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碰壁,印度高僧悻悻而回;论风骨,明朝四大才子里文徵明最傲
迪丽瓦拉
2024-06-30 22:36:10
0

原标题:严嵩碰壁,印度高僧悻悻而回;论风骨,明朝四大才子里文徵明最傲

在明朝四大才子中,擅长画兰花的文徵明的存在感似乎不强,但是,他却是四大才子中最长寿、风骨最傲的,哪怕是当朝宰相来拜访,都装作没看见,高卧不起。

一天退朝的时候,当朝首辅严嵩拦住工部尚书顾璘,向他发牢骚,说他的老乡文徵明太清高,不近人情!

顾璘不解这位无人敢拂其意的首辅为何一脸幽怨,便问他何故?严嵩说:“我经过苏州,放低姿态去看望他,他却连门都不让我进!”

原来,与唐伯虎同时期的文徵明,是黄公望、赵孟等大画家的当世传人。可此人一生中最不屑和权贵打交道,至于那些厚着脸皮来讨画的权贵,更让他避之唯恐不及。

因此,文老夫子晚年定下一个规矩:前来讨画的有三类人不答应,宗藩、权臣和外国人。

严嵩虽然是当朝首辅,位高权重,但其人民间口碑奇差,且睚眦必报。因此,文徵明看不起他。

当时,严嵩前往江南公干,途中经过苏州,特地前往文府造访。可是,一向清高的文徵明不仅没接待他,甚至连他停在府外河下的大船都没看一眼。

严嵩失意而归,便把此事告诉了顾璘,希望他从中说和,从文徵明那里求来一幅字画。但是,即便同是江南名家,顾璘也自认没面子从文徵明那里求来人情,便拒绝了。

文徵明是明朝最纯粹的艺术家之一,他的生活可谓清贫且高。尽管他的一幅画作在市面上可值千百两银子,但在生计和尊严之间,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嘉靖年初,因迫于生计,文徵明曾应邀进入翰林院,编纂正德皇帝的实录;可是,呆了不满3年,57岁的文徵明便觉得处处压抑,干脆辞职回到苏州,做了一名隐士。

没想到,他这一隐居,反而迎来了艺术生命中的黄金时期!

由于文徵明的画作实在太出色,当朝的王公贵族、海外的文人雅士,都想从他手里讨来一幅字画。哪怕只有巴掌大小,也足以为傲了!

可是,这些人却不知道文老夫子最得意的并非他的画作,而是他的文学才华、治世经学和高尚的品德。

由于大部分接触他的人目的太直白,这让文老夫子十分不爽,因此定下“三不答应”的规矩,即便是首辅严嵩亲自来求,也不好使!

孤傲是艺术的行头,而清高则是文人的标签。

尽管家境清贫,但名满天下的文徵明却从没把自己的作品与金钱划上等号,他严格规定家人:不许把自己的画作当作商品送人或出售,但有发现,逐出家门。

封地在河南南阳的唐王,派使者带着大量财物来求一幅字画,可文徵明连他的来信都没拆看,害的使者回去后被唐王一顿好打。

有人把此事告诉了文徵明,老夫子却不悦:“他耍他的威风,关我何事?”

兵部尚书聂豹刚升迁,不好意思亲自向文老夫子讨画,便委托同事何良俊为中介。此前,聂豹任苏州知府,从未向文徵明当面讨过画。

文老夫子勃然变色,道:“此人好生无理,一向不曾说起要画,如今做了尚书,便来讨画?”即便是二次受托而来、和文徵明交好的阳湖先生,对此也只能苦笑。

一印度高僧听闻文徵明的大名,欲来讨画,却被人直接劝阻;高僧不明所以,问他是何故?对方直接劝道:“你是外国人,早在老夫子的‘三不答应’里面了。”

高僧不信,大张旗鼓地乘船行至苏州河下段,高喊求见文老夫子;令他怅惘的是,此时正值七月,文老夫子好高枕大眠,喊了三天也不见理睬,只好悻悻而归。

文徵明传世的作品不在少数,那么,他的这些字画又是如何传下来的呢?

聂豹的后任苏州知府王南岷,每个月都要3、4次去拜访文老夫子,而且每次都是以书生打扮步行进入文府,还经常留在文府吃些粗茶淡饭,甘之如饴!

因此,得了文徵明赠送的不少字画!

浙江嘉兴的世家子弟项元汴,是当世名画家,与文徵明可坐而论道;此人收藏了很多王羲之、李白、苏轼、赵孟的传世书画;文老夫子又怎能承认自己不如古人呢?

便赠送他一些字画,与古人一比高低!

有相熟的街坊邻居,经常到文府送粮送菜,还经常多送;每逢文老夫子高兴,这些人便能得到他酬谢的字画,令人艳羡不已!

与文徵明的孤傲清高相媲美的,是他做人的品德。

因为文徵明在字画方面的造诣炉火纯青,经常有人拿着古人的字画来找他鉴定,可哪怕是赝品,文徵明也会告诉对方这是真品!有人不解他为何这么做,这不是助长造假吗?

文老夫子却这样解释道:“凡入手字画的,家中必有余钱,真假何妨?凡出手字画的,家中必有坎坷,真假就很重要了!”

原来,文徵明是担心出手字画的人遇到了困难,若是被鉴定为赝品,还如何卖得出去?如果卖不出去,这困境如何纾解?

更有意思的是,有人买到了文徵明的假画,也来找他鉴定!

看了这些赝品,文老夫子脸上不仅没有一点难色,还替人家题签,并告诉人家确实是真品。而这一点,也是造成文徵明传世作品中赝品迭出的主要原因!

因为,他担心这些人花费巨资买下来的,若是被告之是赝品,承受不了压力和损失。

据熟悉文老夫子的王世贞解释:“当时市面上号称文氏真迹的,只有十之二三,其他要么是儿子或弟子代笔,要么出自作伪专家之手。”

一个硕果仅存的大艺术家。一个明朝士林共尊的大画家,一个对藩王贵族鄙夷到骨子里的老人,却为了普通人的几两碎银操碎了心,甚至不惜自毁其誉,试问,如此厚道,何人可与比肩欤?

事权贵不折腰,遇黎庶而下交,文人风骨,此乃文脉不息、千古传承之道也!

文徵明是明朝四大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也是最讲究规矩的一位,更是风骨最傲的一个!不过文老夫子的风骨在穷苦人面前,却化成了慈悲、共情和水乳交融的友爱,试问,这样的文老夫子能不让后人倾心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溥... 清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朝代,而溥仪也是最后一个在位的皇帝,溥仪在位期间中华民国建立,他也被赶出了...
原创 探...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
原创 汉... 关于刘启打死吴国太子刘贤的故事,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 孝文时,吴太子入见,得侍皇太子饮博。吴太子师...
原创 首... 文|格瓦拉同志 自华盛顿在1789年就任首任总统开始,在美国200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已有46人担任过...
原创 唐... 大家好,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述一个好故事。在我们古代悠久的历史中,其中唐朝的这一段历史就可以说得上是后人...
原创 朱... 在中国封建社会,讲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厚葬风气盛行,即死者生前享受的东西都要带到墓中去。帝王作为国家的...
原创 满... 满清早期的时候,真的宛若神助一般,爱新觉罗一脉只要是男人,似乎都是一个天生的军事人才,这一点实在是太...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曹操之所以能够力压刘备孙权二人,成为天下最强诸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他手下有不少强大的...
原创 李... 说到宋代的词人,我们必然绕不开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平心而论,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其中却少有女才子,尤其...
原创 潘... 我们都知道,如今的潘家园已经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很多人喜欢在那里的街头闲逛,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那是...
朱元璋对农民有多体贴?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众多帝王中,朱元璋是一位出身最为低微的皇帝。他来自于社会最底层的农民家庭,饱尝了农民...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古代开国皇帝往往被称为太祖,例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似乎这是个规制。 然而中国...
原创 苏... 从 1858 年开始,沙俄正式入侵我国,在接下来的 20 年时间里,沙俄分别与清朝签订了 4 份不平...
原创 日... 众所周知,日本作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至今仍保留着天皇及皇室。但作为皇室家族的成员,他们并不像社会大众...
原创 为... 按照盟军最初的构想,战后的日本不仅仅只是被分为两个国家那么简单,他们的计划是让其分裂为四个。但后来由...
原创 山... 青帮是近代中国最大的帮派,出现过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民国四少之一的袁克文,上海滩三大亨黄金荣、张啸...
原创 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英雄出少年,霍去病十七岁驰骋沙场,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岳云十...
原创 粟... 粟裕是解放军中的“战神”,在历次战争中取得过辉煌的战绩,曾经一手导演了 孟良崮战役 ,全歼国军王牌美...
黄令仪:我愿匍匐在地,擦干祖国... 黄令仪,一个在科技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人生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她是中国微电子领域的杰出代表,...
原创 中... 1880年3月20日,旧历二月初十。 总税务司赫德函告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称出洋监督李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