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老照片,黑地主比小妾高半米,穿“高跟鞋”的慈禧太后
迪丽瓦拉
2025-07-28 00:03:39
0

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光怪陆离的朝代比比皆是,但是,没有一个朝代能像晚期的清朝一样,新事物与老物件相互碰撞,旧观念和新思潮相互交织,表现出最荒诞的景象。

这些景象,在照相技术传进中国以后,也被以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照片,晚清的生活状态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s前。

现在大多数的人说起古代男人第一个想起来的就是三妻四妾,甚至还有不少人对此羡慕不已。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在古代的封建社会,男人的确是可以合法地拥有很多女人,但嫡妻只能有一个,所谓的平妻,偏妻都是妾的一种,谁要是敢娶两个嫡妻,就犯了“有妻更娶”罪。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重婚罪,根据每个朝代的法律不同,官府对这项罪名的处罚程度也不同。所以说,三妻四妾只不过是说说而已,当不得真。

可我觉得,之所以会有这种规定,应该是和古代儒家思想里的嫡长子继承制有关,嫡庶尊卑有序才能让家庭和睦,妻子尽心管理家宅,子孙后代不为争夺家产而同室操戈。

不过娶妾就没那么多顾虑了,只要你不闹出什么丑事,没人会说三道四。到了晚清,这一现象还在延续。

有句俗话说,娶妻娶贤,纳妾纳色。意思就是娶妻要娶大户人家培养出来,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样才能对内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对外人情往来,待客迎宾;纳妾就要找年轻漂亮的,红袖添香,满足一下生活情趣。

我们下面要说的这张照片,里面就有一位年过半百,体型高大并且面色黢黑的老人,他旁边站着一位穿着浅色旗装并且颇有姿色的小妾,两人看着镜头,眉头紧皱,神情庄重。

照片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两人接近半米的身高差,古人常说,娇小的女人更惹人怜爱,这话是真不假。

照片中的女人,目光略显拘谨局促,看一眼就能让人生出一种保护欲,男人却是大大方方直视镜头,毫不畏惧。联想当时的社会条件,再加上两人身上的服饰,可以确定男人家底殷厚。

第二张照片则跟一个最让现代人诟病的封建陋习有关,那就是女人裹小脚。关于裹脚的起源,现在最流行、认可度最高的有两种说法。

一是南唐后主李煜,就是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君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宫女把脚裹成“新月状”,行走时犹如弱柳扶风,当即赞叹了一句漂亮,竟引得宫女争相模仿,后来流传到民间的女子之间,成为一种时尚。

另一种说法是南北朝时期,萧宝卷有位宠妃叫潘玉儿,为了保持荣宠,潘玉儿找人做了一个精巧至极的莲花台,故意放在萧宝卷经过的路上站在上面跳舞,来引起萧宝卷的注意。

果然,萧宝卷被潘玉儿妩媚动人的姿态吸引了,尤其是潘玉儿长着一双小巧玲珑的玉足,跳舞时就像莲花在她脚下盛开,因此也出现了一个步步生莲的成语。

民间的女孩们知道这件事以后也开始模仿,但苦于长不出潘玉儿那样的芊芊小脚,就只好用布裹成那个样子。果然,在封建时期,帝王的爱好就是时尚的风向标。

就这样,裹小脚的陋习就被遗留下来,一直到民国建立后才开始废除这项陋习。

恰巧,老照片里有一张照片上就有一个小姑娘翘着二郎腿坐在椅子上,露出被裹过的小脚,那女孩脸上没有一丝那个年龄该有的稚嫩与朝气,她眼神涣散,表情麻木,满脸都是沧桑。

我们不知道她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她露出那样的表情,但可以肯定的是,照片上的女孩一定经历过人间险恶,看过这世间航脏的人性。

而清兵入关以后,随着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逐渐汉化,他们的审美也渐渐和汉人相似。清朝初期,女人们并没有裹脚的习俗,是咸丰帝爱三寸金莲成瘾才在满族女孩中间掀起了裹脚的风潮。

据野史记载,咸丰帝最喜爱的一名妓女就是标准的三寸金莲。所以,入宫时还是“天足”的慈禧太后并不符合当时人们的审美。

也因为这个原因,慈禧太后一直不愿意在人前展露自己的脚。再后来,随着一系列条约的签订,有很多外国女人跟随丈夫来到中国定居,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洋装,皮鞋。

一次偶然的机会,慈禧太后看到外使的夫人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姿态摇曳,美不胜收。慈禧太后大感惊奇,这种鞋和满族花盆底相似,都是利用增高鞋底的方法让人看起来变得高挑。

仔细询问后,外使夫人告诉她这是外国的高跟鞋。具有敏锐思维的慈禧立刻想到,要是把这种创意加到花盆底上会不会让她更美呢?

很快,这个想法被付诸行动,加高的花盆底做出来了,再把旗装下摆做长就能完美遮住慈禧太后的大脚。

慈禧太后前后期的照片就能佐证这件事情。前期,慈禧太后拍照时从不露脚,到后期却只能看见她的鞋底。

当然,慈禧太后的鞋子都是精美异常,蓝宝石,和田玉等奇珍异宝都被镶嵌在上面,可谓是美轮美奂。

晚清是个黑暗的时代,山河破碎,百姓蒙难,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的铁骑下苟延残喘;晚期也是个美好的时代,思想启蒙,曙光微熹,有志之士纷纷站到人前救国图存。

所以,哪怕是再艰难的困境也不能放弃希望,我们的先辈就是那样一群人,因为他们的不放弃,不言退,中国的精神火焰才能传承下来,我们才有机会站在红旗下,生在阳光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丘... 蒙古军队能征善战,但是他们有一个不好的做法就是特别残暴,基本上是打到哪里杀到哪里,屠城也是家常便饭。...
原创 梁... 宋江虽然是梁山老大,但是说到他在上山前的江湖地位,绝对不是梁山上最高的,今天笔者带大家看一下,在众人...
原创 大... 历史的神坛上主要有两种人,一是霸主,二是冤雄。活着的霸主操纵天下自登神坛,为的是傲视天下意淫子民的跪...
原创 安... 看看当时的人口分布,少数的关中贵族剥削多数的河北人民,安禄山是有群众基础的。窦建德是个仁君,河北地区...
原创 清... 清朝时乔家大院有万贯家产,在土匪满街的时候,为何没人对其下手? 对于乔家大院,其实我们不少人都是有所...
原创 清... 不管是在各种清代史料中,还是相关影视剧中,都把清朝中前期的骑兵,描绘的很是神勇,仿佛无坚不摧、所向披...
原创 战... 因为一战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战后的美国非常抵触参与全球事务,因此二战爆发初期美国并没有参战,但1941...
历史上的今天 | 晚清小说家吴... 1910年10月21日,吴趼人逝世。吴趼人原名宝震,是清代著名小说家,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原创 为... 在清朝的强盛时期,清朝统治的疆域总面积达到1330万平方千米,朝鲜、越南等边境国都是清朝的附属国,而...
原创 史... 关于大禹来源,很多史书记载为四川,比如汉晋皇甫谧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
在吐鲁番博物馆,英国自媒体创作... “你们看,这件文物的花纹,跟我的衬衫花纹一样,古人也很时尚啊!”10月20日,参加“中国有约·相约新...
原创 明... 明朝皇帝日常都戴什么帽子呢?是黑色的乌纱帽,还是金色的翼善冠,亦或者是其他帽子。帝王的生活总是能起人...
原创 曾... 自古以来情之一事就是人们热议的话题,小人物也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大人物也有着痴痴怨怨的儿女情长,比如蒋...
原创 慈... 封建王朝一直是以男权社会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极少出现有女性当权的情况,但是这也并不带表着从未有过,就比...
《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五集纪录片...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国家记忆》栏目推出五集纪录片 《华侨旗帜陈嘉庚》 CCTV-4《国家记忆》...
原创 新... 孙中山当年所掀起的辛亥革命,虽然打败了腐朽的清政府,可是最终也未能实现中国统一,实属一大遗憾。那个时...
原创 英... 1945年的一天,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张宗燧看到了一张学生的代数试卷。 这张试卷的试题极难,整个北大数学...
原创 三... 标题:三国中这两个姓张的,到底谁更厉害一点? 三国时期,战火纷飞,英雄辈出。在众多璀璨的星辰中,有...
原创 中... 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中国古代这些家族,很少有能够显达好几代的。哪怕是皇族,最多也就显赫几百年,几...
原创 1... 在我国的近代史上,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钱学森、邓稼先、还有今天我们要说的杨振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