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英雄于谦,神坛遮羞布,北京城下用儒家大炮,一炮轰碎真相!
迪丽瓦拉
2025-07-28 02:33:57
0

历史的神坛上主要有两种人,一是霸主,二是冤雄。活着的霸主操纵天下自登神坛,为的是傲视天下意淫子民的跪拜,芸芸众生将冤死的英雄推上神坛,为的是犒赏英雄之死的同时为人间正道塑一尊偶像。但我们今天聊的这位大明英雄于谦在我看来却属于并不常见的第三类,固然他在神坛上的英明有后世的塑造,但更多的确是冤死之前的刻意为之,他之所以能登上神坛,北京保卫战上的挽江山社稷于危局不是关键,更或者连事实都不算,让他登上神坛的是丑陋帝王明英宗,如果你带着怀疑的眼光去洞察那段历史,你或许会发现,神坛上的英雄有时候仅仅是丑陋当权者的遮羞布,英雄被利用的很彻底。

丑陋的英宗

揭下丑陋帝王头上的遮羞布,还要从土木之变说起。

一四四九年七月,蒙古瓦剌首领也先借口明廷侮辱贡使,削减马价,拒绝联姻为由率四路大军南下进犯明朝边境,兵锋直指大同。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率二十万大军冒险亲征。明朝大军行至山西大同,前线即传来各路大军溃败的消息,王振畏敌不前,当大军撤至土木堡时,中瓦剌也先诡异,明军溃败,英宗被俘。

英宗被俘后,明朝廷改立英宗同父异母的弟弟朱祁钰为帝,被俘的英宗从此成为年轻的太上皇,北京保卫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浴血奋战

先来看看我们熟悉的北京保卫战是什么样。

一四四九年十月初一,瓦剌也先挟持英宗大举南下,一路经宣府佯攻居庸关,另一路也先率主力三万精兵在明朝变节太监喜宁的带领下经大同攻克紫荆关,直扑北京。

万分危局下,民族英雄于谦挺身而出,率领北京军民在北京九门外和瓦剌也先展开了浴血奋战,也先部虽然将猛兵凶,但我们的民族英雄更是英明神武,经过血与火的生死较量,于谦守住了京师,摧毁了异族的侵略,保住了大明江山。

铁骨君子

然而北京保卫战的真相又是什么样?

深挖北京保卫战的真相之前,我们来了解一下北京保卫战前于谦他都干了什么?土木之变京师震动之际,明朝丑陋的文官集团出于私利曾强烈建议迁都南京,是于谦正义凌然地站了出来,痛斥文官集团坏江山的同时以铮铮铁骨担负起了稳固京城的重任。在全体文官的旁观下,于谦颇具忧患意识地进行了一系列御敌的准备工作,肃清宦党,重布关口,重拾民心,调运武器,囤积粮草,修筑城墙——明朝京师就此固若金汤。说这些,只为说明一点,不管北京保卫战的真相如何,于谦都是一位铁骨君子,受命良臣。

但就此把于谦描述为血与火锻造出来的民族英雄神坛偶像,有失真相。

北京保卫战实质上是一场根本不会危及大明江山社稷,胜负毫无悬念,力量对比悬殊的普通战事,这样的战事按理说不应该诞生神坛上的民族英雄。

为什么这么说?

瓦剌也先的实力远在明朝之下,土木之变只能说明他有局部战斗优势,而举国对决,瓦剌显然力量薄弱,更无胜算可能,可以很明确地说,他不是综合国力明显占优的外族侵略者,充其量只是个趁机打劫者,山河危机从一开始就个伪背景,这个时候只要不是饭桶窝囊废,只要稍加准备,守住北京都不是问题。

北京守战兵力五六倍于瓦剌,瓦剌几乎没有攻城火器,甚至连火药的消耗能力都没有,另外以冷兵器骑兵进攻城高墙厚的大明京都,事实上瓦剌在穷尽家底的情况下连靠近城墙都困难,从北京保卫战的战争细节就能看出,瓦剌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没有像样的胜利,相反尽是被明朝热兵器痛宰的情景,这些都是证据。

既然这样,那何以解释瓦剌的一路长驱直入直抵京师,他又为何要打这场以卵击石的攻城战呢?这才是北京保卫战的真相。

我们看到的表象是这样的,瓦剌一路长驱直入,是因为变节太监喜宁的带路以及英宗皇帝这个无人敢碰的人肉盾牌,然而诸多历史细节以及明锦衣卫都指挥使哈铭的私人笔记告诉我们,瓦剌进攻北京实际上是明英宗与瓦剌也先联合进行的一次武装复辟,瓦剌替明英宗夺回皇位,英宗给瓦剌需要的贸易权等好处,所谓的变节太监只是这次勾结外族武装复辟的替罪羊,武装复辟之所以最后演变成北京保卫战,除了皇位之争本身的残酷性,于谦在其中又一次扮演了重要角色,这要归功于孟子的那句话“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死于儒言

“社稷为重,君为轻。”这句话粉碎明英宗武装复辟的同时也宣告了于谦必死。

作为为江山社稷亲征被俘被逼退位的英宗来说,勾结外族带军武装复辟其实是一把好牌,能毁掉这把好牌的可能真的只有于谦篡改孟子的这句话。说出这句话,打出这张牌,没有舍身取义的真信仰是做不到的,于谦做到了,当大明炮口犹豫了的时候,于谦以孟子的名义开炮了,这一炮轰碎英宗复辟美梦的同时也把英宗勾结外族的真相轰没了。

多年后,当英宗通过夺门之变成功复辟后,诛杀于谦并添油加醋地任由于谦被捧上神坛就成了他必须而为的选择。

杀他,是因为孟子的话只能是粉饰帝王美德的锦添花,绝不能是轰向帝王的大炮。

捧他,是因为只有把北京保卫战描述成一场外族胁迫天朝帝王的我方浴血奋战才能掩盖帝王实为汉奸的真相。

然而问到于谦究竟是不是民族英雄,我只想说他更像自己所咏的石灰——“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醒... 作为封建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的一生可以说是是极为幸运的。 1906年2月7日,溥仪出生于醇亲王爱新...
原创 作... 清代宗室制度中,有八个世袭罔替的亲王,他们在清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统治者汲取其他朝代“内乱”...
原创 原... 如果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大唐会二世而亡吗?这个问题,相当于在问李建成究竟会不会成为一代合格的帝王...
原创 李... 对于历史上,唐朝可以说是一个强大的王朝了,在那个时期不管是经济还是军事或者是文化,都是比较厉害的。并...
原创 英... 按照中国历史评价一位君主是否伟大的标准,实现统一中国和光复中国的君主都是最伟大的,比如隋文帝杨坚结束...
原创 说... 提起蒯大富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刚刚上清华没多久的他,便...
原创 我... 作者:朱炳东 1948年7月中旬,正在医院治病的华野3纵原司令员何以祥接到通知:到河北西柏坡,汇报华...
原创 孙... 孙中山身为一代伟人,曾为危难的中国做出诸多贡献,是当之无愧的国父。从开始革命到有所成就,再到中华民国...
“红土地”飞出“金凤凰”,看延...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延安10月21日电(刘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宝塔山...
原创 项... 与项羽同时代的人,对项羽的评价呈两极分化,有人评价他神勇无敌,但也有人认为他滥杀无辜,残暴不仁。 项...
原创 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也是如今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信。然而历史长...
原创 清... 引言 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
原创 他... 他出身草莽却成为了隋末的一方霸主,相比于李渊,他才是英雄! 在隋末唐初的各路反王中,窦建德绝对是最为...
原创 三...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名将关羽看不惯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就看不惯。关羽的死有一部分原因是...
原创 韩... 假如当年韩信拥兵自立,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刘邦灭了项羽,建立汉朝了。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曾经问过韩信,我刘...
原创 松... 明末清初,两大王朝曾经发生过两次决战,一次是萨尔浒之战,另外一次则是松锦之战。萨尔浒之战标志着明朝从...
原创 明... 在中缅边境有个特殊的小镇,这里的人既没有缅甸国籍,也没有中国国籍,属于无国籍的状态。摆在他们面前就两...
原创 嘉... 封建时期曾经出现了很多位皇帝,明朝诸位皇帝中有很多有个性的人,其中有一位皇帝后人评价大不相同,有人称...
原创 清... 为什么说清朝皇帝的儿子也不一定能当上亲王贝勒?以太祖努尔哈赤为例,嫡出的第一子褚英、第二子代善、第五...
原创 吴... 战国时,白起、李牧、廉颇、王翦合称四大名将。讲道理说,到了战国后期,基本也就这4人最给力了,不过战国...