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探访长乐公主墓她是李世民最疼爱的女儿,为什么只活了二十三岁?
迪丽瓦拉
2025-07-27 18:04:30
0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作者:高成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是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共同体会。就拿名字、称号来说,霍去病不能去病,辛弃疾不能弃疾;唐朝皇帝住在长生殿,没有一位长生不老;清朝皇帝号称万岁爷,没有一个活过百岁。在陕西礼泉县唐太宗昭陵,有一座陪葬墓的主人是长乐公主李丽质,她虽然有着长乐的封号,却只在人间快乐了二十三年便香消玉殒,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悲凉。

笔者曾两次前往昭陵参观唐代墓葬,大部分游客喜欢逛山下的袁家村,或者去交通便利的昭陵博物馆,那里也是李勣墓所在地。像北司马门遗址、韦贵妃墓、长乐公主墓都在山上,去的人相对少一些。韦贵妃虽然比长乐公主晚去世二十多年,两人墓葬的位置倒很近,都建在山坡上,能一起参观。向北方眺望,可以看见高大的九嵕山主峰,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玄宫就在里面。

百年之后,长乐公主与父皇仅一沟之隔,反映出生前地位的崇高,事实上也是如此。李丽质是长孙皇后的第一个女儿,李世民的嫡出长公主,兄弟姐们中能够一较高下的,也只有李承乾、李泰几个了。一般的唐代高级墓葬,封土往往是圆锥形的,墓前有石羊、石虎、石人、石柱这些雕刻,长乐公主墓不仅都有,封土还是方形的,前后多了四个土阙。在地下部分,一般高级墓葬只有一座石门,长乐公主墓却有三座。

(长乐公主墓道入口)

从表面上看,这些似乎都不算什么,不过是多了几道门、几个土阙,封土换了个形状。但是在等级森严的唐代社会,什么人可以用什么样的东西,都是有明确规定的,不能僭越。人无我有,人有我多,恰恰可以从墓葬层面体现出唐太宗对李丽质的偏爱。古人事死如生,长乐公主墓就是她在阴间的宅院,李世民把她修得更大、更气派、更特殊,寄托了对长女深深的哀思。

由于公主在世时间较短,又是女性,史书中对她的记载真可谓“只言片语”。《新唐书》有专门的公主传记,但只交代了长乐公主的丈夫是谁,以及出嫁时唐太宗和魏征关于嫁妆的简单争论,随后便戛然而止了,连死亡时间都没有提及。《旧唐书》没有公主传,长乐公主的事迹散见于其他人物的传记之中。

史书记载的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发生在贞观七年,十三岁的李丽质即将出嫁,驸马是她舅舅的长子,宗正少卿长孙冲,两家联姻,强强联合,亲上加亲。贞观十七年公主逝世,墓志铭作者在介绍长孙冲时,特意加上一句话:“即司徒、太子太师、赵国公无忌之长子也”,公公是正一品的高官,皇亲国戚,当朝宰相,只有这样人家的公子,才有资格娶长乐公主。哪天长孙无忌去世了,赵国公的爵位就由长孙冲继承,他是家族的未来,前途无量。

眼见下一代即将成亲,李世民、长孙皇后、长孙无忌三位家长都很高兴,想要把公主的嫁妆多给一些,达到长公主的一倍。魏征立即劝谏,说小辈结婚,嫁妆怎么能比长辈还多呢?实在是不符合礼法,坏了规矩。李世民就把魏征的意见告诉皇后,皇后表示赞同,连连夸奖老魏是个犯颜敢谏的好同志,我身为你老婆,有时说话还得察言观色。魏征不计较个人安危,有问题立即反映,实在是忠心无二的社稷之臣。李世民也认为有道理,赏赐了魏征布帛四十匹、钱四十万,长乐公主嫁妆按照正常标准给就行。唐太宗能够有翻倍的想法,说明他对这场君臣联姻的重视,对女儿的偏爱。

(从长乐公主墓附近眺望九嵕山)

还有一件事发生在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想要封十几名功臣做刺史,世袭罔替,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坚决反对:“群臣披荆刺,事陛下。今四海混一,诚不愿违远左右,而使世牧外州,与迁徙等”,我们出生入死,侍奉陛下,好不容易天下统一了,实在是不愿意离开您的身边,世世代代到地方上做刺史。为了提高成功率,长孙无忌委托儿媳长乐公主拜见圣上,把自己的想法解释清楚。

面对种种质疑,李世民无奈批准:“割地封功臣,欲公等后嗣长为藩翰,而薄山河之誓,反为怨望,朕亦安可强公土宇邪?”朕一片好心,给你们的后代安排稳定工作,让后继之君能有外援,你们却个个不同意,还说三道四,算了,不强求了!这一年,长乐公主十七岁,扮演了皇帝与重臣之间沟通的桥梁,长孙无忌不好意思直说的事情,让公主、儿媳、外甥女代为转达,这是她在史书中最后一次露面。

墓志铭记载,长乐公主生前擅长书法、绘画,“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她的作品,使悬挂的明镜暗淡无光,使春天的花朵掩去艳丽。在李唐皇室中,有许多成员爱好书法,李世民就非常喜欢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有传言说真迹就陪葬在距离长乐公主墓不远的昭陵玄宫里;李治的书法水平也非常高,他在李勣墓碑上题写的文字留存至今,成为初学者临摹的对象。在长乐公主墓出土过一方辟雍砚,上面仍残留着些许墨迹,怀疑是生前常用之物,随墓主下葬。

(长乐公主墓壁画)

李丽质婚后的生活短暂而又美满,“在贵符瑟琴之好,居满修苹繁之洁”,与长孙冲琴瑟和谐,相敬如宾,虽然经历了贞观十年母后的去世,可父皇对自己的爱依然如故,对婆家的倚重也一如既往。身居高位,衣食无忧,荣华富贵,这是多少平民女子羡慕的生活。然而,事态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明天与死亡,永远不知道哪一个会更早来临。“悲夫,年催四节,□□二竖。掩心之镜,访秦宫而莫逢;长生之药,祈王母而不至”,公主疾病发作,经抢救无效,命丧黄泉,“以十七年八月十日奄然薨谢,春秋廿三”,去世于贞观十七年八月十日,年仅二十三岁。

长乐公主仅仅快乐了二十三年,便收起了笑容。死亡原因是什么呢?“灾生弩影,年催孔叹,医门术殚,仙坛斧烂”,“弩影”代指胸腹,推测是呼吸系统疾病,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患有气疾,典型症状是胸闷、气短、呼吸急促。长乐公主生前拥的地位,都是父母赐予的,她对唐王朝没有、也不可能有太大的贡献;她的英年早逝也因为父母的遗传,身不由己。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斯人已去,当务之急为料理后事。七年前长孙皇后病亡,李世民开始在九嵕山大兴土木,营建陵寝。所以长乐公主墓的选址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只要在九嵕山主峰附近选一风水宝地即可。“粤以其年岁次癸卯九月丁丑朔廿一日丁酉陪于昭陵”,从公主去世到风光大葬,只花了四十多天,施工速度挺快。李丽质年纪轻轻,不太可能提前准备陵墓,墓志铭也说她死的突然,从考古结果看,一些壁画存在瑕疵,明显是赶工期留下的痕迹。堂堂嫡出公主,司徒的儿媳,墓葬规格非但不能寒酸,还得加码,但遗体又不能存放太久,需早日入土为安,负责监护丧事的韦挺、崔仁师,应该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稍有不慎,就会被忧伤过度的李世民记恨一辈子。

[图片5]

(墓道实景)

长乐公主墓的棺床非常宽大,足够摆放两具棺椁,可是考古队员并没有发现合葬的迹象。毫无疑问,朝廷原本准备了两个人的空间,待驸马百年之后,可与公主阴间相会,再续前缘。驸马为什么没有葬入呢?谈到这个问题,只能说一句“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了”。十几年后,李治与舅舅彻底闹翻,长孙无忌被逼令自杀,儿子长孙冲流放岭南,直到上元年间,唐高宗才为长孙无忌平反,准许他迁葬昭陵,埋到落马前已经修好的坟墓中,并安排舅舅的曾孙长孙翼继承爵位。

长孙冲还有他的儿子很有可能已死于蛮荒之地,他最后的身份是罪人之子,随便找个地方草草埋了。如果再把长乐公主墓打开,把驸马葬进去,对于李治来说,已没有太大意义。当年把公主嫁过去是为了笼络长孙家,提升忠诚度,如今他们家没有利用价值了,还费这份心干嘛呢?姐姐都去世三十多年了,不惊动为好。李丽质尽管英年早逝,却不用亲眼目睹婆家的败落,丈夫、公公的惨状,也算是意外之福。她的妹妹新城公主也嫁入了长孙家,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图片6]

(长乐公主墓壁画)

一千多年来,长乐公主墓多次被盗,神道碑断裂,除了“大唐故长乐公主之碑”几个字,其他内容磨灭殆尽。墓志铭也被砸成了好几块,散落于墓室。由于盗扰严重,现场只发现了几块腐朽的棺木,还有公主的少许骨骼。李世民若泉下有知,估计会暴跳如雷。

一个人会经历三次死亡,第一次是生物角度的死亡,即心脏停止了跳动;第二次是社会角度的死亡,举办葬礼,认识死者的人都知道她已经没了;第三次是记忆层面的死亡,连最后一个知道死者的人也死了,在地球上,没有人对她有过记忆,好像从来没有出生过一样。

普通人都会经历三次,长乐公主只经历了两次,因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都还存在,记载过长乐公主的史实。墓志铭还保存在博物馆,上面的字迹仍然可以辨认。前两次死亡发生在贞观十七年,第三次暂时还没有,因为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不会消失,随着文化知识普及,反而会越来越多。您此时此刻看到这篇文章,也可以作为证明。长乐公主没有完全死去,她还模糊地活在后人的脑海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自己的老乡萧何称为“第一功臣”,这引起了很多开国将领的不满。毕竟在这些武夫看...
原创 秦...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很多事物大多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能要求别人和自己用同等...
原创 古... 文/寻史奇谈 成吉思汗在公元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后,就开始了对外扩张和征服,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成吉...
原创 朱...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四季文史 文|四季文史 关于朱瞻基出生,《明史》有这样的记载: 生之前夕...
原创 朱... 红军长征路上,朱老总来到军委二局催要敌军情报,二局的局长正在忙碌,他的脾气非常大,说道,让总司令在门...
原创 她... 大家知道新中国的第一位女副总理是谁吗?她的名字叫吴桂贤,1975年,在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吴...
原创 车...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自古至今,就有多部兵法著作,善于谋略的兵家,更是数不胜数,都是以历史著名战役为主,...
原创 一... 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长期盛行的一种传承制度,最早出现于商朝后期,在西周正式确立,此后一直沿用到了...
原创 从... 从努尔哈赤到溥仪,“清十三皇朝”说法的由来 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称为“...
陈嘉庚先生故居保护修缮及室内复... 央广网厦门10月21日消息(记者 吴馨骅 实习记者 李旻)经过5个多月的施工和改造,陈嘉庚先生故居重...
原创 慈... 1900年8月15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皇西逃。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后,烧杀抢掠...
原创 江... 虽然权势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子可以拉着它的鼻子走 。——莎士比亚 正如那句“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
严禁躺平:商鞅变法的初心和底层... 公元前4世纪,雄霸西北的秦国依然被中原人视为蛮族。由于向东扩张乏力,不得不将采取特殊手段来汲取资源,...
原创 改... 1804年,有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它是英国工程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设计的,最早被一家钢铁厂用来运...
原创 差... 从帝王个人能对对国家贡献的角度来说,我认为赵武灵王在战国时期是一个骄傲的存在。 有人可能会认为这个君...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为寻...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 为寻找不可移动文物提供了线索 李水城在“对谈”中作精彩导读。 在讲座开始...
原创 看... 统两朝之养孝,极三世之尊亲。——雍正帝评价孝庄太后 孝庄作为清朝历史上第一位太后,他经历过三个皇帝,...
在苏州河畔,这群青少年做了这件... 日前,由长宁团区委和周家桥街道团工委联合开展的“青听苏河”系列“行走的团课”周桥段活动,在三七民众夜...
原创 发... 按照传统说法,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是哥伦布,生于意大利却成名于西班牙。但这里的“传统”不是中国的传统...
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在广... 全国唯一的细石器专题博物馆在广元开馆 10月20日,位于广元市朝天区的中子铺细石器考古博物馆正式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