕国有乐毅变法,魏国有李悝和吴起变法,秦国有商鞅变法。

我们比较熟知的,或者说影响力最大的,当然是商鞅变法,但其实,商鞅搞变法,很大程度上是抄袭吴起的。

比如,吴起搞车辕立信,商鞅就搞徒木立信,只不过是在各国的变法中,商鞅变法的执行程度最为彻底,这才取得了最大限度的成功。

商鞅变法很成功,吴起在魏国的变法也不含糊,当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吴起呢,其实不是魏国人,而是卫国人。

这位仁兄出生于卫国的一个巨富之家,史书上说他的家庭“累万金”,足见这人是个实打实的富家公子。

虽然家里有钱,但吴起并不贪图安逸享乐,而是一直想要干一番大事儿,所以他一直在社会上奔走,四处活动,钱花了不少,时间浪费了不少,但是一直没啥成就,这么多年来,一直是白折腾。

吴起瞎折腾,卫国的百姓可就有点笑话吴起,经常拿吴起开涮。

吴起性格有点偏激,居然一气之下大开杀戒,连杀了三十多个嘲笑他的人,然后连夜逃走了。

逃走之前,他对他的母亲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当卿相,决不回卫。

不封王拜相,我吴起永不回卫国。

逃出卫国的吴起,首先拜到了曾申门下,学习儒术。

曾申的父亲,是曾子,而曾子的师父,是孔子。

不过,在曾申门下,吴起也没能待太久,因为曾申很快因为吴起的母亲病逝,而吴起没有回家守孝的行为,把他赶了出去。

在曾申看来,这和儒家忠孝的信条是相违背的。

吴起离开曾申后,又辗转来到了鲁国。

客居鲁国的日子,可以用四个大字来形容,那就是:

穷困潦倒。

鲁国的附近,是齐国,也就是当年姜子牙建立的国家。

那个时候的齐国和鲁国很不和睦,经常火并动手,吴起身在鲁国,一直在毛遂自荐,想要替鲁国领兵,征讨齐国。

吴起的才华,是可以肯定的。

他跟儒家大师学过知识,被赶出来后又自学过兵法,能力是要比普通人强上不少的。

鲁国的国君鲁元公认为他是个人才,也很想任用他,但鲁国的一些大臣们有不同的意见。

他们认为,吴起是卫国人,对咱们未必忠心,而且他的妻子是齐国人,所以搞不好吴起还是个齐谍,所以不能重用。

史书到这里的记载,出现了一定的误差。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吴起为了获得鲁国的信任,杀掉了自己的妻子,而比《史记》更早的《韩非子》中则记载,吴起并没有杀死他的妻子,而是选择跟妻子协议离婚,也就是休妻。

不管怎么说,为了求得发展的机会,吴起毅然决然地踢开了他的妻子。

和妻子撇清了关系之后,吴起终于被鲁国重用,成为了鲁军将领,并在此后的战争中大败齐军,也因此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不过,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吴起这么牛,这么厉害,很快引起了鲁国本地大臣们的不满,他们纷纷向鲁元公进谏,想要搞臭吴起。

这帮大臣们进谏的理由,十分有意思。

他们没有对吴起进行人身攻击,也没有栽赃陷害,给他安上一堆莫须有的罪名,而是告诉鲁元公,吴起这个人太优秀,太厉害了,你把他留在鲁国,鲁国就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鲁元公一听,懵了,鲁国发展越来越好,这不是好事儿么?

大臣们则表示,非也,非也,鲁国的发展势头如果越来越好,高歌猛进,那么就会被其它诸侯国给盯上,到时候他们联合起来对付鲁国,那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结果被大臣们这么一顿白呼,鲁元公立刻疏远了吴起。

吴起一看鲁国混不下去了,只好离开鲁国,再投魏国,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吴起在魏国变法。

吴起在魏国的变法也很快有了成就,因此他在朝堂上混得就还不错,这引起了魏国权臣公叔痤的警觉。

吴起同志的势头越来越猛,万一有一天把自己取代了怎么办?

不行,自己必须得打压一下吴起的嚣张气焰,最好能想个办法,把吴起踢出魏国。

公叔痤这个人,资质平庸,这当然也是他嫉才妒能的原因,如果是他这种人来想办法对付吴起,那么他就算是想破天也想不出来。

所以,他找到了他的一位幕僚。

这位幕僚,史书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和背景故事,只知道,这是个老六,是个很阴险的人。

他告诉公叔痤,这个吴起啊,是大才,是战国顶流级别的人物,一般的办法是很难扳倒他的,想要搞掉他,就必须另辟蹊径。

咋另辟蹊径呢,很简单。

吴起是个牛人,高人,性格是十分孤傲的,而这样的人,通常都不能受辱,属于是那种宁折不弯的脾气,咱们完全可以根据他的这种性格特点,定制出对付他的办法。

于是,公叔痤在听从了幕僚的建议之后,第二天就跑到了魏国国君魏武侯的面前进言,表示吴起是咱们魏国的大功臣,又有才华,他这种人志向高远,现在变法也变完了,我估计他在魏国待不长,搞不好就要到别的公司去上班,所以为了留住他,咱们应该把它聘为驸马,跟他拉拉亲戚,这样就能让他一直为魏国效力。

魏武侯一听这是好事儿啊,当然同意,唯一有点心疼的就是,自己搞不好要搭上一个女儿。

毕竟当年吴起这货曾经在鲁国杀妻求将,谁把女儿嫁给他,谁可就算是倒了血霉了。

但是没办法,为了留住人才,魏武侯也只能豁出去了。

国君要嫁女,聘吴起为驸马的消息传出去之后,公叔痤立刻邀请吴起来自己的府上吃饭,意思是给你庆祝庆祝。

然而,在吃饭之前,公叔痤特别交代了自己的夫人,吃饭的时候要在吴起面前尽情地折辱自己,骂自己,打自己,反正怎么刁蛮怎么来,怎么暴躁怎么来。

公叔痤的夫人,是魏国的公主,也就是魏武侯的其中一个女儿。

等到吴起来吃饭的时候,公叔痤的夫人果然对公叔痤百般羞辱,可算是把吴起给吓了个够呛,这不纯纯的母老虎么?结果,吴起饭也没顾上吃两口就走了。

回到家后的吴起,越想越不是滋味。

我要娶的,是魏武侯女儿中的一个,公叔痤的夫人,也是魏武侯女儿中的一个。

现在看公叔痤夫人这么野蛮无礼,想来魏武侯的家教必然不是很好,他的女儿们一定都是如此刁蛮任性,真要娶回家,还不得把我老吴家的房盖给挑了? 思来想去,第二天一早,吴起还是决定,拒绝这门婚事。

而被吴起拒绝的魏武侯,那是相当生气。

你杀妻求将我还没瞧不起你,你反倒看不上我们魏国王室的女子,你真是太不给我面子了。

被驳了面子的魏武侯对吴起逐渐冷淡,并且很快有了杀心,吴起在魏国混不下去,最后只好收拾行李,逃离了魏国。

这场面,和他当年逃离卫国时,真的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惜哉吴起,不识权变,败于竖子之手,不亦悲乎?

作者以为,吴起可能从始至终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是怎么稀里糊涂地被排挤出魏国的。

离开魏国,吴起又去了楚国,到了楚国还是老规矩,立刻开始搞变法,楚国又很快富强起来。

老实说,吴起和商鞅,这俩人还是有点殊途同归的。

俩人的变法,无一例外都得罪了旧贵族的势力,所以变法成功后,不久就都被怀恨在心的旧贵族们给害死了。

不同的是,商鞅是疯狂逃窜,走投无路,只好束手待毙,而吴起的死则很有一种悲壮的意味。

商鞅变法有秦孝公支持,而吴起变法,有楚悼王支持。

楚悼王活着的时候,吴起可以平安无事,但楚悼王一死,贵族势力立刻反扑,一群怀恨在心的楚国贵族更是直接在楚悼王的葬礼上用漫天的箭雨射向了吴起。

吴起没有畏惧,他的身上虽然已经中了不少箭,俨然命不久矣,旦夕将死,但他还是捡起落在地上的箭矢,然后奋力跑到了楚悼王停尸的地方,把箭矢插到了楚悼王的尸身上,大喝一声:

我让你们看看!我吴起是如何带兵的!

话音未落,吴起就死了。

他把楚国贵族们射向他的箭插到楚悼王的身上干嘛呢?

原来,楚法规定,身为臣子,是不能伤害国君的身体的,不管是活着的身体还是死去的尸体,都是不可冒犯的,有违此法,当诛三族。

吴起毁坏楚悼王尸身的行为固然违法,但他使用的武器,是这帮楚国贵族的。

结果,新即位的楚肃王根据这条法令,把参与射杀吴起的贵族全都抓起来处死了。

清初有位学者,叫做徐公修,曾经写过一首诗来评价吴起的一生,作者鲁钝,愿以此诗为本篇文章的结尾:

誓不成名死不休,杀妻求将世无俦。门离东郭抛慈母,郡守西河事武侯。

北伐破齐兵法试,南来相楚战勋收。天资刻薄心猜忍,枉向曾参执贽游。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红色故事绘丨《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原创 神... 1986 年盛夏,四川广汉鸭子河畔的考古现场被一场暴雨笼罩。当考古队员掀开层层夯土,两座堆满青铜器的...
原创 他... 朝鲜战争爆发71周年之际,电影《长津湖》上映,生动再现了志愿军在激烈战斗中的坚强意志。影片展现了志愿...
原创 从... 在三国历史中,蜀汉的五位名将中,除了马超的死亡年岁被《三国志》明确提到,其他几位名将的出生年份和去世...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彭湃》 红色故事绘—每日荐读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学好“四史”,永葆初心、永担使命。 ...
原创 张... 若张作霖未死,东北军能否抵抗九一八?——如果少帅接手后的正确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偶然间翻阅了几本民国...
原创 蒋...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中国近代那个硝烟弥漫、百姓苦难深重的特殊时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通过搜...
原创 残... 残唐五代之时,社会动荡,英雄豪杰纷纷崛起,成就了这段历史的传奇。在这片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涌现了十六位...
原创 历... 作为当今世界拥有最大国土面积的国家,俄罗斯的地理位置横跨欧亚大陆,尽管其政治核心主要位于欧洲部分,但...
原创 吕... 好的,我帮你把这篇文章改写一遍,保持原意不变,字数相近,并适当增加一些细节描述: --- 文丨煜捷...
风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国共产... 从1921年到2025年,104年风雨兼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奋斗将一项项伟...
美国早期贸易逆差的根源 弗朗茨·泽维尔·哈伯曼 (Franz Xaver Habermann)。 Vuë de Boston...
学术争鸣丨“千斯仓”宋代钞版辨... 编者按: 2024年适逢纸币诞生千年,在中国纸币研究中始终无法回避的就是“千斯仓 ”钞版和“行在会子...
让考古遗址“保下来”“活起来” 考古遗址,不仅要“保下来”,更要“活起来”。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山西陶寺...
原创 抗... 兰州和平门:短暂的名字与深远的历史印记 兰州的“和平门”,这个名字虽然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承载了丰富的...
评弹新声忆峥嵘 《足迹·忆陈云... 东方网记者王泳婷7月3日报道:“市河潺潺映古今,阵阵弦歌忆伟人。强国复兴今正是,薪火相传赤子心。”一...
原创 李... 1978年5月,曾经的抗战英雄王近山已经临终,但在他临终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他时...
原创 雍... 《雍正王朝》中,胤祥的身份虽然未明确交代,但剧中通过多次提到他母亲的高贵背景,间接揭示了他的非凡出身...
原创 一... 声明:本文内容均综合网络资料及个人观点撰写,请知悉。 有一种说法听起来让人难以置信——一个军竟然配...
刘备为何不用张飞,而以魏延督汉... 全文共1993字 | 阅读需5分钟 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