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善长:身为朱元璋“萧何”,却因3件事,亲手把自己送入坟墓
迪丽瓦拉
2025-07-27 20:04:02
0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将自己的老乡萧何称为“第一功臣”,这引起了很多开国将领的不满。毕竟在这些武夫看来,真正浴血沙场的人是他们,萧何凭什么排在他们之前?

但大家都知道,打仗打得是后勤补给,萧何正是充当着后勤总管的角色,从某种程度来说,当刘邦外出征战的时候,萧何就相当于他的“分身”。而对中国历史上另一位草根皇帝来说,他也有自己的“萧何”,这个人就是李善长。

1370年,朱元璋登上皇位的第3个年头,决定对开创明王朝的功臣们大加封赏,其中有6个人功劳最大,被封为公爵,分别是李善长、徐达、常茂(常遇春早死,儿子承袭爵位)、李文忠、冯胜和邓愈。可以发现,除了李善长是文官之外,其他5人都是赫赫有名的猛将。

而且,李善长高居六公爵之首,可见他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有多高,称他为明朝开国初年的“萧何”,并不为过。大家都知道,明朝官员的俸禄很低,即便是开国功臣也不例外,李善长没有任何战功,却领着的4000石年俸,仅次于大元帅徐达,可见朱元璋对他的重视。

由于徐达为人低调、不慕名利,虽然挂着丞相的职衔,却很少主动参与国事,因此掌控大权的人是李善长。按理说,达到职业生涯巅峰的李善长,真正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他却没有跳出古往今来众多权臣的悲剧怪圈,在明明有机会善终的情况下,却亲手为自己掘好了坟墓。

首先,李善长是性格狭隘的小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但这对他并不适用。如果用一个历史人物作为对比,李善长和秦昭襄王身边的重臣范雎很像,两人在国事上确实有过人之才,但是气量狭小、睚眦必报,相比于范雎的不加掩饰,李善长平日里总喜欢伪装成宽宏大量的模样,是个笑面虎类型的人物,危险性更高。

这里举个例子,当时有两位官员,分别叫杨希圣和李饮冰,他们只是在讨论政事的时候,不小心顶撞了李善长几句,就遭到忌恨。不久之后,李善长找理由罢免了两人的官职,而且将杨希圣的鼻子割掉,将李饮冰的胸部割掉,后者因流血过多丧命。而李善长和刘伯温的恩怨,无论是正史还是小说,都进行过大量描述,足见此人嫉贤妒能,有宰相之才却无宰相之胸怀。

其次,李善长没有政治远见。李善长犯了和历史上很多权臣一样的错误,不懂得急流勇退,徐达之所以得到善终,就是因为早早退出争斗,汤和早年也和朱元璋有过嫌隙,最后却能让朱元璋为他老泪纵横,靠的就是主动远离权力中心。而胡惟庸、蓝玉等人都是因为过于骄横跋扈,大肆结党营私,最终惨死刀下。

这么简单的道理,李善长却不明白,而且还上赶着联结朝廷权臣,其中以胡惟庸和他走得最近,两人甚至结成姻亲。后来,胡惟庸因为不自量力,被朱元璋从地球上抹去,李善长作为他的亲家,原本应该受到牵连,但却令人费解地逃过一劫。即便如此,李善长依然不知道见好就收,依旧我行我素,把自己摆在很高的位置上。

随着年龄增长,李善长也变得老眼昏花,虽然他的权力欲望很强烈,但朱元璋还是把他赶回家里养老。为了表示对这位开国功勋的感激,朱元璋给了他大量田地和佃户,还让他的兄弟侄子入朝做官,甚至把一个女儿嫁给他儿子。

如果李善长能够安分守己,老老实实关起门来过日子,那么他和朱元璋之间的故事必定会成为千古佳话。但很可惜的是,李善长不是一个甘于平凡的人,即便77岁高龄,他也要为满足个人欲望,整出点事情来。

洪武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390年,正好距离胡惟庸案发10年,李善长想建造房屋,便动用私人关系,请汤和派出300名军士帮忙。实际上,对于明朝初年的开国功臣来说,各种违法乱纪的事情,他们做得太多了,类似这类的“公器私用”行为,大家早就司空见惯,原本没什么大问题。

但问题就出在,借兵的人是李善长,朱元璋一直防着他,而汤和为了自保,极力撇清关系,不仅没有借兵,还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朱元璋。如此一来,朱元璋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猜忌和怒火,犹如火山运动一样蠢蠢欲动,偏偏在这时,李善长又做了一件事情,彻底点燃朱元璋的怒火。

当时,朱元璋亲自审理了一桩案件,其中有个罪犯是李善长的亲戚,他可能是觉得自己在皇帝那里还有面子,竟然无视法律法规向朱元璋求情。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对那名犯人严加讯问,结果竟然从他口中得知:李善长参与过胡惟庸谋反案(这人也是忒不地道了),这下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救不了李善长。

实际上,要说李善长参与谋反,未免有点牵强,但他对于胡惟庸谋反的态度令人玩味。当时,胡惟庸确实拉拢过李善长,想让他参与进去,李善长起初不同意,但是架不住轮番劝说,竟然说了一句话,大意相当于是“我老了,你们看着办吧!”

我们站在朱元璋的角度来看,李善长深受国恩,竟然对有人蓄意谋反的事情只字不提,还默许他们暗中行动,其心可诛。于是,在胡惟庸被杀10年后,李善长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一劫,全家70多人都被处死,只有那位迎娶公主的驸马幸免。

仔细研究李善长的一生,会发现他自认为聪明盖世,实际上最糊涂,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他甚至还不如胡惟庸看得清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这张照片拍摄于清朝晚期,图中的五个女子均是有家室背景的,从她们的穿着打扮就可以看出,只不过这其中应该...
原创 尔... 引言 任何一个朝代,都必须把朝廷与百姓的关系摆正。当皇家的天平,一概地倾向了朝廷,皇权的大树就开始从...
原创 日... 在韩国和日本的民间调查中,经常会被提及的就是“中国人”,而结果也常年不变,日本人超过70%以上不喜欢...
原创 同... 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天安门洪亮高昂的国歌声,五星红旗终于飘扬在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新中国于此...
原创 很... 三国时期的关羽虽然死得很悲壮,但他给人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对待兄弟特别讲义气,对待刘备更是死心塌...
原创 伟... 作为伟人身边的人, 除了要拥有过人的胆识之外还有一点是比胆识更重要的 ——那就是细心与智慧。要知道在...
原创 三... 标题:三国两大使诈高手PK,曹操为何会被周瑜牵着鼻子走 在东汉末年,天下动荡,战火纷飞,英雄辈出。...
原创 年...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身为男人一定要有志向,如果漫无目的的生存,整天只知道玩儿,注定在大家看来是难以获...
原创 慈... 清史杂谈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代的“女皇”,有言道“有清一代之女后,前有孝庄,后有孝钦,皆以才色闻,而...
原创 岳... 前言:岳母刺字这则故事在我们的脑海中早已耳熟能详了,岳飞是顶天立地、一心为国的英雄,岳母则是深明大义...
原创 清... 清朝宗室中哪些人可以拥有亲王爵位?亲王是何级别?看完涨知识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人们其实对官位的追求...
原创 慈... 中国近代是一部饱受屈辱的历史,清政府的腐败,还有列强的虎视眈眈,都导致了中国的积贫积弱,老百姓负担沉...
原创 三... 三国英雄辈出,让人讨论最多的莫过于三国猛将了。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演义...
原创 奶... 民国二十三年,溥仪为了复辟大清,甘心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建立“满洲帝国”,成为日本人手中对付国人的武器...
原创 西... 年西班牙人吹牛皮实力全球第一,将领阿提达声称只要80名士兵就能彻底称霸中国,另一位将领比亚斯更为猖狂...
原创 “... 帝王遴选独裁,一方面基于人性与个体优势,一方面基于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独裁乃政治手段,无性也;其利弊...
原创 中... 中国历代都城变迁的概况 我们先来看一张总图,这个图上我把当过古代主要王朝都城的地方都标了出来。 对...
全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 将支持1...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盖伦 实习生于曦乐)记者10月18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印发了...
原创 如... 我认为是可以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项羽、刘邦、韩信、张良、陈平等人所面对的秦军,并不是全部的秦...
书摘 | 用地图读懂历史,《地... 宋代文人黄庭坚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毎相聚辄读数叶《前汉书》甚佳。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