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遴选独裁,一方面基于人性与个体优势,一方面基于国家所处的历史时期;独裁乃政治手段,无性也;其利弊完全取决于独裁者或独裁集团的政治觉悟,独裁专制政体作为一个时期的尚方宝剑,相当考验执政者舞剑之才具;当权利格局有所改变时,独裁政体会向着另外一种更合时宜的政体转变;历览古今中外之独裁,有盛世,也有国灭身死。
概而论之,独裁者需要塑造极强的个人魅力,犹如无所不能的神,方能令天下黎民臣服依附,毕竟是凌驾于法度之上的一种做法,无有盖世才略及权威,何以统御?而后可集国家之力,完成公私目标;既是独裁,就会多少带一定的肆意性;遇昏主,肆意性就强,昏招不断,民怨鼎沸;遇明主,主客观结合紧密,实事求是,上下一统,秩序井然;适当地排除异己,比如:顽固派,可使政治清明,决策高效;有别于其他政体,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号,搞着无休无止的党争。
独裁者大权在握,以好恶贯之,轻易引领绝对腐败,致上行下效,令朝纲不振,应效法拿破仑三世,凡可维持其威望之政策,必施行而不放过,独裁者摆弄宪法,已不稀奇,权利正是在不断地修正中,越发强大和稳固;独裁所带来的政局相对稳定,易使人才和投资汇聚,乃百废待兴之源,此处史例甚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以个人意志决定国家意志是一种历史规律,绵延千载;以天下为家,居家长之位,称“民”为子民,子不可忤逆而犯上,令其左为左,令其右为右,压制之;压制有度,不忘道义,不至极权,不恐暴乱;独裁之出路,要研习与其他政体之关系,何时更替,紧盯民意与政局;总之,落后挨打时期,独裁专制为主的政体是不二选择,铁腕、铁血象征着力量,由此国家正轨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