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一位传奇将军,他的名字叫丁盛。解放战争时期,丁盛曾经是四野悍将,并且被人称为“丁大胆”。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在革命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人,在1955年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丁盛的故事。
丁盛出生于1913年,江西人,土地革命时期参加红军,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于第四野战军,并且担任了135师师长等职务。要说丁盛在解放战争时期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衡宝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丁盛指挥135师从中路南下,当到达衡宝公路时,丁盛没有接到停止进军的命令,于是就继续南下,最终到达衡宝公路以南的灵官殿一带,此时丁盛的135师才接到停止进军的指令。
不过,对丁盛来说,这条命令有点晚了,因为丁盛的135师一直在其他部队前面,所以只有135师跨过了衡宝公路,这属于孤军深入,是兵家的大忌。然而,丁盛并没有害怕,反而磨刀霍霍,准备与桂系王牌“钢七军”交战。
另一方面,四野的指挥官得到丁盛的135师已经跨过衡宝公路后也非常吃惊,于是继续指挥其他队伍南下,配合135师,争取全歼桂系的王牌“钢七军”。
说回丁盛,他指挥135师在灵官殿一带阻击数倍于己的敌军,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丁盛部队的士气却超过敌军好几倍。随着四野的西路部队继续南下,白崇禧意识到“钢七军”有被歼灭的危险,于是命令“钢七军”军长李本一撤退,并且嘱咐他从衡宝公路这条大路撤退。
然而,李本一却自作聪明,没有执行白崇禧的命令,选择从小路撤退,最终进入四野埋伏圈,几乎被全歼,连李本一本人也兵败被俘。
衡宝战役后,丁盛一战成名,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成为开国少将,并且担任了五十四军军长。1962年,丁盛还参加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指挥部队取得了瓦弄大捷,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为国家、为民族立下赫赫战功。
1964年,丁盛被调到新疆,担任了新疆军区副司令,与王恩茂搭档,不过,丁盛是南方人,在新疆水土不服,1967年,他进京汇报工作时反应了这个情况,不久后,他就被调到了广州军区,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黄永胜调到总参谋部后,丁盛接替了黄永胜的职务,升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同时他也成为广州军区的第二任司令员。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丁盛与许世友对调,此后他接替许世友的职务,担任了南京军区司令员。不过,在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期间,丁盛却犯了错误。丁盛的这次犯错发生在1976年,当时他考察了舟山群岛的防务,并在考察完毕后住进了上海的延安饭店。
在延安饭店期间,丁盛与徐景贤等人交谈了上海防务相关的问题,并说到以后可能会打仗。也因为这件事,1977年,64岁的丁盛被免除了职务。此后丁盛受到审查,并在1982年被勒令退出现役,同时被开除了党籍。晚年的丁盛回到了广州,广州军区保留了他的师级待遇,让丁盛的生活有所保障。1999年,丁盛因病去世,享年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